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 第二百三十三章 砸国家的牌子!

第二百三十三章 砸国家的牌子!


许辰没有说话,他拿起那张苏式标准的图纸,仔仔细细的看着,仿佛要将上面每一个线条都刻进脑子里。

过了许久,他将图纸递给了从刚才起就一直盯着图纸,眼睛一眨不眨的李建国。

“建国,你看看。”

李建国默默接过图纸,那双在部委会议室里握过铁锤的手,此刻捧着这张薄薄的图纸,显得格外用力。

他一言不发,拿着图纸转身就走,直接钻进了旁边的小型技术研发室。

王经理看着李建国的背影,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

这一夜,研发室的灯光,亮到了天明。

第二天一早,许辰刚走进车间,就看到李建国顶着两个黑眼圈,手里攥着一卷新的图纸,满脸通红地冲了过来。

“辰哥!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沙哑,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全是亮光。

他把手绘的图纸“哗啦”一声在工作台上铺开,指着上面一个经过修改的设计,语速很快地说道:“王经理说得对,我们的标准和苏式标准不一样,如果要完全仿造,不光要重开模具,光是材料热处理的工艺都要改!成本太高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手指点在了自己修改过的地方,“我昨天晚上算了一整夜!苏式标准那个设计,太笨重了!它为了追求咬合强度,牺牲了太多东西!我们可以不用完全照搬!”

“你看这里,”李建国指着齿轮咬合的部位,“我重新设计了齿距和咬合角度!在保证核心强度能满足那款拖拉机扭矩的前提下,我简化了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加工工序!”

他抬起头,眼睛亮得吓人,几乎是吼了出来:“辰哥!这么改,我们不光能完美适配他们的拖拉机,而且我算过了,单颗齿轮的生产成本,还能在咱们现在的基础上,再降低百分之十五!”

再降百分之十五!

周围几个听到动静围过来的工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许氏的齿轮本来就比国营厂便宜,质量还好,现在竟然还能再降价?

然而,李建国的话音刚落,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就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胡闹!”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皱着眉头走过来。

是厂里前不久才重金返聘回来的李师傅。他是厂里拥有八级钳工证书的老师傅,经验丰富,在技术上说一不二。

李师傅走到工作台前,拿起李建国那张图纸只扫了一眼,脸色就沉了下去。

“你这叫什么设计?这根本就是偷工减料!”李师傅指着图纸,毫不客气地训斥道,“齿距说改就改?咬合面说简化就简化?你知不知道,齿轮的强度不是光靠计算就能算出来的!材料的疲劳度,长时间磨损,高温下的形变,你都考虑了吗?”

老师傅的声音很大,整个车间的人都看了过来。

“按照你这个搞法,这齿轮看着是能用,可到了农民手里,怕是用不了半年就得磨平了!到时候人家说我们华夏的工厂卖假货,你这是在砸我们自己的牌子!是砸国家的牌子!”

李师傅的话说得极重。

李建国年轻气盛,刚刚在京城立下大功,正是信心最足的时候,听到这话,一张脸瞬间涨得通红。

“李师傅!我计算过强度了!在安全系数内,足够应付那款拖拉机的使用环境!时代变了,技术也在进步,不能总守着几十年前的老一套!”

“你懂什么叫老一套!”李师傅也被激怒了,吹胡子瞪眼,“我玩齿轮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我告诉你,做工业,尤其是出口的东西,就得用最笨的办法,做最结实的东西!你这种投机取巧的想法,是歪路!”

“我这不是投机取巧!这是技术革新!”

“革新?我看你就是想出风头想疯了!”

一个代表着经验和传统,一个代表着创新和闯劲。两个人就在车间里当着所有工人的面,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服谁。

工人们都围了过来看热闹,一时间议论纷纷,车间里乱成了一锅粥。

王铁柱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想劝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就在这时,许辰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

“吵解决不了问题。”

声音不大,却让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人同时停了下来。

整个车间,瞬间安静。

许辰的目光,从脸色铁青的李师傅脸上,缓缓移到一脸不服气的李建国脸上。

他没有立刻表态支持谁,也没有批评谁。

他只是看着争执的两人,淡淡的说道:

“你们两个,各自带一个小组,用你们各自的方案,三天之内,给我造出样品。”

许辰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那张图纸上,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谁对谁错,东西自己会说话。”

许辰的话音一落,车间里就分成了两派。

以李师傅为首的一群老师傅和徒弟,占据了东边的几台老式机床。他们表情严肃,从仓库领来最好的特种钢材,搬运时都小心翼翼的。

另一边,李建国带着几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工人,围在了西边一台改装过的机床旁。他们没急着开工,而是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嘴里念叨着公式和参数,时不时争论几句。

车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工人们干活时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目光时不时瞟向东西两边,两边的人互不搭理。

李师傅那边传来沉稳的敲击和打磨声,不时有火星溅出来。

李建国那边则是一片安静,只有计算尺和铅笔在图纸上划动的声音。

李师傅亲自管着最重要的淬火工序。他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肌肉,眼神专注地盯着炉火的颜色,凭着几十年的经验判断着火候。

他将一块烧得通红的齿轮毛坯夹出,浸入油中。

“滋啦——”

一阵浓烈的白烟冒起,钢材的硬度瞬间被提到了很高。

“看好了!”李师傅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几个徒弟沉声说道,“这叫千锤百炼!每一步都得靠汗水和经验!这是在纸上画几笔做不出来的!”

他的目光瞥向远处李建国那群人,眼睛里带着不屑。

“那小子,太想一步登天了,心不稳。做我们这行,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今天,咱们就得让他知道,也让全厂的人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什么是能走出这个国门,给咱华夏工人挣脸面的东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01/111109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