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雨中的运动会
不知过了多久,早读的铃声响起,仿佛惊醒了沉睡多年的梦,有些恍惚,有些无措,随着人群挤出门去。通常在这个点上,我倒表现得很是沉稳,没有积极地越过人海前冲,也没有拖拖拉拉地做这人群的尾巴。
不过今天有些例外,还没等我起身,宿舍的几个就叫我去吃早餐。这感情好啊,我这人也不是太孤僻吧,再说是人都喜欢群聚生活,我当然乐得有人陪着我了,当下起身提了脚步便匆匆跟了上去。
一路上大家打打闹闹,没有顾忌的喧闹,后来突然想起,那竟然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当然青春只限于回忆,很少有人会在那么繁杂的黄金高中生活节奏中,会来感叹这青春美好的,要是有那么些愿意有机会就重回这样的高中生活的,那不是就是完全他妈的瞎扯淡。
学校的毕至堂,是一中唯一的一个食堂,两层楼,窗口也算是蛮多,种类倒还可以。毕至堂下好像有写是王羲之什么的,不知道书圣他老人家有没有写过这三个字,不过他老人家可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飘荡了无数个岁月,具体的自然不可追究了。
早餐倒是简单,无非是包子稀饭,要么菜夹馍,当然还有一中最为经典的豆腐脑。宿舍几个人,也就随便吃了点,返回了教室。
今天是运动会的最后一天,回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提凳子。没办法,每天运动会比赛结束,必须要做的就是搬凳子,不然等到自个的凳子不翼而飞,那就上课你只能半蹲或者坐地上了。
跟随众人提着凳子走向后操场,只不过步子有些慵懒,提不起兴趣。两天的紧张比赛,正式参赛运动员,负责后勤保障,负责拉拉队助威加油,每个人都有些分身乏术,这第三天的运动会的开始,每个人倒有些无精打采起来。
将凳子放在我们班里的集合处,我便匆匆赶往主席台。这两天下来,很多事情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没有人督促,甚至大脑没开始思考,自己的脚就已经向着自己的工作之地行进了。
主席台上,广播站的人已经严阵以待,面前的桌案上一切准备就绪。我跟孔建军顺着东边的台阶来到了自己最为东边的位置,乍一坐下,冰冷的凳面夹杂着秋季早晨弥漫的水汽,屁股有阵难以名状的冷意席卷向上,立马就有从凳子跳将起来的冲动。
到底也不是多么矫情的人,稍作犹豫,便轻轻贴坐在凳子上,企图以自己的体温温暖这冷冰冰的铁家伙。免不了一阵哆嗦,任这秋意的凉席卷了个彻底,再肆意地抖擞精神释放出来。
最后一天的运动会比赛,也是伴着这么薄薄的凉意,和着全场不是太热烈的心情,总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进行开了。刚一开始,每个座位上的人,也是徐徐而起,向着整个运动会场广散而去。
对于我而言,一开始的生活显得无比蛋疼,眼前这些比赛场景渐渐让我的眼睛产生了倦怠,没有半分兴趣。
唯一让我精神清醒的,恐怕就是这一大早就从脚底板直窜上来的冷气了,幸好穿着外套,不然这样的天气,早就冻成狗了。也挺稀奇的,这段时间都是大晴天,今天突然的阴沉沉天气令人极其不习惯,让我更是不由得多了些烦闷之感。
孔建军坐在我旁边,一大早的倒是消停的很,老老实实地整理稿件,随口跟两旁的人打打秋风,比我倒是自在不好。他的这种轻松写意,与我坐在凳子上的如坐针毡,完完全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我觉得他之所以老实待在这的原因,有一点是因为老刘在这,他不好意思走。不过这些他不会表现的太明显,在他与老刘在一旁津津乐道的状态,让你有着他很乐意这份任务的迷蒙错觉。
天打一早上起来,就灰蒙蒙的,没有半点清亮的地方,像是被抹布遮掩住的镜子,让人感觉不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状态。加之这灰黄的地面,暗色调的树木,贫瘠的土壤,时不时随风卷起的尘埃,我知道,这是属于西北特有的深秋,不一样的故乡记忆。
老实说,这样的天气,我不喜欢。
我宁愿这是个大晴天,让我拼劲全力奔跑在风里,让我的身心沐浴在温煦的阳光里,像是躺在襁褓中,周身是无拘无束甜蜜温馨的依靠。
我也宁愿这是个雨天,或是微风细雨,漫步在这异样的风景里,穿着略些单薄的衣服,任微凉的秋风扫过脖颈,与这秋风,像是情侣,来场亲密旅行。
或是淋漓的雨,像是在儿时,卷起裤管,穿上雨靴,撑起小花伞,奔跑在雨中,踩在水滩,溅起一阵阵水花。若是有可能,我希望也是在这样的雨里,我和我心中的那个她,各自撑着雨伞,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在不急不缓的雨里对视,相视一笑,却没有言语。
而此刻,我却坐在这么落寞的天气里,压抑的气息顺着心底不断蔓延,侵蚀我的心绪。翻看着手里这一沓稿件,字迹隽永,文字里透着属于读书人的才气,工整的字体,只是依旧提不起我的丝毫兴趣。
咦,似乎有什么滴落在我的额头,我用手擦拭了一下,没有什么,不由疑惑,难道是自己的错觉,可是却这么真实。还是说,这是过路的鸟儿留给我的馈赠,一想到这个可能性,我感觉正有一只乌鸦在我脑袋顶上呱呱飞过。
直到桌面上的纸发出很小的嗒嗒声,我才恍然回过神来一看,一张纸被几滴雨水打湿了。
“不是吧,这运动会的最后一天,竟然下雨了。”看着这丝毫不客气地滴落的雨,再看着这蒙蒙的天气,我不由地发着牢骚。
这会的雨下的并不大,只是那么偶尔地落在桌面上,让人不得怀疑它的存在。正在这时,有一同学跑到主席台这边,说是检录处有老师找他,他便起身离开了。
老刘一走,这边负责记录的剩下的就只有我跟孔建军了。他也是可能觉得这有点闷得发慌,坐到我旁边,自顾自地开口道:“钢板,你说这最后一天运动会了,却下雨了,今天的比赛是不是要泡汤了。”
“这个谁知道呢,就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孔建军跟陌落辰一个宿舍,又加上我们初中就认识,所以这绰号叫的顺口的很。当然这些我并不在意,若是话说回来,初一那一年的时间里,在那所学校,在我封闭的生活中,他竟然算是我难得的一位朋友。
“唉,把这些稿子遮一下吧,别被雨打湿了。”
我随口应着,拿起桌面上的厚本子,将这些被淘汰下来却不知如何处理的稿子压下来,算是尽了本职。暗自恍惚间,在那操场的人群中,蓦然瞧见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口中不自觉说道:“孔建军,能跟我说说,当时初一我转学之后,咱们四班都发生了什么吗?”
我记得的,当时遇见她的那个学校,我读初一四班。
诚然,我这话问得别有用心,听着是怀念当时的初中生活,说到底,我还是想从别人的口中知晓,之后的两年,她过得如何。
两年多的时间,我不知道当时那个让我有些微渺的地方,到底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关于当时要转学的原因,与这个班级似乎没有关系,虽说与我相交的朋友不是很多,到底还是有那么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而且,当时我们的那个班主任对我算是不错了。
在我读初一的时候,老姐就辍学了,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索性就把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责怪是自己剥夺了老姐继续深造的机会。家里经济拮据,我想,当时让我留下学习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自己受过伤,他们想给我一个补偿的机会,在以后可以找一个不费体力的工作。
并不是说我比老姐学习好,相反的,她很优秀,我在她的成绩面前实在有些自惭形秽。我时常在想,如果当时我选择退出,她的结果会比现在好很多吧,只是我知道不可能。
那时的老姐,在求学的道路上已经萌生了退意,她已经厌倦了那里的生活,根本不愿意回到那里。还有,家里根本不会同意我的要求,再怎么说,农村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重点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没有老姐那样的勇气,不会像她那样叛逆,我只会选择接受别人的安排,接受已定的命运。
从始至终,我都知道,我欠她的,可是我最后却没有好好珍惜,想必很多人对于现在的我,都是极其失望的吧!
她是在我初一第四周结束的时候去了外地打工,当时星期六回到家,得知这个消息,只觉得心里有点堵,有些慨然。我知道,很多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我时常一个人在那所她呆了两年的地方,想当时的她,是如何的用功努力。想她现在在那个我们都不知道的,极其的地方,是多么的忙碌疲惫。
而在这样的时段里,我遇见了她,田小萱。当时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爱,只是觉得那样的女孩,像是活在童话,像是随时随地都携带着让人引人注目的夺目光芒。
只是最后的最后,我还是选择离开了。我给家里的理由是学校外校的人进来打我,这样的理由听来有些怯弱,而他们自然深信不疑,尤其在得知姑姑家的表哥表姐在那所中学上学,稍微打听联系之后,就带我开始转学事宜。
这趟转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那所学校怕我是那种惹是生非的主,而且学习奇差那种,通过当时期末考试想要检验下我的水平。当然,我在原来的学校,学习勉强过得去,所以最后一切还算是顺利。
至于当初的初一四班最后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些并不是什么秘密,何况曾经也是一个班级算是玩的好的同学,他说的很是爽快。而在他很是不经意的诉说中,我大概了解了他们经历的点滴。
我当时转学是在临近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所以在我转走之后,初一四班自然变成了初二四班。其实最开始上初一的时候,就得知高我们一届,并且是四班的学长中,有几个算是混混一类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极有可能留级,我很能想象得到承接这几位学长的初二四班会面临怎样的境地。
果不其然,初二开始后,原来的班主任便管不住这闹得不可开交的班级,没办法,只得辞去班主任一职。只是后来几经周折,换了好几位班主任,但都不能胜任此职,最后学校不得已派出学校的领导管这些学生,这才有所缓和。
可能是面临中考,加上班级的学习氛围不佳,学习好的几个女生想要换班,桌子都换到那个班级,结果那个班级的班主任不同意。最后等她们想要回来的时候,自然受到了本班学生的刁难,不让进教室,不得已情况之下,还是学校领导出面才解决了此事。
孔建军说的很是随意,我却一阵慨然,若是我当初没有转学,面临的又是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愿知道,毕竟这只是假设性的如果,跟我没多大关系。
说了那么多,他并没提到我所关注的那个人,就是只言片语也不曾提及。他并不知道我喜欢田小萱的事,我也不想弄得人尽皆知,自然不会去旁敲侧击的询问答案。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5/111111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