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武器支援
李知涯一怔,随即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有点好笑。
他摊了摊手,指了指自己:“我?权力的奴隶?
阿兰先生,你先看看我现在这光景,像是有丁点权力的人吗?
不过是挣扎求存罢了。”
说着,他便想再次伸手去掀开油布。
可阿兰的手按在油布上,纹丝不动,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他将问题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我是问——
你能不能保证,有朝一日,你若拥有了超过平常人的权力时,仍然不会去做权力的奴隶?”
李知涯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了。
他看着阿兰那双深邃的、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心里念头飞转。
为什么阿兰会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听他这语气,倒好像笃定我李知涯将来必定能手握重权似的?
可我自己……
连明天能否活着都未必有把握。
从逃离大明到在这岷埠立足,哪一步不是走在刀尖上,哪一局不是赌上性命?
成功?
他几乎没敢深想过那个遥远的可能性。
若真有那么一天……
我会变成什么样?
是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一样,视百姓如草芥?
还是……
他心底深处,难道就没有一丝对过往欺压的怨恨,没有一丝“彼可取而代之”的黑暗冲动?
他想起无权无势时遭受的屈辱,想起狱中的酷刑。
他不敢保证,若真的大权在握,自己不会想讨回点什么。
“我不吃牛肉”那种肆无忌惮的念头,像幽暗的水底潜流,偶尔也会掠过心头。
阿兰的问题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不仅让李知涯沉默,也让仓库内原本因得到军火而兴奋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耿异、常宁子、老宋,还有几位香主,都屏住了呼吸。
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知涯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问题太尖锐,太直指核心,以至于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掂量,若是自己,该如何作答。
气氛顿时变得滞涩而沉重,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
这沉默持续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
李知涯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阿兰。
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我……只能尽量……不敢夸口绝对如何。”
阿兰眨了眨眼,紧绷的肩膀似乎微不可察地松弛了一下,他轻吁一口气,移开了始终按着油布的大手。
李知涯心说:看来,这个看似模棱两可的回答,反而能让阿兰满意。
果然,阿兰脸上露出了笑容,语气也变得轻松了许多:“你很诚恳。李,这些武器,我免费送给你用了。”
“什么?”李知涯愣住了。
他身后的众人更是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
老宋头更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下意识地就去摸怀里那本厚厚的账册,仿佛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可是一大批价值不菲的军火啊!
阿兰对他们的反应似乎早有预料,笑道:“怎么,很不敢相信是吗?”
李知涯微微摇头,坦诚道:“我不明白……阿兰先生,刚刚如果我回答的是其他答案,会怎么样?”
阿兰双目炯炯,直言不讳:“如果你斩钉截铁地回答‘能’,或者‘不能’,我都不会把武器交给你。”
李知涯挑眉,嘴角轻扬,露出探究的神色:“哦?为什么?”
“因为,”阿兰语气笃定,“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抵御权力的诱惑。
说自己‘能’的,要么是自欺欺人的蠢货,要么是现在还要点脸面的伪君子。
日后必会言行不一,自打嘴巴。
而直接说‘不能’的,则是连脸面都不要的纯然无耻之徒,其行可憎。”
李知涯仍然有些不解:“可是,同样的问题,你不管问谁,但凡有点头脑的,大概都会像我那样回答吧?这似乎并不能真正分辨什么。”
阿兰笃定地摇头:“不不不。
李堂主,你高估了大多数人的勇气。
这世上,大部分都是虚伪的懦夫。
因为敢于承认自己内心可能存在的懦弱和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勇敢开端。”
李知涯咀嚼着这番话,觉得其中颇有些耐人寻味的道理,不禁对这位神秘的西洋商人刮目相看,正想再深入交流几句。
不过阿兰的话语适时提醒了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
他拍了拍手,对带来的力夫示意留下箱子,然后对李知涯说:“好了。东西我给到了。就不耽误你们办事了。”
李知涯收敛心神,客气道:“不喝口茶再走?”
阿兰已迈步走向仓库门口,背对着众人随意地摇摇手,不再多言,带着希沙姆和力夫很快消失在门外的夜色中。
人一走,仓库内的气氛才重新活跃起来。
老宋不用再吩咐,立刻带着几个识数的伙计上前清点。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响了一阵后。
老宋捧着账本向李知涯汇报:“堂主,点清了!
算上咱们之前有的,再去掉之前支援土著、分给其他堂口的一部分,现有长铳二百二十一支,短铳一百五十支,石雷三十枚。
弹药筒拢共七千四百四十个。
至于浪里马号上的那八十门火炮,按计划要借给寅、午、戌三堂攻打军港用,暂不计入咱们堂口的账上。”
李知涯一手托着肘,一手抵在嘴唇,沉吟道:“家伙是够了,人员呢?”
老宋又翻开花名册,答道:“目前咱们申字堂登记在册的徒众,共有二百八十二人。
去掉明确的老弱和专职负责后勤辎重的,能提刀动枪的,满打满算二百一十人。”
李知涯敏锐地注意到,老宋在说到“后勤”二字时,脸颊微不可察地红了一下,眼神也有些闪烁。
他立刻明白,这老账房是把自己也算在“后勤人员”里了,压根没打算亲临战阵。
李知涯心中暗叹:不想冒生命危险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只怕那二百一十个名义上能打仗的人里,抱着类似想法、琢磨着怎么保命的,也只多不少。
一个人一个心眼,十个人就一百个心眼。
如何把一大帮心思各异的人拧成一股绳,让他们甘心卖命?
这向来是让所有领头者最头疼的事。
眼下时间紧迫,李知涯也没有太多精细的手段可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他直接问老宋:“咱们现在账面上还有多少钱?”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19/430189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