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看谁还敢动许辰!
周正的脸色很不好看,他坐在许辰对面,办公室里的气氛十分紧张。
他面前的桌上摆着三份报告,每一份都说明这次调查是个错误。账目清楚,工人拥护,百姓爱戴。这和举报信里写的那个投机倒把、祸害市场的奸商完全是两个人。
周正端起面前已经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味道又苦又涩。他放下茶杯,看着从头到尾都异常平静的许辰,缓缓开了口。
“许老板,调查到这里,情况我们基本清楚了。你的经营,没有问题。”
许辰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等他把话说完。
周正的喉咙动了一下,语气里透着一股无奈。“但是,这次的调查是张副市长亲自批示的。没有他点头,这个案子我没法结。”
许辰的眼神动了动。
他明白了。周正不是不想结案,是不敢。
“所以,周组长的意思是,我的饭馆要一直关着,工厂要一直停着,我的人要一直被扣在这里,等到那位领导什么时候消气了为止?”许辰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周正沉默了。这已经是他在职权范围内能给出的最好态度了,至少他不会为了交差而凭空捏造罪名。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许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因为查封而变得冷清的街道。封条一天不撕,他的损失就多一分。蔬菜生意每天的流水上万,工厂的订单堆积如山。更重要的是人心,工人和合作伙伴的人心一旦散了,再想聚起来就难了。
这么拖下去,就算最后还他一个清白,他的事业也基本垮了。他不能等。
正常的渠道已经走不通了。孙志高想用权力压死他,那他就必须拿出能让权力也感到忌惮的力量。
送走调查组的人,许辰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他想起了当初为了开饭馆,和轧钢厂李厂长签的那份供餐协议。后来,饭馆名气越来越大,市百货大楼、纺织厂、红旗车辆厂……京州城里十几家举足轻重的国营单位,都成了他的客户。这些单位的接待、宴请,甚至领导的家宴,都离不开许氏私房菜。
这,就是他的底牌。
许辰走到电话旁,没有打给方振国。他知道,这种时候把方振国牵扯进来,只会让对方为难。他拨通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对面传来一个粗犷的男人声音。“喂,谁啊?”
“李厂长,我是许辰。”
电话那头的人愣了一下,态度立刻变得热情。“小许?你小子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我可听说了,你最近那个五金厂搞得风生水起啊!什么时候也给我们轧钢厂送点样品来看看?”
“李厂长,我遇到麻烦了。”许辰的声音很沉。
李厂长的笑声戛然而止。“麻烦?什么麻烦?在京州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有人敢找你麻烦?”
“我的店,我的厂,全都被查封了。”许辰用最简单的话把事情说了一遍,没有夹杂任何个人情绪。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下来。许辰甚至能听到李厂长越来越重的呼吸声。
几秒钟后,一声怒吼从听筒里炸了出来。“放他娘的屁!”
李厂长的嗓门极大。“投机倒把?扰乱市场?我扰乱他奶奶个腿!老子前天才在你们那请了部里的领导吃饭,领导对那道佛跳墙赞不绝口,当场就给我们批了个新生产线的指标!这是腐蚀干部?这是给我们京州的工业发展做贡献!”
“他妈的,这帮人是眼瞎了还是心黑了!小许,你别慌!这件事,我管了!”
挂了电话,李厂长在办公室里像头暴躁的狮子一样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咚咚响。他越想越气,猛地一拍桌子。他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打到了市纺织厂厂长办公室。
“老王,我是李卫国。问你个事,你闺女出嫁那天,招待亲家的酒席,是不是在许辰那小子店里办的?”
“是啊,怎么了老李?场面足得很!我那亲家到现在还念叨呢!”
“现在那家店,被人给封了!说他投机倒把!”
“什么?!”
一个电话,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炸弹。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市百货大楼的周经理,红旗车辆厂的孙主任,京州所有在许氏私房菜办过重要宴请的国营大厂负责人,在半个小时内,全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些人,是京州工业体系的支柱,是这座城市经济的命脉。许辰的饭馆,对他们来说,早就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那是他们的脸面,是他们招待贵客、洽谈生意、争取项目的利器。现在,有人要砸了他们的脸面,断了他们的工具。
这没人能忍。
当天下午,轧钢厂最大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十几位在京州工业界跺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大厂负责人,全都到齐了,一个个脸色阴沉。
李厂长把一封刚写好的信拍在桌上,声如洪钟。“这是我写的联名信,大家都看看。许辰那小子,不光是帮我们解决了招待的难题,他的五金厂生产的那些小零件,质量比国营的还好,价格还便宜!这是在帮我们降本增效!现在有人想用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搞死,这不光是打他的脸,也是在打我们所有人的脸!”
信在众人手里传阅。信里,他们用最实在的语言,陈述了许氏私房菜的服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如果许氏倒了,会严重影响他们这些重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对外形象。这已经不是求情,而是在阐明利害。
“我签!”纺织厂的老王第一个拿起笔,在信的末尾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也签!没了许老板的饭菜,下回部里领导来视察,我拿什么招待?”
“算我一个!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帮人做得太过了!”
十几分钟后,那封信的末尾,已经签了十几个沉甸甸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数千工人的国营大厂,代表着京州工业的半壁江山。这封信的分量,足以压垮京州任何一个见不得光的阴谋。
它没有被送到那位张副市长的办公桌上。
李厂长亲自开车,把这封信,直接交到了市委一把手,周书记的秘书手里。
市委书记办公室。周书记看着这封由十几位国企大厂厂长联名签署的信,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01/111109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