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疯了吧!刚毕业一篇报告惊动中枢 > 第62章 入职大会

第62章 入职大会


8月22号,周一,八点五十分。

锦红无线电厂的大礼堂内,墙皮斑驳,红色的丝绒幕布也褪了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灰尘味。

台上空无一人,台下稀稀拉拉地坐着二百多号职工,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新来的厂长,就是上个月来厂里搞调研那个大学生,官二代!”

“早都知道了,二十出头,林业局长的儿子嘛,下来镀金的…但嘴上毛都没长全,能干个啥?年纪比咱们厂最年轻的学徒工还小呢!”

“唉,陈书记恐怕是老糊涂了,从哪找来这么个玩意儿。”

“何副厂也是,会上把那小子吹得天花乱坠,专业强、懂管理,就是没说人家多大岁数。这不坑人吗?”

角落里,几个年轻工人一边抽烟,一边闲聊,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的人听见。

老师傅们则大多沉默着吸烟,有的小声交流着各自最近找了什么营生养家,未来厂子要破产倒闭,你我的下岗补偿能有多少钱?

三万到十万的标准一听就他妈扯淡的,罗志余李东升和宋忠宝他们都以为全世界是傻比,就他们仨聪明了……

会场内空着不少座位,前排更是大片留白。

各车间主任虽然三令五申,甚至到家属楼挨个敲门提醒,但临近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全厂566位职工只来了二百多个左右,勉强刚到一半。

厂里不仅欠了一年多的工资,也停工十个月了。

缺席中的人中有一半是长期不在单位,去外地打工找到新工作或者回老家务农了,另一半是干脆在家属楼里躺着也不愿来开会……缺席的还有位厂领导:常务副厂长罗志余。

“人还真不多啊。”

高志远目光锐利,一直搜寻着会场,看常务副厂长一直没来,再看眼签到簿,也没有“罗志余”的签名。

“改变策略了?”

高志远心下狐疑,想了想,对旁边的王辉试探道:“王书记,秩序不太好…陈爱军局长他们马上要过来了,是不是维持一下?”

王辉嗯了一声,老神在在道:“等人到了就好了,见到陈局长大驾,没人不敢给面子。”

高志远微微点头,倒是这么回事。

昨天周末,他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想,明确得到了罗志余他们准备要在今天的会上搞事的消息,三人不仅在厂内传了一些风言风语,还准备煽动职工扰乱会场秩序。

高志远知道了,陈玉彬自然也察觉到了苗头,为此,他特意在昨天周末中午开了个党委会,传达了周一的任职大会将会由财政局长陈爱军亲自陪同的消息,用来敲山震虎,委婉提醒罗李宋三人不要玩火自焚。

党委会一结束,高志远便看罗志余他们仨窝在一个办公室叽叽咕咕,去串联员工了。

结果这个点罗志余海没来,估计今天在会上,陈爱军局长当面他们不敢闹得太过分,但等大会结束…那就说不好了!

高志远思绪万千,还是上台拍了拍话筒,严肃道:“大家肃静一下,会议马上开始了!后排的,往前坐一坐!”

高志远管理后勤,人缘不错,也没人想得罪他,话语权还是比较重的,所以他一发话,大部分也都听了,将前排的空座都填满了,场面也好看了些。

台下声音渐小,两分钟后,时间来到上午九点整,市国资局局长陈爱军、陈玉彬,江振邦三人走上台前,依次落座。

江振邦今天穿的蛮正式,黑西裤白衬衫,踩脚皮鞋,面容肃穆地坐在了最中间。

但他一出现,台下本就嗡嗡的议论声又大了起来。

“还真是他啊?也太年轻了吧!”

“这小子人还行,调研时跟我聊过天,还送了我包烟呢。”

“看着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诶,老张,他跟你聊啥了……”

台上的陈玉彬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音响传遍礼堂。“同志们,安静!”

他率先介绍了一下陈爱军局长,并带头鼓掌欢迎。

不算热烈,但也不算太寒碜。

接着,陈玉彬介绍起江振邦的履历和厂长外的职务,然后强调这次向外聘请厂长,是通过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聘任,也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英明决定。

江振邦来了,锦红厂就会振兴。

江振邦来了,锦红厂就会发展。

全体职工要统一思想,全力支持新厂长的工作!

接着,是陈爱军讲话。他代表上级单位国资局,表达了对锦红厂改革的重视和对新厂长的支持,讲了一些提振信心的官话,言辞恳切,但台下工人们的反应依旧平淡。

最后,轮到了江振邦。

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的高度,平静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麻木、或讥诮不屑、或好奇的脸,尽收眼底。

“同志们,工友们,大家好。”

江振邦四平八稳地讲述任前表态发言:“首先,我要感谢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感谢全体职工的认可……”

没讲多久,台下第三排靠近中间的位置,忽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接着是几声嗤笑。

“谁认可了?”

这笑声在相对安静的会场里,显得格外刺耳,而且那句‘谁认可了’的嘲讽,声音不大不小,不少人听得清楚,目光都瞟了过去。

江振邦的话停顿了一下,视线在那个方向落了半秒,再开口时,话题已经拐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弯。

“在这我就不讲工作思路了,先宣布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钱。”

江振邦的声音没有加大,音调也没拔高,但一个钱字,足以让台下所有人的耳朵都竖起来。

“我上任之前,向市财政申请到了三十万的专项经费,用于我们厂的重启和对新产品的研发。市领导对我们锦红厂的改革与振兴非常之重视,所以这笔钱已经批了下来,现在就在财务部门。”

“经过我和陈书记研究,决定先用这笔钱的一部分,为全厂职工补发一个月的工资!”

“轰——!”

整个礼堂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发工资了?”

“就发一个月的?欠了我们15个月呢,啥时候全发下来啊?”

“能发就不错了,我艹,终于有钱了!”

工人们激动地站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江振邦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

“资金有限,所以只能补发一个月的工资让大家应急,这项工作,由闫晓芳同志带领财务科的同志,会后就按照会议签到簿上的名字发工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特别是在那些空座位上停留了一下。

“有一点要说明白,今天到场参会的同志,有工资拿。没来的,签到簿上没有名字的,没钱。没来又想拿工资的,写一份说明材料交到厂办,说明今天不能来参加全厂大会的原因,厂里会酌情考虑。”

这话一出,台下先是一愣,但也没太大反应,掌声依旧。

他们都来了,也签到了,自然是有工资拿的,别人没钱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但少部分人鼓掌之余,眼睛滴溜溜转,琢磨着是不是以上厕所借口为由,跑到外面通知其他今天没来的,关系好的同事赶紧过来开会。

可是签到簿已经被闫晓芳收起来了,这时候补签大概来不及了。

“大家要知道,市财政也是非常紧张的,全市的干部的工资也被拖欠了四个月。”

江振超语重心长地继续道:“在这种情况下,市领导还能顶着压力,为锦红厂挤出一笔款子。大家说,市领导对我们锦红厂的职工好不好?”

“好!”工人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并同一鼓掌。

“还有陈爱军局长。”江振邦抬手指向对方,问:“大家说,陈局长好不好?”

“好!是好领导!”

“谁给发钱,谁就是好领导!”

台下工人嬉笑调侃,陈玉彬带头鼓掌,并给了台下几个厂领导一个眼神,大家一起用掌声将不和谐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主席台上的陈爱军也抚掌而笑,听着工人们对自己的夸奖,心道他妈的,用三十万换来的,好听是好听,但…贵啊!

“这是第一件事。”江振邦等掌声稍歇,继续说道:“第二件事,人。”

“针对锦红厂内技术工人紧缺,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也联系了我的母校,奉阳工业学院。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我们锦红厂已和对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一起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今天下午三点,由奉阳工业学院的一位副校长将亲自带队,带领共计三十人的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团队,抵达兴宁火车站,对我们锦红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技术援助…而且,时间还可以视情况延长!”

台下又是一片惊呼和掌声。

“为了表示重视,刘学义市长会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专家团队。我们厂的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到场欢迎。请行政副厂长高志远同志,抓紧安排一批能歌善舞的职工,组织一场高规格的欢迎活动,并做好后续接待工作,一定要让专家们感受到我们锦红厂斗志满满的精神面貌与合作诚意。”

“啪啪~”

掌声继续。

陈玉彬老书记说的还真没错。

新厂长来了,钱就有了,工资也发下来了。

新厂长来了,技术专家也有了?

只要研发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重新开工,厂子是不是就能起死回生了?

大家也不用下岗或背井离乡地跑到玄安市去了?

本来心中并不对厂子抱希望的职工们,心中也逐渐激动起来。

“现在,我们厂有了技术专家,也有了研发经费,就等于有了枪和炮。我相信,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振兴锦红厂指日可待。”

江振邦话锋一转,语气沉重,“但是啊,同志们,要想拧成一股绳,达到真正的团结,我认为我们明显还缺一样东西。”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件事儿,也是我作为新厂长对你们提的第一个要求;守规矩!”

“没有规矩,每个人都随心所欲,我们怎么团结一致?”

话音落地,江振邦目光凌厉地看向第三排,那两个刚才小声说话甚至发出嗤笑的男人身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就是一盘散沙,打不了胜仗。”

“刚才极个别人在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你以为台上听不见吗?平常就罢了,但今天陈局长也在场,意义这么重大的会,居然如此散漫。你还有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还有没有规矩?”

礼堂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在了那二人身上。

锦红厂的员工内都知道,那个三角眼的瘦子,是管经营的副厂长李东升。

另一个圆脸发福的是工会主席宋忠宝!

这两货撞枪口上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35/431450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