第181章 系统救场!
攻克缸体带来的巨大鼓舞,让整个技术团队的热情很高。
他们马不停蹄,立刻投入到了曲轴的研发之中。
曲轴,是发动机的骨架,它要承受活塞传来的巨大冲击力,并将其转化为旋转的动力,结构比缸体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也更高。
它既需要很高的表面硬度来抵抗磨损,也需要强大的内部韧性来承受反复的扭转和冲击。
李卫东带领团队,直接选用了厂里能找到的,也是国内目前最好的特种合金钢。
从锻造毛坯开始,每一步都非常小心。
加热、锻打、成型……老师傅们拿出了毕生的手艺。
然后是复杂的机加工和关键的热处理。
经过整整一个星期的奋战,第一根闪着金属光泽的曲轴样品,终于被精心加工了出来。
它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外形完美,尺寸精准。
所有人都对它充满了信心。
“上测试台。”
李卫东一声令下,样品被小心地安装到了专门测试扭转和疲劳强度的机器上。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气氛既紧张又期待。
测试开始。
机器缓缓启动,一股强大的扭矩施加在曲轴上。
仪器上的压力指针,开始一格一格,稳步地往上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五百……”
“六百……”
“七百……”
年轻的技术员孙浩,紧盯着仪表盘,紧张地报着数。
图纸上要求的最低强度标准,是一千牛米。只要指针越过那道红线,就意味着成功。
指针,离那道红线越来越近。
八百……九百……九百五……
所有人的脸上,都开始露出喜悦的神色。
就在这时。
“嘣!”
一声清脆的金属断裂声,突然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响起。
那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所有人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只见那台测试机器上,压力指针正好停在九百五十的刻度上,一动不动。
而那根被寄予厚望的曲轴样品上,一道肉眼可见的细微裂纹,从主轴颈处延伸开来。
失败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
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不可能……怎么会这样?”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喃喃自语,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李卫东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快步上前,戴上手套,将那根已经报废的样品取了下来。
他看着那道裂纹,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硬度没问题,是韧性不够。”他沉声说道,“材料在达到极限强度前,就脆了。”
“我不信邪!”王铁柱咬着牙,一拳砸在桌子上,“肯定是热处理的火候有问题。老李,咱们调整工艺,再来。”
团队没有气馁。
他们调整了淬火和回火的温度与时间,试图在硬度和韧性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又是一个星期。
第二根,第三根样品,相继出炉。
然而,结果却如同噩梦重演。
“嘣!”
“嘣!”
两声清脆的断裂声,彻底击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两根样品,无一例外,全都在最后的强度测试中,折戟沉沙。
最好的一次,也仅仅是撑到了九百八十牛米,距离那一千牛米的合格线,始终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车间里那种打了胜仗的喜悦气氛,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闷压抑的凝重。
所有人都沉默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问题,恐怕不是出在技术上了。
当天下午,何雨柱的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李卫东走了进来,他手里捧着那三根断裂的曲轴样品,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疲惫。
“老板。”
他将三件废品,轻轻地放在了何雨柱宽大的办公桌上。
何雨柱看着那三道刺眼的裂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李卫东。
“我们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李卫东的声音沙哑而低沉,“调整了所有工艺参数,加工精度也做到了极致。但还是不行。”
他拿起其中一根断裂的样品,像是在抚摸一个夭折的孩子。
“问题,不在我们。”
李卫东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奈和不甘。
“是钢材不行!”
“我们现有的国产合金钢,硬度提上去了,韧性就必然会下降。韧性保证了,硬度又达不到要求。这两项指标,就像跷跷板的两头,我们怎么都无法让它们同时满足图纸上的最低标准。”
他把那根断裂的曲轴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老板,我们的项目,被卡在材料上了。”
王铁柱的拳头攥的咯咯作响,他烦躁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脚下的地板被他踩得咚咚直响。
“妈的!”他一拳砸在墙上,骂道,“我就不信了!咱们京城这么多大钢厂,就炼不出这么一块好钢?”
李卫东摇了摇头,脸上的皱纹好像更深了。他捡起一根断裂的样品,指着那光滑的断口,声音沙哑:“铁柱,这不是炼不炼得出的问题。这种级别的特种钢,要么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宝贝,要么就是军工材料,别说咱们一个民营小厂,就是一般的国营大厂,想开口要都得层层打报告,还不一定批得下来。”
王铁柱张了张嘴,最后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变成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是啊,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不是靠着一股拼劲,靠着老师傅们的手艺就能解决的。这是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问题,是他们这个小小的红星厂,根本无法解决的。
何雨柱一直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老板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桌上那三根废品上。
他知道,李卫东说的是事实。
这比当初缺设备还难办。设备可以想办法花钱买,技术可以组织人手攻关,可顶级的材料配方,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机密。
整个红星厂,所有人的希望,几百万的投入,现在全都卡在了这一块小小的钢材上。一股巨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心头。
“老李,铁柱。”何雨柱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让攻关小组的同志们先休息两天,大家太累了。这事,不怪大家。”
他挥了挥手:“都先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李卫东和王铁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和担忧。他们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厚重的木门被轻轻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07/111109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