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大的好消息
他继续说道:“文件上只说了对名录上的产品进行补贴,可没说,这个补贴具体要怎么发,发给谁,审核标准是什么。”
“我们都是为国家办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私人民营企业,靠着投机取巧,来抢我们国家单位的饭碗吧?”
“这要是传出去,让其他兢兢业业的老国企怎么想?这不是乱了套吗?”
他的每一句话,都站在“国家”“集体”和“规矩”的制高点上,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为国企利益奔走的人。
“我有个提议。”
张万年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毒计。
“补贴的发放,我觉得可以在执行层面,稍微细化一下。比如说,要求申请补贴的企业,除了提供产品合格证之外,还必须提供由上级主管单位开具的企业贡献证明和思想评定报告。”
“毕竟,国家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给那些对国家有贡献,思想觉悟高的单位,不能让一些唯利是图的私人老板钻了空子,占了国家的便宜。”
“老哥,你说…我这个想法,有没有道理?”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安静。
张万年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
他知道,自己这招,对方根本无法拒绝。
上级主管单位?
他许氏实业一个私人工厂,哪来的上级主管单位!
这个条件一加上去,就等于直接把许辰的路,给彻底堵死了!
名录上就算有你的名字,你也一分钱补贴都拿不到!
而他张万年这些国营大厂,开这些证明,不过是办公室里盖个章的事。
过了许久,电话那头才传来一声低沉的,带着复杂意味的叹息。
“万年啊……你这脑子,不去搞计谋,真是屈才了。”
张万年听出了话里的松动,脸上的笑容越发得意。
“哪里哪里,都是为了工作,为了不辜负国家的培养。”
“这件事……我知道了。你等通知吧。”
“好嘞!谢谢老哥!改天我做东,咱们好好聚聚!”
挂掉电话,张万年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京州,许氏实业办公室。
屋里吵吵嚷嚷,一片沸腾。
“辰哥!成了!咱们上名单了!”
王铁柱一把推开办公室的门冲了进来,脸涨得通红,手里挥舞着一份刚从邮局取回来的文件,上面盖着鲜红的部委印章。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什么名单?”林晓雅正在核对江苏那边新送来的泡菜销售数据,听到声音也抬起了头。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名录!”王铁柱把文件“啪”的一声拍在许辰的桌上,兴奋地喊道,“咱们许氏实业的配件,上榜了!跟那些国营大厂排在一起!”
整个办公室先是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我的天!真的假的?”
“上了国家补贴名录?那不是说农民买咱们的东西,国家给钱?”
“这下牛大了!”
王铁柱得意地叉着腰,对众人解释道:“没错!补贴额度是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农民买咱们的配件,直接就能便宜一成半!”
林晓雅快步走过来,拿起那份文件,仔细看过之后,眼睛也亮了起来。
她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脸上的喜悦更浓:“我们河北分厂的出厂价,本来就比国营厂低了百分之十。现在再加上国家百分之十五的补贴,里外里,我们的终端价格比张万年他们,便宜了将近四分之一!”
便宜四分之一!
听到这话,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铁柱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四分之一!质量还比他们的好!这还怎么玩?张万年的那个联盟,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我看到时候谁还买他那又贵又烂的破烂玩意儿!”
“这下,他是真的没路走了。”一个年轻的会计也忍不住说道。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好像已经看到张万年那个国营联盟,在价格优势面前垮掉的景象。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胜利。
办公室里一片欢腾,只有许辰,在最初的欣喜过后,表情却慢慢恢复了平静。许辰靠在椅子上,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目光落在那份红头文件上,若有所思。
张万年,真的会这么容易认输吗?
这个念头在许辰脑海里一闪而过。
……
夜,深了。
忙了一天的许辰回到家里,空气里还留着白天庆祝时的热闹。
他冲了个澡,换上睡衣,正准备休息。
“铃——铃——铃——”
深夜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这么晚了,会是谁?
许辰皱了皱眉,走过去拿起了听筒。
“喂?”
“小辰,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方振国严肃的声音,听起来很着急。
许辰的心,咯噔一下。他认识方振国这么久,从没听过他用这种语气说话。
“方叔,出什么事了?”
“出事了。”方振国沉声说道,背景里似乎还有其他人压低声音说话,“而且是大事。”
许辰握着听筒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
“张万年动手了。”方振国的话,印证了许辰白天的预感,“今天下午,你上了补贴名录的消息传开后,他联合了华北、东北十几个国营大厂的厂长,联名给部里递了一封长信。”
“长信?”许辰的眼神冷了下来。
“对。”方振国在那边似乎是点了一根烟,深吸了一口,才继续说道,“他们没提你的产品质量,也没反对你上名录。但他们的招数更狠。”
“他们向部里提议,要重新审议补贴政策的资源分配问题。”
许辰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方振国继续道:“他们的核心提议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和国营企业工人的利益,防止国家财政补贴流入私人腰包,他们强烈建议,给所有进入补贴名录的民营企业,设置一个补贴总份额的上限!”
“上限是多少?”许辰的声音很平静。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吐出了一个数字。
“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
许辰的瞳孔,猛地一缩。
全国农机补贴的总额是固定的,如果许氏实业最多只能拿到其中百分之十的份额,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之前所有的降价和市场扩张,都将变成一个笑话。
一旦他卖出的配件总额达到了那个限额,后续的所有销售,将再也享受不到一分钱的国家补贴。
到时候,他的价格优势会立刻消失,利润甚至会变得比国营厂还低。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01/111109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