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入赘,我成状元你哭什么? > 第八十章作诗

第八十章作诗


泽川县,望江楼。

黄彦明正殷勤地为上首的锦衣青年斟酒,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那青年,正是他的表兄,上一届的解元孟子游。

孟家乃是书香门第,三代皆有读书人。

祖上更有人在朝中为官,与黄家本是世交。

只是如今黄家家道中落,而孟家早已迁往州府,更上一层楼,两家关系便渐渐淡漠了。

“表兄,您能拨冗前来,小弟当真是三生有幸!”

黄彦明举起酒杯,姿态放得极低,“小弟先敬您一杯!”

孟子游神色傲慢,只淡淡瞥了他一眼,端起酒杯轻抿一口,便放了下来,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黄彦明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硬着头皮,试探着开口:“表兄,其实……小弟今日设宴,是想请您帮一个小忙。”

“哦?”

孟子游终于抬了抬眼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说来听听。”

黄彦明精神一振,连忙道:“我们同济书院里,最近来了个叫叶渊的学子,此人狂妄自大,在书院处处与我作对!”

“眼看诗会在即,还请表兄……在诗会上出手,替小弟收拾他一番!”

孟子游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嘴角勾起一抹讥讽:“书院里的小打小闹,也值得拿到我面前来说?我堂堂解元,去管你们这些学子间的意气之争,岂不有失身份?”

见孟子游不答应,黄彦明急了,脸上瞬间涌上悲愤之色,言辞也变得恳切起来:“表兄你有所不知!那叶渊仗着是王家的人,在书院压我一头也就罢了!”“前些时日,他还开了个什么王氏药铺,竟……竟当着全书院学子的面,逼着我去他药铺门口,替他当街吆喝!”

“表兄!”

黄彦明说得声情并茂,眼眶都红了,“我何曾受过这等奇耻大辱!这次,您可一定要帮我啊!”

“王家?”

孟子游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哪个王家?”

黄彦明立刻答道:“还能是哪个王家?自然是咱们泽川县的首富王家!那叶渊,便是他们家新招的赘婿!”

孟子游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心中念头飞转。

以他解元的身份,本不必再回来参加这等县级的诗会。

他之所以回来,是受了州府徐家那位小公子的请托,让他在诗会上,好好打压一番王家的风头。

他与黄彦明这等货色,交情早已淡薄,根本懒得多理会。

可如今,叶渊是王家的姑爷,对付叶渊,不就是对付王家?

这倒是省了他不少功夫。

念及此,孟子游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一抹淡漠的笑意:“行了,莫要在此哭哭啼啼,有失体统。”

“这等小事,我应下了!”

黄彦明闻言,脸上瞬间涌出狂喜之色,连忙起身,对着孟子游一揖到底:“多谢表兄!多谢表兄成全!”

他低下头的瞬间,眼中闪过一抹怨毒的光芒。

叶渊,我看你这次还如何嚣张!

有我表兄这位解元出手,定要你在诗会上颜面扫地,沦为全县笑柄!

……

傍晚时分,同济书院已近散学。

崔元快步走到叶渊身边,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低声汇报道:“会长,您要的那十台齿轮搅拌机已经送到后院了。按照您的吩咐,我又去铁匠铺加订了二十台。”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明日诗会,铺子里的事我也都安排妥当了,药材都已提前备好,绝不会耽误了给各家药铺的供给。”

叶渊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崔元如今办事,倒是越发细心周全了。

“辛苦了。”

叶渊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如今办事,我越发放心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次日,天光大亮,同济书院的学子们已在院中集结完毕。

余夫子立于众人之前,待所有人都到齐后,朗声道:“今日,便是我泽川县一年一度的诗会,地点在城郊兰亭,都随我出发吧。”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走去,路上,余夫子向一众学子介绍起了诗会的规矩。

“这诗会的第一日,主要是图个热闹。上午,大家可在兰亭之中四处走动,采风赏景。到了晚上,则有一场由县令大人主持的晚宴。”

“真正的重头戏,在第二日的兰亭诗斗……”

众人一路行至郊外,远远便望见一座雅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碧水之间,正是兰亭。

叶渊放眼望去,只见此地依山傍水,杨柳依依,风景确实秀美宜人。

学子们一踏入兰亭范围,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议论之声顿时四起。

“快看!听说这场宴会,是由州府来的徐家独家赞助的!”

“我也听说了!这徐家财大气粗,据闻要在咱们泽川县做大生意,前几日还在城里开了一家布坊,就在王家布坊的对面!”

“你们看这布置,当真是气派!徐家真有钱!若是能在这诗会上,被徐家看重,日后岂不是平步青云,大富大贵!”

一名学子闻言,撇了撇嘴,酸溜溜地道:“哪有那么容易被徐家看上?不过,听说徐家还给咱们准备了精致的点心茶果,今日倒是有口福了!”

众人正说着,其他三家书院的师生也陆续抵达。

象山书院、明道书院、崇德书院。

这三家书院,在泽川县内,一直被同济书院稳稳地压着一头。

此刻,三家书院的夫子聚在一处,不少三家书院中的拔尖学子也走了过来,目光不善地看向同济书院的学生,眼神中满是挑衅与不服。

象山书院的庞旭看了一眼四周的景致,忽然高声道:“诸位,今日兰亭景致绝佳,我等既是读书人,何不借此景发挥,各赋诗一首,以助雅兴,如何?”

说罢,他根本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便负手而立,望着远处的风景,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亭外春风暖,溪边柳色新。远山含黛色,近水映游人。”

此诗一出,三家书院的学子们立刻大声叫好。

“好诗!庞兄此诗,意境清新,颇有韵味!”

这时,一旁明道书院的杨明坤也笑了笑,不甘示弱地开口:

“曲径通幽处,飞檐画栋新。清泉石上流,不闻世间尘。”

又是一阵夸赞之声响起。

“杨兄此诗更妙!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雅致,脱俗不凡啊!”

崇德书院的董科鳞见状,亦是当仁不让,朗声道:

“策杖出城郭,闲看白云浮。此间多雅趣,何必觅封侯。”

三家书院的学子们更是激动,夸赞之声一声高过一声,故意要让同济书院的人听见。

“妙啊!董兄此诗立意高远,当为三首之最!”

“此三首诗,各有千秋,皆是佳作!”

听着那边的喧哗,同济书院这边,柳宗青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哼,平平无奇,矫揉造作,也值得如此夸赞?”

他声音不大,却刚好被那边的董科鳞听了去。

董科鳞一眼便认出了柳宗青,当即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同济书院的‘学霸’柳宗青。”

“可惜了,你们同济书院的诗霸今日可没来。”

“早就听闻柳学霸你只擅长死记硬背,于作诗一道,却是不怎么开窍,如今你说我们的诗不好,莫非……你倒是会作诗不成?”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84/111110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