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张万年的毒计!
“好!好东西!”老张一拍大腿,眼睛里全是光。
他立刻让徒弟用荷叶饼,卷上一片烤鸭,几根葱丝,再配上两根许氏的泡菜丝。
一个新的吃法,就这么诞生了。
虽然全聚德没有公开卖,但“烤鸭配泡菜”的吃法,却通过这些老师傅的嘴,在京城的美食圈子里悄悄传开了。
一时间,许氏的泡菜成了抢手货。甚至有人专门跑到快餐店,只为单买一份泡菜带走。
林晓雅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财务送来的报表,整个人都有点懵。
报表上,那个原本只是作为赠品的泡菜项目,利润率高得吓人。由于成本低,销量大,短短半个月时间,泡菜带来的纯利润,几乎快要赶上一个月的早餐摊收入了。
她看着那个惊人的数字,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把一门不起眼的小手艺,变成一个能席卷市场的大产业,是多么的激动人心。
京州第一农机厂,厂长办公室。
屋里全是烟味,呛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张万年面前的办公桌上,摊着一份销售报表,上面的数字非常难看。
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张万年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太原农机厂的王厂长,那个所谓的“国营联盟”里,嗓门最大的一个。
张万年拿起话筒,还没开口,电话那头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
“老张!顶不住了!真的顶不住了!”
“我这边这个月的订单,掉了一半!经销商全都跑到河北那个后山村去了!那个姓许的小子,他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啊!”
张万年没什么表情地听着,从烟盒里又抽出一根烟,点上,深吸了一口。
“喊什么?”他的声音很冷。
电话那头的王厂长气势弱了下去:“老张,你倒是给个主意啊!咱们当初说好的同进退,现在他降价,我们也降?”
“降?”张万年冷笑一声,“你拿什么降?我们的成本摆在那里,机器是国家的,工人是国家的,哪一样不要钱?再降价,你这个厂长还想不想干了?等着年底去部里写检讨吗?”
王厂长彻底没了声音,电话那头只剩下粗重的喘息。
“行了,我知道了。”张万年不耐烦地挂了电话,将话筒重重摔了回去。
“一群废物!”
张万年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封锁,是他牵的头。
结果人家直接跳出京州,在河北开了个分厂,反手就给了他一刀。
这一刀,正好捅在了他最重要的华北市场上。
低价,优质。
这两样东西加在一起,把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渠道和价格体系,冲击得乱七八糟。
市场手段,张万年已经输了。
输得很彻底。
张万年把只抽了一半的烟狠狠按在烟灰缸里。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阴狠。
既然明着玩不过你,那就别怪我玩阴的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厂长,部里刚发下来的加急文件。”秘书小刘推门进来,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放在了桌上。
张万年坐回椅子上,拆开了文件袋。
里面是一份关于最新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通知。
他快速地扫下去,脸色越来越难看。
国家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决定对一批质量过硬的农机及配件进行补贴。农民在购买名录上的产品时,可以享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补助。
这是好事,能刺激市场。
张万年的目光在补贴名录上快速扫过,看到了自己的京州一厂,也看到了联盟里其他几个厂的名字。
可当他的视线继续往下,落在一个熟悉的名字上时,瞳孔猛地一缩。
许氏实业农机配件厂!
这几个字,让他眼睛很不舒服。
许辰竟然也上榜了!
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之前在军工订单中积累的口碑,许辰的产品,出现在了国家级的补贴名录上!
张万年捏着文件的手,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能想象得到,一旦这个政策落实下去,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许辰那本来就便宜了百分之十的配件,再叠加上国家的补贴……
那些经销商和农民,会彻底疯掉!
他张万年的厂子,恐怕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过了一分钟,张万年脸上的怒气忽然消失了。
他反而低声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呵…”
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许辰啊许辰,你以为进了补贴名录,就安全了吗?
你太年轻了。
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的玩法。
张万年拿起桌上的电话,没有去拨那几个厂长的号码,而是拨通了一个烂熟于心的京州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喂?”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传来。
张万年脸上的笑容立刻变得热情起来:“老哥,我,万年啊。”
“哦,是万年啊。”电话那头的声音缓和了一些,“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你们一厂最近不是忙着跟那个私营厂打价格战吗?”
“嗨,别提了。”张万年叹了口气,语气充满了无奈,“老哥,你是不知道啊,我们这些国营单位,现在是越来越难了。那姓许的小子,根本不按规矩出牌,仗着自己船小好掉头,把市场搅得一团糟。我们是想为国家多做贡献,可手脚都被捆着,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他先是一通诉苦,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万年,有话就直说吧。”
“还是老哥你懂我。”张万年笑了笑,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刚刚部里发下来的农机补贴文件,我看了。”
“嗯,我也看了,这是好事嘛。对你们这些老牌大厂,是重大利好。”
“是好事,但里面也夹了点不和谐的东西。”张万年的声音沉了下来,“那个许氏实业,一个成立不到一年的私人民营企业,竟然也上了名录。老哥,这事儿,你怎么看?”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张万年没有催促,他知道,对方听懂了他的意思。
过了片刻,对方才缓缓开口:“万年,名录是部里专家组评的,看的是产品质量,我们下面的人,不好干涉。”
“我懂,我当然懂。”张万年立刻接话,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股阴冷的味道,“老哥,我不是要干涉部里的决定。”
“但是,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这句话一出口,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明显重了一些。
张万年知道鱼儿上钩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01/111109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