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蒸汽大明:从黄浦江拆到马六甲 > 第256章 稳步积累

第256章 稳步积累


窗外四人面面相觑,顿显尴尬。

窥探不了别人的隐私,几人只好退回小院的石凳边,围着瞎琢磨。

曾全维眉头拧成了疙瘩,左右手各伸出食指,拉得远远的,比划着:“我怎么都想不明白……”

他看向左手指,“小周——”脑袋猛地转向右手指,“池娘子——”

他咂咂嘴,“他们这……(两指‘啪’地一声贴到一块儿)是怎么到一起去的?这就像油无论如何也融不进水里的道理啊!”

常宁子捋着他那几根稀疏的胡子,连连点头:“然也,然也!

要贫道说,俩闷葫芦是最难成的了!

男儿心,海底针,女儿心,天上云。

猜来猜去,雾里看花。

但凡缺点主动,嘿——

那就真是海角天涯,老死不相往来了。”

耿异抱着臂膀,觉得这问题简单得可笑,瓮声瓮气地道:“那还不简单?指定有一个先憋不住,主动了呗。”

曾全维和常宁子立刻同时扭头看他,异口同声:“那会是谁先主动呢?”

一直没说话的李知涯觉得胃里的点心和早些在龙王哪儿灌下去的茶水有点堵得慌。

他揉了揉眉心,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一切,淡淡表示:“自然是送信的人呗。”

另外三人脸上齐刷刷露出“绝无可能”的神色。

池渌瑶那羞怯的模样,怎么看都不象是那种敢先开口的人。

李知涯见他们不信,嘴角微挑,准备拿出铁证:“信里写的可真切了,尤其是那一句‘愿你我’——”

话刚说个开头,工作间的木门“訇”一声被拉开了。

周易站在门口,额上还沾着点金属碎屑。

他好像根本没注意到院里的气氛,直接冲李知涯说:“堂主,我把老式的铳机转轮改了一下,你要不要看一下?”

李知涯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噎了回去,差点咬到舌头。

他尴尬地搔了搔后脖颈,清了下嗓子:“嗯哼……那……行吧,我就来瞧瞧。”

说着下意识就想把手里还抻开着的千里镜背到身后。

周易的视线却已经下移,落在那千里镜上,语气平常地问:“那个……千里镜你暂时不用吧?”

“喔喔……”李知涯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手忙脚乱地将千里镜收缩合拢,脸上有点烧。

“不用,不用。”

他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进客厅,把千里镜端正地放回博古架原位,活像干了啥亏心事。

耿异在他背后,捏着嗓子,极小声音地学舌:“喔喔……打鸣呢?”

曾全维和常宁子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李知涯假装没听见,快步钻进了周易的工作间。

工作间里弥漫着金属、油脂和炭火的味道。

桌上、架上堆满了各种工具和半成品零件。

周易拿起一个泛着金色光泽的金属件,递了过来。

其实转轮这东西,古已有之。

但一直以来受限于技术水平,包括且不限于结构过于复杂因而导致的耐用性差、维修困难,及纯手动挡等缺点,一直都是装饰大于实际。

除非是一次性的多发火器,实战火铳基本不会装这玩意。

但李知涯手里这件,却怪简约、质感颇佳。

通体由青铜铸造,经过极精密的抛光打磨,一点毛边没有,金光灼灼——

没生锈的青铜就是这种沉稳贵气的金色。

组件由几个核心部分构成,有三个精心铣出的弹巢。

可以严丝合缝地嵌套在另一件同样改良过的铳机和铳管之间,用一个巧妙的卡榫结构就能牢牢固定住,仅需一个原有的铳机打火。

“试过了?”李知涯用手指拨动转轮,听着那极细微又清晰的“咔哒”声。

“试过空转,还没试火。”周易老实回答,“用的时候还是得手动,打一发、用手转一下转轮、再打下一发。”

他顿了顿,指出了关键缺陷,“而且弹巢与铳管接驳处,无论如何打磨,总会存有一丝缝隙。

射击时,危险的火药气体会从这缝隙喷出,有灼伤持铳者手臂之险。

此外,装弹、清理之繁琐,与老式火铳无异。”

实用性确实并未超越现有的自生火铳,甚至多了风险。

但李知涯知道,技术发展就是这样。

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甚至走弯路积累出来的。

他手里这沉甸甸、光溜溜的金属疙瘩,代表的是未来。

所以他掂量了几下,仍给予鼓励:“不错,思路是对的。东西做得也精细。”

尔后半是有意、半似无意地又说了句,“要是可以不用拿手去拨那转轮,击发后它能自己转过去就好了。省事,也快。”

周易听了,眼神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几分,表示:“我也在琢磨这个,但一事还想不出太好的主意。”

李知涯将组件递还给他,语气肯定:“那就尽管去想。需要买什么精铁、熟铜、工具,或是要请哪个老师傅帮忙,就跟我说。”

他拍了拍周易的肩膀,“多少钱我都支持!”

周易接回那凝聚了心血的作品,听到这斩钉截铁的支持,脸上终于露出一个开心而竭力克制的笑容,重重点了点头:“嗯!”

之后的日子,倒是平淡无波。

仿佛那日与“龙王”充满机锋的会面后,双方都默契地划下了一道暂时的休止符。

经龙王介绍的中间人定期前来,手法老练地出手净石,换回成箱的银币和金条。

李知涯这边也按照此前说好的“规矩”,不时从中取出一部分,以各种名目“回馈”当地,或是修葺码头,或是给某位官员的寿辰送上厚礼。

银子淌出去,换来片刻的安宁。

吴振湘则和他上次来岷埠时一样,沉默而高效。

他带着王家寅,每月定时下乡。

打着行善积德、施粥赠药的幌子,实则在那些以西巴尼亚人鞭长莫及的村落与山林之间,一点点编织着关系网,标记着路径,为好将他们这群狡兔的“三窟”实实在在地构建起来。

李知涯自己则把重点放在了增强火力上。

只要有别国的商船或走私船靠岸,他必定遣人上去,用真金白银购买各式铳炮、火药。

鸟铳、迅雷铳、乃至各种火炮……货色杂乱,但重在数量。

这些东西都被小心翼翼地存放在康乃馨号上,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底气。

说到这艘曾或直接或间接参与过多次武装冲突的船,为了避免一切可能的麻烦,李知涯决定给它来了个彻底的改头换面。

首先是那船首雕塑——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19/431532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