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疯了吧!刚毕业一篇报告惊动中枢 > 第124章 正科大圆满

第124章 正科大圆满


“叮铃铃~”

上午十点半,兴宁市委常委会结束的第一时间,江振邦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人是张大鹏。

“恭喜啊,振邦!通过了!”

听筒里传来张大鹏难掩兴奋的声音。

终于!

江振邦心中长舒一口气,沉默两秒,用一个克制但不失熟络的笑声道:“还得感谢鹏哥一直以来对我关照和指导。”

“可别,以后你是我领导,你多关照指导我吧。”

张大鹏调侃了一句,紧接着又压低音量道:“但你这个任命决议通过的有点悬,十一个常委,六票同意,两票反对,三票弃权。算是勉强过了半数,会上还掰扯了一阵子。”

还好,在江振邦的预料之中。

要是全票通过,那反而才不正常。

江振邦问:“怎么讲?”

张大鹏道,“反对的理由不少,一是你之前的副科就属于破格提拔,现在满打满算工作时间不超过五个月,这就提正科。还是二十一岁的正科,整个全国估计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个先例不好开。”

“还有人说,大鹰局长也是正科级,这么一搞,父子俩都是正科,可能会对全市的政治生态有影响。”

“那三票弃权的,不是不同意,只是认为最好再等一等,等方省长来兴宁视察完了,再提拔你也不迟。”

江振邦呵呵笑:“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反对你的有道理,同意提拔你的更有道理。”

张大鹏继续道:“第一,是兴科的成绩,全国各路媒体对你的报道。而且省长马上就要来视察,点名来看兴科,你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推进全市国企的改革与振兴,担子很重,不给你扶正,实在说不过去。”

“第二,就是程序上的‘名正言顺’,涛哥讲了,划拨给兴科集团的五金厂厂长田强卫同志,清正廉洁,是那场风波中少数没受到波及的厂长,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正科级。让振邦一个副科,去当人家的顶头上司,不符合组织程序啊!”

“所以,这次提拔不仅是为了表彰振邦的功绩,更是为了理顺兴科集团内部的管理架构,是工作需要。这个理由一出来,事情基本就敲定了!”

江振邦笑道:“我这不好直接打电话,鹏哥你先帮我感谢下张常委吧。等省里视察完,再过段时间,我做东,鹏哥你帮我叫一下张常委,咱们吃个饭。”

“好,这段时间你先忙!”

挂了电话,江振邦也从张大鹏这打听到了,给自己投赞同票的六人都是谁;

孙国强、刘学义、张政平、张涛、夏朗、徐震。

其他人江振邦不意外,纪委书记徐震居然也投了赞同票,属实让他没想到。

要知道,当初江振邦搞来搞去的,可没少让徐震加班受罪……

“徐书记银义啊!能处!”

江振邦心中感慨一句,却没时间想太多,转过身来,继续接受记者的采访。

九十年代中期,在正科级干部提拔上,未普遍实行任前公示制度。

之前组织部来兴科开过了民主推荐会,现在常委会也表决通过了,马上,市组织部那边就会下发正式文件,这个正科也就板上钉钉了。

“叮铃铃~”

下午一点半,江振邦接到了组织部办公室的电话,请他现在过去一趟。

“江科长您好,于部长要跟你进行任前谈话。”

“好的,马上到。”

江振邦挂断手机,直奔市政府,到了市委五楼的组织部,部长办公室。

“咚咚~”

“进。”

推开门,组织部长于峰和夏朗都在那儿。

“振邦同志来了,坐吧。”

于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江振邦坐下,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把腰杆挺得笔直。

接下来的三分钟,于峰代表组织,进行了一场标准得可以写进教科书的任前谈话。

从强调组织纪律,到要求廉洁自律,再到希望他能在岗位上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兴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话语严谨,滴水不漏。

江振邦全程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态度谦逊而诚恳。

“……组织上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市委市政府的信任。”

于峰最后总结道。

江振邦面色庄重:“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牢记组织的教诲,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这是任命文件,你顺路捎回去吧。”

“好的!”

江振邦拿起来看了一眼。

白纸黑字,红色的标题和印章格外醒目。

《关于江振邦同志职务任命的通知》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江振邦同志为兴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

【任命理由:该同志在主持锦红无线电厂及兴科技术有限公司改制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斐然,为我市国企改革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经组织考察,该同志具备担任更重要职务的能力与素质……】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哦豁~~

江振邦终于忍不住漏出一抹笑意。

于峰的脸色也不再那么严肃,转头问夏朗,略有感慨:“夏市长,你21岁的时候在干嘛呢?”

刚分到乡里,在办公室给领导拖地浇花……

夏朗追忆了一下,笑着摆手:“没法比,我21岁哪有他这个能力?即便有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政治觉悟。换成我,早就辞职下海了,自己开公司赚钱多好?!”

于峰嗯了一声,会上,夏朗赞同提拔江振邦也是这个理由,不给扶正,担心留不住人。

现在市委市政府基本不用再愁开支的事儿了,甚至还准备在明年涨涨工资。

不涨不行了,通胀太厉害,物价涨的飞快。

现在兴宁小饭店招个服务员,月薪都要三百起。

刚入职的干部,月薪居然还低于三百,这不是高低贵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

市财政的状况也支持涨工资,一方面,兴科集团上的税补上了一大块。

另一方面,兴科集团本身提供了一千八百余个就业岗位,并间接创造了至少上万个关联就业机会。

这强有力的带动了本市各行各业业的发展,可以说,兴科就是兴宁工业的重要基石。

加上江振邦如今被全国媒体热议,给兴宁带来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这座东北的偏远县城,因为江振邦这个年轻人的事迹,第一次被全国人民瞩目。

这种情况下,如果江振邦真选择撂挑子不干,谁能顶上?

即便顶上了,能像江振邦这样一点股权不拿吗?搞不好过个一年半载的,兴科就成私人的了。

加上江振邦现在手底下还有一批小年轻,你不给他扶正了,他心里有怨气,再给市委找点事怎么整?!

三人闲聊了两句,夏朗道:“好啦,我就不说什么官话了,振邦你以后努力工作…现在先跟我走,讲讲合并的情况。”

“好的。”

从组织部出来,江振邦跟着夏朗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汇报起了兴科集团对那两个国营厂的合并情况,以及当下兴科的产能,还有些其他国营厂的改革推进工作。

正事儿谈得差不多了,夏朗开口道:“于部长是弃权票,但他是看人数够了,所以才没举手,他当面不好跟你讲,我转告你一下。”

江振邦呵呵笑:“我不记仇,您帮我谢谢于部长好意…反正您的赞同票,我这辈子都记在心里,感谢领导!感谢!”

哪有故意强调自己不记仇的?

夏朗笑着摆摆手,顿了顿,道:“现在一切工作都要为省长视察让步,有什么工作,你自己推着比较困难,让爱军局长帮你,他肯定会尽全力的。”

朱玉成下台后,兴宁副市长的位置还空着一个呢嘛。

这话倒不是说让江振邦解决不了的去找陈爱军,而是说尽量让陈爱军表现表现。

江振邦心领神会:“明白,陈局一向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在国企改革工作上也做了不少努力。”

从市委大院出来,回兴科集团,一路上,江振邦又连续接了数个电话。

正科的正式任命下达,消息也都传开了,朋友和家人纷纷道喜。

江振邦更是精神抖擞,站在董事长办公室窗前,俯瞰兴科阳光下积雪皑皑的厂区。

他的脑海中,下意识回想起了前世今生的种种。

上一世,他拿到第一份正科级任命的时候,已经二十八岁了,羊草乡的乡长。

做出了什么成绩吗?

修了几条路,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招来两个小企业,给张三李四调节邻里矛盾,劝孕妇打胎,从超生户家牵羊赶猪强制收罚款,每逢秋收又要亲自带队下到村里,征收三提五统公粮……艹,那都是人干的事儿吗?

现在回想起来,江振邦无比痛恨前世的自己,更庆幸自己没有重走老路,做乡镇干部。

这个时代去什么乡镇基层?去做“上面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执行歪了”的刽子手吗?都是狗屎,谁他马爱去谁去!

那么这一世呢?

21岁,参加工作的第五个月晋升正科,羊草乡乡长,变成了兴科集团董事长。

他先用一篇报告撬动了兴宁的政局,挂帅锦红厂,搞出几款超前的产品引爆了市场,掀起一场舆论风暴将“兴科”这个名字响彻祖国大地。

噢,还做了次黑手,大刀阔斧地砍掉四十多个蛀虫,保住了兴宁市的国有资产。让至少六千个职工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对未来的期盼,那篇报告,也让兴宁整体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

两种人生,两种活法,天壤之别。

他改变了一座城,影响了一个行业,未来,还要推动一个时代!

江振邦手掌按在冰凉的玻璃上,感受着外面凛冽的空气。

忽然,来了股风,吹起厂区房顶上的积雪,卷起一阵白色的旋涡,纷纷扬扬,蓝天之下,好似浪花朵朵。

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从胸腔深处勃发,像是积蓄已久的火山,奔涌而出。

江振邦情不自禁,当场吟诗一首:

“廿一执印啸西风,长缨在手缚苍龙。”

“丹心何惧千重浪?敢教山河万里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35/431449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