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最后的青春年华 > 第42章瑶池山庄

第42章瑶池山庄


“来来,这边拍个照。”还没等走到近前,朱星星,接下来就叫他老朱好了,蹭蹭两三下,就跑到了上面,回过头来对我们说道。

既然来玩,大家也没客气,剩余的人也是轮流着跑上去拍照纪念。最后,八戒跟老朱分别站在正门的前面,在那双腿撇开,头微扬,两胳膊伸起,作双手托天的状态。

只不过照下来,两人发现,照出来的效果着实有些别扭。我也看了一下,确实不怎么样,便对他们道:“八戒,给我也来一个,让你们看看我是怎么摆pose的!”

不等他们说什么,我就站到中间,正好八戒调好手机对过来,我便很是自然地双手向上一撑,一切刚刚好。等照完一看,姿势不别扭,外加那种十分开心的笑,卧槽,我是照相界的天才!

之后秦倩妮也现在那照,老朱这厮就是有些调皮,拿着一件校服在前面一挡,刚好露出半个身。最后照的时候,老朱做向前走的样子,然后很是风骚地一回头,再摆个pose,刚好被八戒抓拍了个正着。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紧接着八戒将手机给了我,和其他几个人溜到门口。要么依着门口的柱子卖萌,要么直接顺着柱子,踩在石狮子旁的石台上耍猴,还一个劲嚷着让我赶紧拍。

好吧,猴儿们,我很是戏谑地按下了手机照相里的确定键,刚好将这几个家伙如此耍猴的状态定格在这一瞬间。

进到瑶池山庄,北面的那条路上去,是一个瑶池度假山庄,那气势,敢情是有钱人去的地方,这也足以让我们这些毛头小子望而却步了。而正前面的景,倒也足够让我们观赏个够了。

几棵松柏,青翠欲滴,像个威猛的武士,腰板挺得笔直,那上面的树冠,阐述着生命的意义。松柏,四季常青,不畏严寒,不惧酷暑,一年四季,一年一年,总是那么任性的绿着,绿的单调,绿的倔强,所有才会有无数的文人骚客,将它写在赋中,写在诗篇中,写在词章中,直至写在自己的梦想中。

松柏的西面,最显眼的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成月牙状,我们也叫它“月牙池”。在“月牙池”的东南角,是个圆圆的池子,因傍着“月牙池”的缘故,我们叫它“太阳池”。

说真的,这两个池子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月牙池”的面积差不多是“太阳池”的二倍左右,有些别扭,但别扭也没用,纯粹是心里添堵。这时候的两个池子,“月牙池‘里面的水干的仅盖住了池子的底部,而”太阳池“完全干涸,没有一点美感。

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六年级,当时刚下过雪,两个池子里面是人工通入的绿汪汪的池水。站在池边往里面看,会不是有青色,红色的草鱼从水里钻出钻进,活跃自在,让人看着也很是赏心悦目。

唉,姑且不提了,现在虽然违和了点,勉强凑合看吧!

在池子的北面,是一面弧形的墙面,墙面很高,起码两个正常成年人的高度之多,墙面也很长,绕着那边走,若是再花时间去看一眼墙上的雕刻,会走很远的时间。

墙壁之上雕刻的,多是神话传说,也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轩辕氏驾车出游,八仙过海,嫘祖养蚕,刑天舞动干戚神斧,瑶池王母盛宴。

当然,还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种类之全,让人眼花缭乱。你再想想,若是你真这么仔细地挨个看过去,那得费多大的功夫?

其实也挺佩服当时设计这些的人,能别出心裁地将这些都整罗在一起,对于我这类爱好神话故事的人来说,绝对是完美的视觉体验。

当然其他的人没这兴趣,他们不喜欢看那光秃秃的,粉白的墙壁。那上面的雕刻,则显得枯燥乏味,完全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至于我,看过一次的东西,也不怎么想再看一遍。

再顺着眼前的路往前直走,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巨大的假山,黄褐色的,远远看去,像是一只庞大的金毛狮子狗。假山下面是分级而造的水槽,这个时候,里面还有点水,而水槽的两旁是两处供人行走的台阶。

假山的最上面,是一个小型的亭子,高半米左右,亭子的构造成竹子搭建的样子,但我们都知道是假的。亭子成碧青色,远远看去,只有丁点大小,在巨大的假山衬托下,更加显得小巧玲珑。

我们几个一瞧,都觉得很有意思,秦倩妮一个女生到还没什么,我们几个男生顺着假山的石头,蹭蹭窜上去,打算好好地秀一把。我先爬上去,坐在亭子下方的石缝处,正好有个落脚的,也安全点,说实话,我可能有点恐高,所以不敢肆无忌惮。

很是风骚地摆个pose,那就是右肘搭在石头上,眼神看向远方。目光深沉,幽怨,我知道这着实有些装逼,没想到后来拍出来看效果,很不错呢!

紧接着是老朱,他最开始是站在底下的平台处,后来直接爬上了顶部,然后坐在了那个小亭子上。好吧,我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比我更能装逼。

最后地雷站在南面的很高的石头上拍的,一个个丝毫不愿落后于人。

假山旁的台阶上,继续往前走,上面一大片的植被。有成片的三叶草,有高耸的大树,不知名目,只记得应该有银杏树,这完全是个树林,隔几步路远的地方,就能看见一个石桌,当然还有四个石凳。

如果你凑到近前去看,会看到石桌面上雕刻的象棋棋盘,若不是冷气逼人,在这小酌着热酒,来场博弈,倒也快哉!

这里景致倒也宁静悠远,高耸的青树,绿莹莹的低矮的灌木,偶尔一阵清风穿过树梢,拂过面颊,满是自然的风情。每个清晨,拿一本喜欢的书,坐在那石凳上,或许有那么一两只调皮的鸟儿在枝头歌唱,静静地沉浸在书的世界中。

或者在每天的黄昏,伴着那一跳一跳落下山头的太阳,沐浴在美妙的金黄光芒下。跟着父母,跟着朋友,亦或是爱人,漫步在这林间小道,或有叶子吹下来,落在对方的肩上,你轻轻地拿点,相视的眼神中,传递着连神也不能明白的爱意。

一路向前,我知道,在我们今天如此雀跃的玩心下,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们。索性走了,不作留恋,洒脱一点,留着这片地方它的宁静。

今天来这里的人不是很多,或者在平时的每个日子,来这里的人也不会很多。最上面的地方,有个亭子,顶部尖角,四面的瓦砾成弧度铺就,在面面之间的直线顶端,又是一个翘起来的角,这是复古的建筑,倒也别致精巧。

亭子内部的顶上,是五彩斑斓的图案,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交织,还有黑色点缀,不成规则,就像是道士的符,看不懂,却很有新意。在下面是个水池,围着水池是四面的围栏,水池的一侧璧面,是一个石雕龙头,还细小的水流从龙头的口中流出。

顺着拳头大小的石头铺就的路面,周围不时会出现百年老树,名字是听都未曾听过,毕竟咱不是钻研植物学的,倒也能够理解。过了一道弯,一片更加宽阔的天地出现在眼前,而在拐弯的地方,是一棵老大的梧桐树。

树梢上的叶子还大体上绿着,不过随着深秋的来临,叶子的边缘逐渐变黄,并且还有向叶柄蔓延的趋势。可能因为这里是道教圣地的缘故,也可能是这景色足够怡人,这里好多处的大树都惨遭人们的“毒手”。

说是迷信吧,我倒愿认为这是对生活的美好期许。经常会有人在山顶道观前买了红色的平安带,然后走到这里,一头缠上小的石头,朝树上面一扔,等挂在上面,虔诚地闭眼许愿。

久而久之,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各自争相效仿,树梢的,树干的,树枝的红色平安带越来越多。微风轻轻的拂过,远远看去,倒是不错的风景。

这时却有一对夫妻现在梧桐树下,有一只羽毛球落在伸出来的树梢头,男的伸出羽毛球拍轻轻敲打落有羽毛球的树梢,女的站在身旁。那个画面,唯美静谧,像是传递着爱情,让我们不忍惊扰。

很庆幸的是,这一幕被八戒抓拍了个正着。我们纷纷拿过手机,啧啧称赞,既为八戒的抓拍及时鼓掌,也为那美的如画的一幕默自心生感慨。

羽毛球取下来后,那两个人便走了,留下我们六个游玩的人。

“这边风景不错,我们来张合影吧?”看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秦倩妮随口说道。

美女开口,自然大家很是赞同,立马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其实最主要的是这里的风景确实深入人心,令每人都很满意,不然如果是站在猪圈门口,怎么说都是不行的。

几人随手折了几片挂在树梢上即将枯黄的叶子,随意搭配站在一起,按下快门,定格,每个人脸上都是很很闲适愉快的表情。等到六个人都照了相片,也不急着走,反正是来玩的,我目光瞥向其他地方,看着那零落掉在地上的叶子,拾起来放在手中,叶上的脉络清晰可见,所说着自然的奥秘。

转身的时候,看见他们四个人在那两只手拿了叶子,转着圈,扭着秧歌的姿势,而八戒正在拍照。擦,我不禁一阵扶额叹息,这几个还能不能有点节操,索性不理会,要是被人看见,就装作不认识这帮厮好了。

这样的场景,之后每每想起,也真的是醉了。

等这几个玩够了,我们再次出发前进。顺着一处台阶我们一直往上,经过一个房子的时候,看来往的人拎了转头往上走,我们一阵好奇,便问一旁的工作人员。

“你好,这往上拿转头是干什么?”

“是这样的,上面要盖土地公庙,运送不便。几个小朋友,你们也来表表心意吧!”

我们没说什么,而是各自拎了砖头往上走,这又没什么,也算是攒点功德吧!却瞧见老朱左右手各拎了一个,走到我跟前,我不禁惊奇道:“靠,老朱,要不要这么卖力啊敢不敢再多拎两个上去?”

“切,适度就好,过犹之而不及。”说完也不理我,蹭蹭一个人跑到了上面,足见体力有多旺盛了。

到了上面,果然是建了一半的土地庙。我们将砖头放在一旁的砖头堆里,凑到窗户往里面看,结果很是失望,里面什么都没有。

短暂的小失望后,我们顺着山道往上爬,过了好一会儿,才爬上了一条路。我们沿着路往上走,在路的一旁凹进去的地方,用石头铺成的池子,直径不过半米多,在中心还有一个杯口池,里面有浅浅的水,还有一点落下来的叶子也漂浮在上面。

靠壁的方向,是凸出来的深红色石刻,如树根错结,蜿蜒向下,直到水池。而在水池上方,是三个有力的红色大字:洗眼泉。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5/111111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