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学生愿听夫子安排
紧上前一步,虚扶住张夫子。
“夫子,万万不可如此!”
“学生只是……只是恰好找对了些方法,有些巧思罢了,当不得您如此大礼。”
张夫子却以为叶渊自谦,他直起身,欣慰地拍了拍叶渊的胳膊。
“老朽教了几十年书,还不信有什么取巧的法子,能解出如此完美的答案。”
“这便是你的天赋!是天分啊!以后若有闲暇,老朽还想与你多多探讨,还望……不吝赐教。”
叶渊闻言,只觉一阵头疼。
探讨?
他哪里有什么惊天纬地的天赋。
他只是一个恰好专业对口的搬运工。
这要是张夫子往后天天拉着他探讨“格物致知”、“心外无物”,那场面,想想都觉得滑稽。
念及此,叶渊心中一动,转身从自己的书桌里,抽出了那本他昨天刚批注完的《大学》。
“夫子,学生真不是自谦。”
他将书册翻开,递到张夫子面前。
“您看,学生的目标是今年的乡试,所以将《大学》中这些常被提及的经典问题,都划了出来,当做‘必考’的重点来温习。”
“学生不仅自己下苦功研究,还翻阅了许多前人注疏,做了些批注,以求能有一个自己的见解。”
“您方才所问的‘诚意’与‘格物’,恰好都在学生的批注之内,纯属巧合。您若是问些别的,学生未必能答得上来。”
张夫子闻言,好奇地接过那本《大学》。
书页上,墨迹崭新。
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刚才提问的那两个问题,果然都被叶渊用朱笔圈出,旁边写着醒目的“必考”二字。
而在问题之下,正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与解释,其思路,与叶渊刚才的回答如出一辙。
张夫子低头看去,目光顺着叶渊的批注往下。
不仅是“诚意”与“格物”。
《大学》中但凡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语句,都被叶渊用朱笔圈出,分门别类,旁边皆有醒目的“必考”、“常考”、“偶考”等字样。
而在每一条圈出的语句之下,都附有叶渊自己的见解,或是对前人注疏的辩驳。
其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往往能于寻常处,发人所未发。
仅仅翻了几页,张夫子捧着书册的手,便开始微微颤抖。
他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好奇,迅速转为震惊,最后化作了难以言喻的狂喜与激动。
这哪里是什么取巧的法子!
这分明是一套直指科举核心,洞悉考官命题脉络的无上宝典!
“好!好啊!”
张夫子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叶渊,声音里满是赞叹,“叶渊,你这番功夫,才是真正用在了刀刃上!用心至此,何愁功名不就!”
说罢,他转身面向堂下所有学子,高高举起手中的《大学》,声色俱厉。
“都看清楚了!你们以为才学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你们以为文章是凭空想出来的吗?”
“当你们还在为一联绝对沾沾自喜,为一句歪诗洋洋得意之时,叶渊同学,已经将圣人经典研读至此!这便是差距!”
“尔等,都该向他学习!”
此言一出,满堂学子尽皆震撼。
他们呆呆地看着张夫子手中那本写满了批注的书,又看看神色淡然的叶渊,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来叶渊之所以能对出那样的绝对,解出那样的难题,并非是狂妄,而是因为他早已将学问做到了骨子里!
无数道炽热的视线,都汇聚在张夫子手中的那本书上,恨不得能立刻冲上前去,将里面的内容看个究竟。
张夫子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叶渊此法,看似简单,实则高效至极,直指科举考试的根本。
若能将此法在学堂中推广开来,何愁同济学堂的学子们,不在今年的乡试中大放异彩?
想到此处,张夫子再也按捺不住,他看向叶渊,那张向来严肃刻板的老脸上,竟浮现出一抹罕见的、近乎于恳求的神色。
他郑重地将书还给叶渊,而后,竟是厚着脸皮,对着叶渊拱了拱手。
“叶渊,老朽……斗胆,有一不情之请。”
叶渊见状,连忙避开,不敢受他这一礼。“夫子言重了,有话但说无妨。”
张夫子这才直起身,语气诚恳地说道:“老朽想将你这套研习之法,在学堂内推广,不知……你意下如何?”
叶渊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他来学堂,只想安安静静地看书备考,可不想整日活在众人的目光之下,更不想当什么出头鸟。
他略一沉吟,谦辞道:“夫子谬赞。学生这点微末伎俩,不过是自己琢磨的野路子,难登大雅之堂。何况,此事关系到整个学堂的教习之法,学生不过一介学子,恐怕……院长那边,不会同意吧?”
他巧妙地将柳院长搬了出来,想让张夫子知难而退。
谁知张夫子听了,却是抚掌大笑,脸上满是笃定。
“院长那边,你尽可放心!”
“院长他求贤若渴,一心为学堂声名着想,若是知道有此等能提升学子考绩的良方,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不同意?”
张夫子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此事,老夫为你担保!院长肯定会答应!”
叶渊心中念头急转。
张夫子这般热情,倒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他本意只是想低调行事,安稳读完书,考个功名,然后彻底摆脱王家赘婿的身份。
可眼下,这“学习之法”反倒成了烫手山芋。
答应,意味着他将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整个学堂瞩目的焦点,日后怕是再无宁日。
可若不答应,便是驳了张夫子的面子,拂了这位老学究的一番好意。
思索片刻,叶渊的目光扫过张夫子那张充满期盼的脸,心中忽然有了计较。
也罢。
这套学习方法,对他而言不过是前世应试教育下总结出的辅助手段,算不得什么秘密。
若能借此彻底打发了张夫子日后“探讨学问”的念头,再卖书院一个人情,倒也不亏。
日后,他若想向书院借阅一些不对外开放的典籍,尤其是历年乡试的考题,想必也会方便许多。
想到此处,叶渊不再迟疑,他对着张夫子,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
“夫子言重了。”
“学生这点浅见,若能对学堂有所裨益,对诸位同窗的学业有所帮助,自是学生的荣幸,学生愿听从夫子安排!”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84/111111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