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疯了吧!刚毕业一篇报告惊动中枢 > 第128章 大领导来了

第128章 大领导来了


这个周末,不止兴科,整个兴宁市甚至海湾市的各部门机关都在加班工作,进入战备状态。

周六上午,清洁工们拿着扫帚和铁锹,将路边最后一点积雪和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市政府大楼和各个局委办的灯,一连两个晚上都亮到了半夜。

无数人被取消了休假,埋头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检查数据,彩排说辞,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

兴科集团内的氛围也很紧张,高志远亲自带着改名为保卫部的人,在厂区巡逻,也去两个子公司视察了一遍卫生。

各厂区门口的标语换了三遍,最后定格在“热烈欢迎省市领导莅临兴科集团指导工作”这行最稳妥的大字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来到了一月十五号,周一。

兴宁市火车站站台,寒风凛冽,卷起地上的残雪,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海湾市和兴宁市两级领导班子,几乎倾巢出动,此刻正顶着寒风,在站台上站成一排,静静等候。

奉阳通往海湾或兴宁的高速路正在建造,要三四年后才能通车,所以省领导若想来这视察,基本只有坐火车一条路,单程四个小时。

迎接队伍的最前方,是海湾市委书记王洪泽,他身后半步,是市长陈平。两人之间隔着一个微妙的距离,谁也不看谁,目光都投向远方空旷的铁路。

再往后,便是兴宁市的市委书记孙国强和市长刘学义,以及兴宁市的其他常委成员。

在这群普遍四五十岁的干部中,一个年轻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江振邦。

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深灰色羊毛大衣,里面是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和深蓝色领带,脚下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

整个人看起来挺拔、利落,与周围略显臃肿的老干部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一个刚刚提拔的正科,按级别根本没资格来这迎接。

不过很多事也不能只看级别,省长来兴宁重点就是来看国企改革工作,江振邦这个主角自然不能不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九点三十分……

“况且况且~”

“呜~”

“来了。”

一阵汽笛声由远及近,看到从奉阳驶来的火车后,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

“这么多人,干嘛的?”

“应该有大领导来视察吧。”

当火车停下后,普通列车上零星下来了几个旅客,而在火车的最后排,加挂了两节专用软座车厢,这里坐着的才是省领导。

这种车厢在就是火车上的公务车,便于管理和安保。

通常由省政府办公厅向奉阳铁路局提出申请,然后铁路便会为省领导团队安排一个专门的列车编组。

迎接队伍找准了位置,就站在火车公务车厢面前,火车站稳后过了一会,才下来一群领导,人数约莫三十余位。

为首的是一个身形高大的五十多岁男人,他穿着一件黑色军大衣,五官平常,气质随和,没什么官气,像是邻家大爷。

但此人正是奉省省长,方清源。

在方清源身后,还跟着省委组织部长王志成、分管工业和国资的副省长罗少康,以及其他省厅的领导……

“省长好!欢迎您来海湾兴宁指导工作!”

王洪泽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握住方省长伸出的手,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洪泽同志,让你久等了。”

方省长点点头,松开手,又和紧随其后的陈平握了握。

“省长,您舟车劳顿。”陈平也热情问候。

简短的寒暄,方省长等各位省领导,在王洪泽和陈平的陪同下,顺着队伍往下走,与兴宁市的干部们一一握手。

“孙书记,辛苦。”

“欢迎省长和各位领导!”

轮到刘学义时,他握完手,并没有立刻让开,而是侧过身,将身后的江振邦让了出来。

“这位是我们国资局的发改科科长,兼兴宁市兴科集团的董事长,江振邦同志。”

刹那间,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江振邦身上。

方清源停下脚步,那双审视的眼睛落在了江振邦的脸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原本严肃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饶有兴致的笑意。

“对他,我是久仰大名了。”

方清源呵呵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亲切:“不错,真人比电视里看着还要精神不少。”

江振邦掏出一直揣在兜里捂热乎的双手与领导相握,同时微微弯腰笑着解释:“之前为了给兴科的产品打广告,海湾市、兴宁市两级市委市政府都请了很多记者搞宣传。”

“记者们为了更有话题性,就着重突出了我个人,对这些名气,我真是受之有愧。”

为了扩大营销效果,江振邦将自己和兴科绑定了,花钱让记者鼓吹自己,报道充满话题性。

有人吹捧他,自然也有人诋毁他,负面舆论也是不小的。

而攻击江振邦的人,背景非常复杂,水深的很。

江振邦在此时说这些,一是为了避免领导多想,报纸的报道真不是他自我鼓吹,二是他也不想站出来,实在是无奈被推出来做了靶子……

“做出了成绩,就是要宣传嘛,宣传也是生产力!怕别人说闲话,那是没本事的人才有的顾虑。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干,敢于展示自己的成果!”

方清源松开手,背到身后,继续道:“宣传搞得好,反过来又能扩大成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看,振邦同志对这里面的门道,摸得很清楚。”

“是是是。”

周围的领导们,无论是海湾市的王洪泽、陈平,还是兴宁市的孙国强、刘学义,脸上都露出了附和的笑容。

省委组织部长王志成也与江振邦握手,并问旁边的孙国强:“振邦同志现在是什么行政级别?”

孙国强答:“兴科的董事长,级别是正科,之前是聘任,上周刚扶正的。”

王志成微微点头,与海湾市的组织部长打招呼去了。

副省长罗少康与江振邦也握了下手,随后问陈平:“现在兴科的归属权,是在海湾市还是兴宁啊?”

陈平立刻答道:“罗省长,兴科还是归兴宁县属,但我们海湾市政府,正在考虑给兴科集团注资提级,实现县市共管,或由海湾市来主导,给予兴科更大倾斜和帮助。”

罗少康唔了一声,没有表态。

简单的交流结束,大大小小的领导们没有在此过多停留,走出站台,坐上准备好的轿车或中巴,由两台警车开路,前往兴宁市政府。

车队最终在办公楼前停稳。

政府大院里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车门开合与脚步声。

众人鱼贯进入早已备好的二楼大会议室。

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上,名牌早已摆放整齐。

方清源省长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海湾市委书记王洪泽和市长陈平分坐他左右手,兴宁市的两位主官在边上。

其他人在台下,江振邦的位子是最末端,几乎靠近门口,旁边坐着几个负责记录的秘书,这个位置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正科级的身份。

会议室里温暖如春,王洪泽率先打开面前的文件夹,开始汇报工作。

“尊敬的方省长,王部长和罗副省长以及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代表海湾市委,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我海湾市过去一年的工作,向省长做简要汇报。”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节奏,典型的官场腔调。

开篇是套路,总结了海湾市在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大段的宏观数据和官样文章听得人昏昏欲睡,但没人走神,一个个都是坐神附体。

江振邦坐在末席,看似在认真听讲,心思却活泛开了。

他一边听,一边将王洪泽的话在脑子里拆解分析。

重头戏很快就来了。

“……按照中枢总院与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我们海湾市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贯彻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尤其是在兴宁市,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王洪泽的语调微微上扬,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自豪。

“我们坚持一盘棋思想,市委统筹规划,成立了由我亲自挂帅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改革方略。兴宁市作为改革的试点,所以取得的瞩目成绩,正是我市整体战略布局成功的一个生动缩影。”

海湾市也成立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了?啥时候的事儿?

还特么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书记你管的也真有点多,陈平乐意吗?

江振邦瞥了一眼坐在前排的孙国强和刘学义,两位领导面色如常,甚至还随着王洪泽的话语微微点头,仿佛深表赞同。

王洪泽的报告还在继续,他特别提到了兴科。

“……对于兴科公司这样的改革标杆,市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我们不仅在政策上倾斜,更是在资金上对兴宁市的国企改革工作予以支持,为诸多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兴宁市以兴科为首的十五家国营厂均焕发了生机……”

半个小时后,王洪泽的报告结束了。

接着是陈平,他扶了扶眼镜,朗声道。

“刚才洪泽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海湾市去年一年的政府工作。”

顿了一下,言外之意非常明显:王洪泽你是真不要脸啊,政府工作用你来总结么?

众位听着面不改色,仿佛没听懂一样,包括省长方清源。

陈平又道:“下面,我从具体执行层面,做一些补充汇报。”

不补充也不行了,王洪泽把他该干的和他不该干的都说了,陈平只能把各项工作展开细讲。

“……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放管服’。就拿兴宁的国企改革来说,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简政放权,把改革的自主权真正下放到县一级,下放到企业本身,市里只做引导,不搞瞎指挥。”

嗯,什么‘营商环境’‘放管服’‘简政放权’这些词,江振邦都耳熟,大概是陈平从他的调研报告中抄的。

细品品,江振邦又发现其中微妙。

王洪泽说他“亲自挂帅”,陈平就说“简政放权”,这不就是在打擂台吗?

继续往下听,果不其然,王洪泽先前说了什么,陈平就拆什么台。

江振邦扫了眼主席台上众位领导,见最中间方清源依旧是那副泰然自若的表情,心中感慨:

都是人才啊,矛盾激化到如此地步,直接把擂台打到迎接省长的座谈会上来了!

难怪你俩先后倒台,你们不倒台谁倒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35/431449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