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蒸汽大明:从黄浦江拆到马六甲 > 第306章 可控阴谋

第306章 可控阴谋


钟露慈一双大眼睛里写满了不信。

她微微摇头:“李叔,你别是故意说这话来宽慰我的。

自打有五行疫以来,不管是我,还是我师父倪先生,都从未见过有一例能自愈的。

此疫凶险,五年必死,乃是常识。”

李知涯神情轻松自若,甚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淡淡笑意:“不管你信不信,事实便是如此。我身上的毒疹已然尽退,咳血凝晶之症也再未发作。”

“这……这怎么可能?”钟露慈仍是难以置信,“你就每天什么事都不做,它就自己好了?”她无法理解这种违背她医学认知的现象。

李知涯心里苦笑,心说我那一个多月在圣地亚哥堡里坐着牢,你倒是得给我机会做其他事啊。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解释道:“当然不是。我用了别的法子——墙上的霉斑。”

“霉斑?”钟露慈的眉头蹙得更紧,这答案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不错,就是墙上的霉斑。”

李知涯比划了一下:“那时情况糟糕,我也是死马当活马医。

我把那些青黑色的霉斑刮下来,贴在发作最厉害的红疹伤口上。

之后几日几乎不吃不喝,昏沉煎熬。

最后出了一身畅快淋漓的臭汗。

醒来就发现,身上的红疹竟真的全数消退了!”

钟露慈听得怔住,眼中闪过惊异、困惑,随即陷入深思。

她作为医者,本能地意识到这看似荒谬的方法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未被认知的医理。

“霉斑……竟有如此奇效?”

她喃喃自语,显然开始认真思考这种可能性。

李知涯知道点到即止即可。

剩下的研究和验证,交给这位专业的医者远比他自己琢磨要强。

他接着道:“总之,我目前是真用不着这些药品了。眼下全岛戒严,药材难得,价比黄金,你还是先紧着那些更需要救治的人吧。”

看到李知涯言之凿凿,神色坦然。

加之所述方法虽奇却也有那么一丝“以毒攻毒”的医理影子。

钟露慈总算慢慢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难以置信的事实。

她点了点头:“若真如此,那真是……天大的幸事。”

她虽应下,却并未立刻转身离开,似乎还有话说。

李知涯也有心多留她一会儿,便静静等着。

钟露慈犹豫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最后还是抬起头,语气变得凝重:“李堂主,还有一事……

我近来听闻,如今在朝廷的宣扬里,你们寻经者……

已成了扩散五行疫、破坏抗疫大计、祸乱天下苍生的十恶不赦之乱党、祸首!”

李知涯眼神一凝:“哦?朝廷这是要树立典型了?”

“尤其是蓬莱铸造局那边发生的事——”

钟露慈压低声音:“听说是什么……

巨大的破坏阴谋,被朝廷挫败了。

现在外面都传,是寻经者为了牟利或报复,故意在业石原料里做了手脚,才导致疫病扩散,工坊出事……

北镇抚司的宗副千户和蓬莱伯爷,被说成是洞察阴谋、挽救危局的英雄。”

她所知有限,只能说出这些流传最广的说法,但已足够勾勒出轮廓。

李知涯听罢,先是愕然,随即冷笑,越琢磨越觉得这手笔真是又狠又妙。

果然,耍弄阴谋、操控人心,还是你朝廷狠啊!

这是跟我玩起“祸水东引”、“栽赃嫁祸”的经典戏码了?

一手自导自演、可控代价的“火药阴谋”。

瞬间就将朝廷从隐瞒疫病、炼制净石的罪魁祸首,**成了挫败阴谋、保护黎民的正义一方。

而将所有脏水和民怨尽数引到了寻经者头上。

太医院那几张不知有用没用的药方,此刻也成了彰显“皇恩浩荡”、安抚民心的绝佳道具。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维稳效果极佳,充分彰显了泰衡皇帝及其阁臣们老练而冷酷的统驭之术。

钟露慈见他神色变幻,担忧地提醒道:“正因为朝廷的这些举动。

岷埠这边许多不明就里的华人同胞,现在对寻经者也是……

议论纷纷,颇多厌恶嫌隙。

你以后出入行事,定要多加小心。”

李知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多谢钟娘子提醒,此事至关紧要,我记下了。”

他注意到自己手里还捏着曾全维带来的那张《岷埠商报》。

目光扫过上面关于“维纳斯”的夸张报道,再结合钟露慈带来的消息,一个念头骤然清晰——

舆论阵地,自己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而且会把你涂抹得面目全非!

送走了心事重重的钟露慈。

李知涯立刻折返回来,将手中的报纸“啪”地拍在桌上。

对等着听候吩咐的常宁子和曾全维道:“二位,我们得换个活法了。不能光挨打,不还手。”

常宁子疑惑:“堂主的意思是?”

李知涯指着那报纸:“朝廷能在蓬莱颠倒黑白,我们为何不能在岷埠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报纸,就是个好东西。我有个计划——

我们去把这《岷埠商报》买下来!”

……

两天后,李知涯带着常宁子、曾全维,以及几名精干的亲随,来到了位于岷埠华人区边缘的《岷埠商报》报社。

报社设在一栋不起眼的二层木楼里,陈设简约,透着吕宋殖民地常见的实用风格,混合着墨汁和纸张的气味。

里面可见几个穿着单衣、文人模样的笔杆子正在伏案疾书。

后院隐约传来老旧手摇印刷机有节奏的哐当声。

这熟悉的声音和气味,让曾在印刷作坊做过工的李知涯,眼神微微恍惚了一瞬。

报社的社长是一位年约五旬、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长衫的老者,姓文,身上还带着点腐儒式的清高与风骨。

双方落座,寒暄过后,李知涯直接道明来意,提出了第一种方案:一次性买断报社全部产权。

文社长听罢,毫不犹豫地摇头。

他语气温和但坚决:“李堂主,恕老朽难以从命。此报虽小,亦是老朽一番心血,更是此地华人商户互通声气之一隅,非可售之货也。”

李知涯早有预料,提出第二种方案:寻经者入股五成一,获取对报社内容的决定权,原有人员待遇不变。

文社长再次摇头,脸上甚至带上了几分愠色:“此举与强占何异?老朽虽不才,亦知文字须有风骨,岂能沦为他人喉舌?万万不可。”

谈判一时陷入僵局。常宁子在一旁有些按捺不住,李知涯用眼神制止了他。

李知涯沉吟片刻,抛出了深思熟虑后的第三种方案——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19/431265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