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查案是不是太草率了?
闻言,韩德耀直接呛了一大口,剧烈地咳嗽起来。
盛明舟也愣住了。
布政使主管财赋,你当着布政使的面,来问我官员贪污的事情,这查案是不是查得太草率了?
“几位上差,这是诬告,这一定是诬告啊!”
韩德耀激动大叫。
陈廉淡然道:“韩大人,你意思是说,云州城内,一个贪官污吏都没有?”
韩德耀又噎住了。
他脸皮再厚,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再说了,只是说可能有贪官污吏,他这么着急的跳出来,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赋税上,是否有官员贪墨舞弊,盛某也不晓得,但据我所知,云州城内的官场风气还是不错的,或许难免有害群之马,但也没那么猖獗。”盛明舟打圆场道。
“如果是这样最好,泰王殿下和钦差巡抚此次来东海行省,对此事很上心。现在大军就驻扎在城外,我们随时欢迎百姓过来检举揭发。”
陈廉说完后忽然道:“既然这五千石粮食要七日左右备妥,那干脆这样吧,趁着这时间,我想借用贵地,在米行门口摆个摊子。”
盛明舟和韩德耀皆是一愣:“摆什么摊?”
陈廉微笑道:“受理百姓的陈情和诉状!”
“……”
对于陈廉的这个要求,韩德耀自然是拒绝的。
但也只能在心里拒绝。
毕竟陈廉后面又说这是泰王殿下和钦差巡抚的要求。
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乖乖配合。
不过韩德耀还试图请陈廉等人去衙门设点开案。
“不必那么麻烦了,又不是开堂审案,在哪都一样,而且此处人流甚多,可以更有效的与百姓沟通。”
陈廉又扭头问盛明舟:“盛二爷,不会妨碍你的生意吧?”
“这是盛某以及禾云记的荣幸。”盛明舟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毕竟,抵抗亲王和钦差的指示,那可是上纲上线的罪责。
于是乎,在盛明舟的张罗下,一张桌案摆在了禾云记的门口。
“乡亲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三弟,注意言辞,我们又不是真摆摊。”
“诸位父老乡亲,都来看一看瞧一瞧咯……”
“……”
在姜世生的敲锣吆喝下,很快米行前面就聚集了一群百姓,都在好奇这三个身着兵服的家伙要做什么营生。
陈廉适时的出面说道:“泰王殿下奉圣上旨意,代天巡狩云州府,为更好的体察民情,整肃吏治,自即日起,于禾云记米行前设立陈情处,每日辰时至申时受理百姓的诉状和意见!”
此话一出,百姓们一时间哗然,开始了更激烈的议论和交谈。
“受理范围,包括且不局限于官吏贪酷、豪强欺压、重大冤狱、民生疾苦和兴利除弊之策!”
陈廉抬手一指桌案上的小木箱子,朗声道:“此乃投信箱,如果不方便当面陈述的,尽可以写在信上投进去。但需实名具告,提供真凭实据,若是诬告则反坐!”
米行内,韩德耀和盛明舟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荒诞离奇。
亲王或钦差为了体察民情,倒也有在当地设立陈情处听讼处的例子。
但基本都是设在钦差行辕或当地衙门,设在市井的商铺门口,却是闻所未闻。
“太儿戏了。”
韩德耀沉着脸色,若不是盛明舟在旁边,他都想直接喷陈廉他们在胡闹了。
眼珠子一转,韩德耀叫来几个衙役,走到角落,附耳低语了几番。
无非是让他们要好生维持现场的秩序。
但实际的作用,只要眼睛不瞎都看得出来。
“二爷,您看。”钱管事凑到盛明舟的身旁,面露担忧。
盛明舟叹道:“由着他们吧,你只管尽心配合,他们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
“但怕就怕韩大人,还有上头的那些大人们向我们施压,到时我们夹在中间。”钱管事苦着脸道。
“大可不必急着瞻前顾后,换个角度看,被夹在中间,未尝不是左右逢源的机缘。”盛明舟倒显得豁达乐观。
想了想,盛明舟也低声交代了钱管事几句。
钱管事哎了一声,就又走进了内堂。
与此同时,陈廉三兄弟在宣传完毕后,就坐到了桌案之后,等待百姓上告。
结果等了好一会,桌前只等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屁孩。
“小朋友,你有什么冤情?”陈廉和蔼可亲地笑道。
小胖墩悲愤道:“我娘之前说只要我背出稚童经就给我买糖葫芦,结果我背出来了她又不作数,还揍了我一顿!”
周围的百姓闻言顿时笑作一团。
一个胖妇女挤了进来,抡起一巴掌抽在了小胖墩的脑袋上,骂道:“兔崽子!一下没看好就跑来这捣蛋!快跟我回家!”
陈廉连忙抬手制止:“大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尤其是做父母的,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难道你想孩子今后也变成言而无信之人嘛。”
胖妇女讪讪一笑,连忙表示自己这就去给孩子买糖葫芦。
当她拽着孩子离去时,还畏惧地看了眼周围虎视眈眈的衙役。
陈廉坐回去后,旁边的庞靖忠低声道:“这样子谁敢来陈情诉冤。”
陈廉轻声笑道:“没事,反正就是做戏,索性就让他们陪咱们一块演吧。”
设立陈情处,是他和孙英姿商议后的策略。
但他们不指望能从百姓的口中得知云州府的黑幕。
这么做的价值,无非是演戏给百姓看、给豪绅看、给韩德耀等本地官僚看!
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来云州府巡查,只能依靠这种徒劳无益的手段。
当一些心怀叵测的人麻痹之时,他们便能从容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趟来云州府,他们的主要目的就三个。
第一,调查通敌卖粮的真相。
第二,查办那些荼害云州府乃至东海行省的土皇帝。
第三,搞钱!
虽然靠着募捐的钱粮,能解燃眉之急,但面对千疮百孔的泰安城以及周边地区,重建工作需要耗费的银两无疑是天文数字。
朝廷是一毛不拔的。
中央财政本就紧张,东海行省这些年的赋税每况愈下,因此孙英姿和赵白奉命出征前,皇帝就把话撂下了:赈灾银两让当地自筹,连京都援军的那份也得自理。
于是,陈廉就建议孙英姿拿本地的贪官恶绅开刀!
既可以缓解民怨,还能大捞一笔。
这也是各种政权遇到财政危机时的常规操作了。
而这个突破口,便是通敌卖粮!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查出通敌卖粮的这条黑色产业链。
只要这个突破口一打开,后面的事情就顺畅了。
在那几个衙役的坐镇下,围观的百姓们自然只能当看个热闹,不多时,人群就渐渐散了。
韩德耀这时走了出来,干笑道:“三位,等了半天,似乎没什么斩获啊。”
“没有斩获那是最好了,证明云州府果真是风调雨顺、吏治清明。”陈廉道。
韩德耀眼神里的得意几乎藏不住了,寒暄了两句,就以公务为由先打道回府了。
当然,那几个衙役留了下来。
韩德耀前脚刚走,盛明舟就走了过来,并让钱管事端来了三杯清茶。
陈廉还没去碰,动了动鼻子,只觉得茶香清新芬芳、怡神润心。
“好茶。”庞靖忠和姜世生率先啜了一口,立刻赞不绝口。
“此乃本地特产的禾香茶。”盛明舟回道。
庞靖忠和姜世生当即脸色一变,手里像捧着烫手山芋般的将茶杯放了回去,质问道:“禾香茶不是御茶嘛!”
盛明舟微微一笑:“三位上差放心,这是禾香茶的残次品,在我们这的茶马司都登记过的,允许转卖。”
御茶自然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
大秦立朝之初,关于御茶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
即便是残次品,宁可焚毁,也严禁流入市场。
但架不住私底下的黑色产业链,在黑市上,这些御茶都炒出了天价。
如今大秦财政紧张,皇帝听闻了此事后,为了填补财政,索性就开了一条口子:在完成进献给皇室的配额之后,允许残次品买卖,价高者得。
“那这不便宜吧,我们几个士卒,怎敢贪这一口。”陈廉笑道。
“无妨的,禾香茶,本就是我盛家的产业。”盛明舟解释道。
陈廉诧异道:“盛家除了卖粮还卖茶?”
“不算卖,无非是替圣上打理御茶园罢了。”盛明舟做了个朝天拱手的动作。
陈廉却不相信盛明舟会无偿奉献。
虽然他不清楚这里面的具体操作,但根据前世那些历史朝代的案例,盛家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报酬。
比如授予员外身份。
比如减免田亩赋税。
再比如获得残次品的转卖分成。
“敢问这禾香茶的御茶园在哪?”陈廉问道。
盛明舟抬手指向了城外毗邻的那座山,“就在那座云霞山上,是我大哥在打理,泰王殿下若是有兴致,可以去参观一下。”
陈廉顺势看去,眼神闪动了两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85/111110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