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暗中交易、合作愉快!
江振邦当然不是去躲清闲,他从大礼堂出来,与夏朗和其他领导直奔市委大楼。
联合督查组这把剑,还没成形,必须尽快锻造出来。
这是江振邦准备整个大活的必备要素。
实际上,最初无论是孙国强还是刘学义,对成立督查组这件事都存有顾虑。
尤其是孙国强,不止是顾虑,甚至说是比较抗拒的。
因为他们两个各自兴宁任职了五年和三年,对水面下的暗流有多汹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抛开兴科之外,全市十四家国营厂,盘根错节,每个厂长背后,或多或少都站着些人。
别看他们自己只是个正科级,但关系网一直能牵到海湾市,甚至省里。
总不能什么都查吧,没准会真查出点什么呢!
把这些厂长逼急了,让他们为了自保而联合起来反扑,那股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政治斗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举报信,就能让一艘大船彻底倾覆。
孙国强和刘学义的位子,看似稳固,实则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但是,江振邦用兴科的奇迹,以及陈平市长的站台,给了他们些许底气和理由。
一个濒死的厂子能在三个月内销售额破两千五百万,而且发展势头极其强劲。
若是以点带面,开全省之先河,把兴宁国企改革这个工作圆满完成,那这个政绩就太耀眼了!
他们不仅能凭这件功绩飞速进步,甚至可以让他们二人后半辈都足以自夸。
同时,这也足以掩盖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杂音!
用雷霆手段敲山震虎,逼着所有人走上改革的轨道,只要大部分厂子能被盘活,那么有少部分人被当做绊脚石踢走了也没什么,发展的阵痛和必要的牺牲嘛。
在这件事上,孙、刘、江三人的利益高度一致。
于是两大巨头经过商量,还是把调查组这柄尚方宝剑,递到了江振邦手上。
当然,剑可以用。
但怎么用,要砍谁?
却不是江振邦一个人说了算的,孙国强和刘学义必须要掌握主导权!
而这场大会后的小会,就是商量如何拿捏分寸的。
孙国强、刘学义都来了,依旧是夏朗主持会议,通过小会,定下来三方联合调查小组的名字,架构和意义。
然后,大领导们和单位一把手先行离开,留下三个部门的副职加上江振邦,四个具体干活的,进一步交流工作细节。
“刚才领导强调过了,咱们这个‘国企改革整治督察专项小组’,是国资局主导、我们纪委和审计局配合,主要目的是督促指导改革。”
纪委副书记曹韦青发言道:“这种情况下,我们纪委就抽两个人过来吧,少一点,但保证是精兵强将。崔局长你看怎么样?”
崔浩,国资局(财政局)副局长,负责国资监管的具体工作,闻言立刻同意:“没问题,但金局长你们审计的工作比较重要,抽来三个人可不可以?”
审计局副局长金德鑫犹豫了一下,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但话锋一转:“抽人是小事,主要是我现在没什么工作思路,这项工作具体该怎么干?”
崔浩看向江振邦:“江科长你讲讲吧,你是改革小组成员嘛。”
江振邦谦虚两句,随后道:“我个人没什么想法,刚才孙书记和刘市长都有明确指示,要从咱们兴宁市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不能影响各厂正常发展,既能斩断沉疴,又要保证改革工作顺利推行。咱们按照领导说的干就行了……”
那好办,无非虚张声势给他们紧紧皮嘛!
曹韦青和金德鑫闻言松了口气,脸上浮起笑容,他俩从心底里是真不爱来掺和这趟浑水,都是被自家单位一把手强推过来的。
工资一分不多发,做的还是罪人的活。
说白了,这就是被人当枪使,可那帮国营厂长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较起真来搞不好要出人命的,做做样子就行了。
就在二人稍稍放心之际,却听得江振邦话音一转:“但是!”
“为了长远发展考虑,最好要借此机会换一换血,因为这些厂子的管理层不仅普遍有些问题,思想观念也老化了,没什么上进心了,这才是要命的。”
“不换上更年富力强的新人,即便改了革,企业后续也很难发展起来,同样影响我们兴宁市的经济大局。”
换血?把一些厂领导换下去?
那不还是得动真格的查出点问题来吗?不然拿什么理由换人呢?
纪委的曹韦青和审计局的金德鑫眉头紧皱,有些踌蹰。
但崔浩却不意外,他之前私下便和江振邦初步达成了一致,同意要给国营厂的部分领导层换换血。
对此事,局长陈爱军也是默认甚至是支持的。
因为兴宁国资局,是随着中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多部门分散管理”等问题,在去年初刚成立的新部门。
成立国资局之前,这些国营厂通常由市工业局、轻工业局、商业局、物资局等,按行业划分进行管理。
换而言之——兴宁市国资局的所有领导,和这些国营厂没有太深的利益纠葛!
其次,兴宁的政企改革并不彻底,在国营厂的资产处置权、经营决策权上,国资局和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有所重叠,权力边界很模糊。
国营厂的一个项目“跑两个衙门”是很常见的情况,必须同时得到两个部门的批准才能落实,如果部门意见不一,企业也没办法。
之前锦红厂想更名,却被朱玉成打回来就是例子。
所以,工业主管部门作为“婆婆”,不愿意放弃管企业的权力,而国资局这个“新老板”的权威,又尚未完全树立。
陈爱军和崔浩就非常想借助这个机会,来个杀鸡儆猴,让这帮国营厂领导分清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大爹。
“我赞成江科长的意思。”
崔浩当即声援,并说:“这实际也是我们国资局的态度,板子可以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咱们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但犯了错或没能力的厂领导必须要撤下去,换一批专业强,本事硬,政治上可靠的人才上来!”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要上了强度可就不好收场了!
那要得罪多少人?以后自己还怎么在兴宁混?
而且更重要的,这是不是和领导们的意思相悖啊?
曹韦青和金德鑫对视一眼,心中想法各异。
稍作沉默,曹韦青试探着问:“我们督查小组的工作内容,不是只负责找问题,督导改革么?”
“对那些国营厂的人事任免,还是要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决定吧?”
崔浩笑容微妙:“国营厂内部的人事,我们国资局确实无法干预,但当下国营厂的人事任免也是改革工作中的一部分。”
“振邦科长作为改革小组成员,可以随时找我们陈局一起去向夏常务,书记和市长他们汇报……”
金德鑫恍然,笑道:“我想起来了,江厂长刚入职那天,就调走了三个副厂长!”
是两个副厂长,一个工会主席。
但江振邦这时候也没必要纠正,只是和众人一起笑了笑,自嘲地讲讲自己上任第一天就‘被围殴’的故事。
最后,他正色道:
“在商业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有一点自信,几位领导也都比较信任,所以单以国营厂的人事问题来说,只要我的提议对改革工作有利,能有效发展兴宁经济,领导大多都会采纳。”
江振邦顿了顿,笑道:“但我个人还要专注兴科公司那摊子事儿,督察组的工作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
“曹书记、金局长,您二位若在此次督查工作中发现了什么可靠的人才,咱们可以互相商量啊。”
该给的好处就要给,利益绑定在一起才能做事,不然金德鑫和崔浩磨洋工或做内鬼,江振邦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崔浩进一步暗示:“这项工作阻力很大,所以我们在座的几位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金德鑫和曹韦青互相给了个眼神,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嘴角也泛起笑意。
“一定一定,我们要团结。”
金德鑫面色严峻:“实际上呢,我早对这群国营厂领导看不惯了!他们演都演懒得演,视人民财产为个人私产,大把大把楼票子找小三。账目漏洞百出,要想查,一查一个准!”
曹韦青也是义正言辞:“我老曹这个人你们也知道,向来是嫉恶如仇,与罪恶不共戴天,所以领导才让我来做纪委工作…正好,我也认识几个英年才俊,空有抱负,无处施展,为了兴宁市的经济发展,就应该能者上,庸者下!”
江振邦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对对对!太好了,两位领导真是一身正气啊!值得我学习!”
让两位领导态度大变的原因很简单。
不用提江振邦背后的老爹江大鹰,单凭江振邦自己,说话的份量已经不轻了。
再加上一个崔浩,那就意味着,他们俩代表的就是陈爱军的态度。
而陈爱军的后面又是谁呢?
金德鑫和曹韦青不需要往下细想了,有了陈爱军,再加上屋子里这几位,份量已经够了!
什么领导不领导的,什么经济稳定、大局不大局的,你们的大局和我有鸡毛关系啊?
你们拿我当枪使,我就按照规矩办案处理人,把他们撵下来,再顺水推舟扶两个各自相熟的英才上位。
我们何错之有?
你他妈想包庇谁?你直说!不用拐弯抹角的!你看我告不告你就完事了!
你要不爽我们,可以把我们换掉啊,让别人来干这个督查工作就是了!
正好我还不想干呢,你要想让我干,你就得让我拿一点人事上的好处!
所以,屋子里内的四人,当即开始磨刀霍霍,委婉地商量起哪个厂子能动、哪些人可以处理,哪些厂子和人暂时要慎重。
自己认识一个小同志,干厂长费点劲,但口才好,做个经营副厂长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就是肮脏的PY交易!
但只要和他们团结起来,这把尚方宝剑也就有了自己的思想。
到时候,可就不是孙国强和刘学义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了!
领导们也不是言出法随,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下属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完全可以在规则之内暗中和领导进行博弈,从而为自己获取利益!
最后,四人达成一致,起身轮流握手,默契一笑。
“合作愉快!”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35/431449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