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巡视废墟!北平开发新区!
北元叩关的阴霾,在“神机铳”的雷鸣之下烟消云散。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以及王爷“大宴三军”、全城同庆的宣告,让整个北平都沉浸在一种劫后余生的狂欢与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之中。
朱棣没有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
他压下心中对那“工业三件套”的激动与期待。
在胜利的第二天,天色微明,他便带着张玉朱能,以及那位如今对他言听计从、视若神明的布政使高翔,开始了对整个北平城的巡视。
民心已归,威望已达顶点,但摆在眼前的现实,依旧触目惊心。
战马踏过清晨的薄雾,穿过还未完全苏醒的街道。
朱棣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
元末明初的战火,早已将这座昔日的大都焚烧得面目全非。
这十数年来,虽然几经修缮,但北平城内,依旧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街道两旁,根本没有几间像样的屋舍。
百姓们大多居住在四处漏风的窝棚里,用破烂的草席和泥坯勉强遮风挡日。几场秋雨过后,道路泥泞不堪,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腐臭和贫瘠的气息。
唯一能看的,只有那些卫所军户的营房,但也仅仅是“能看”而已。
“王爷……”
高翔骑着马,跟在朱棣身后,脸上火辣辣的。
昨日他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可今日陪着王爷一看这民生实景,他只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臣……臣治下无方,致使北平凋敝至此,臣有罪!”
他翻身下马,便要跪地请罪。
“高大人,起来。”
朱棣勒住马缰,声音听不出喜怒。
他没有去看高翔,只是指着街角一个窝棚。
窝棚前,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正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徒劳地抵御着清晨的寒风。
朱棣静静地看着,良久,才用一种沉重的、压抑的声音开口:
“高大人,本王问你,什么是安居乐业?”
高翔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
朱棣没有等他开口,自顾自地说道:“本王以‘神粮’,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饭食。本王以‘天雷’,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尊严。”
他缓缓回头,目光如刀,直刺高翔的内心。
“可若是……本王只给他们一口饭吃,却让他们在这即将到来的寒冬之中,冻毙于这破败的窝棚之内……”
朱棣的声音陡然转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这与本王亲手杀了他们,有何区别?!”
“臣……臣惶恐!”
高翔被这句诛心之言吓得浑身剧颤,汗如雨下。
他猛地磕头,声泪俱下:“王爷明鉴!非是臣不愿修缮城池,实在是……是朝廷的税赋、卫所的军需,早已将北平府库压垮,臣……臣无钱、无力,更无良策啊!”
这的确是实话。在朱棣到来之前,北平就是一个无底洞,一个只出不进的军事黑洞。
“无钱,无力,无良策……”
朱棣咀嚼着这九个字,忽然笑了。
他不再看高翔,而是猛地一拉马缰,调转马头,朝着城南的方向奔去。
“跟上!”
张玉、朱能、高翔等人不敢怠慢,立刻策马跟上。
一行人穿过破败的城区,直奔城南。
城南,是一片广袤到一望无际的空地。
这里曾是元朝大都的皇家练兵场,地势开阔,却因连年战乱和疏于管理,早已荒废,只有几处残破的夯土高台,证明着它昔日的辉煌。
朱棣勒马立于高台之上,朔风鼓荡着他的王袍,猎猎作响。
他俯瞰着这片沉睡的、广袤的土地,胸中涌起万丈豪情。
他脑海中那三座“工业之种”,那无数的图纸和数据,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坐标!
“高翔!”
“臣在!”
朱棣猛地一甩马鞭,指向脚下这片广袤的荒地,声音在寒风中激荡回响,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与决心。
“传本王之令!”
“自今日起,于城南设立——【北平开发新区】!”
高翔闻言,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愕然。
朱棣没有理会他的震惊,他的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这片荒芜,看到了未来那拔地而起的钢铁森林。
他用一种近乎宣告的语气,豪气干云地说道:
“本王要在这里,用本王的方式!”
“为北平的军民,为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妇孺!”
“造出——”
“能为他们遮风挡雨、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能传承百年的——”
“‘神仙居’!”
“神仙居”!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滚烫的烙印,狠狠烫在了高翔的心上。
他被朱棣身上那股仿佛要将天地都重新规划的磅礴气魄所感染,浑身的血液都在瞬间沸腾!
他不再有任何疑虑,不再有任何保留,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声领命:
“臣!遵命!!”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63/502376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