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最后的青春年华 > 第124章之后

第124章之后


涛哥也没说话,轻哼了一声,然后走了出去。

照片上的人多,尺寸也大,我一眼看到自己,尼玛,又是一副矬样,我也是没谁了。初中的毕业照脑袋就是扬起的,显得不可一世,如今又是这样,着实有点小小的心塞。

一个个被叫出去考试,然后回来,时间也一点一滴过去。等到轮到我的时候,总算是松了口气,长时间没叫我,我还以为把我忘了呢!

走到过道里,还有其他的几个,媛媛测试完出来,我走到跟前问道:“怎么样?难不难?”

她看了我一眼,笑道:“没什么难的:“就是给你一张写了一段英文的纸,你只要照着上面的读出来就行了。”

“这样啊,我还以为让我直接用口语跟他们交流呢!”我拍着胸口,如释重负地说道。

“你想多了吧,这怎么可能?”

也是,我想的太过于高大上了,也过于高估自己的英语水平了。刚好前一个出来,下一个到我了,我走了进去。

是张桌子,我在这边的凳子上坐下,老师给我一张纸,道:“把上面的内容读出来。”

这个自然没问题,虽说我英文差,但读这个还是没什么困难。

英语口语测试完,时间还早,我们一大帮人出去逛。本来想着将照片给他们的,主要是给田小萱的,不过没看到她人,于是想着下午还有时间,打算下午再送过去。

到了饭点,我们一起在食堂吃了个饭。一伙人,明明只是认识了两三年,此刻却感觉像是过了一辈子,分开,舍不得。

下午的徒手画简单,完了之后,想着把照片给田小萱,发了短信,说是有事回家了。我一阵愕然,她问我什么事,我也只是随口说着,没事没事。

今天的事情忙完之后,大家一齐向着县城的街道进发。这次的活动是洛文尚组织的,选择去老树村吃火锅,反正是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着大家去了。

这个地方我是知道的,不是因为那走在街道上那么一大张的广告牌,而是之前去过。记得当时是外婆的生日,大家一起帮着过,也算是一份团聚吧!

大家前前后后,虽说差着时间,也都到了。订了一个包间,两张桌子,男生一桌,女生一桌,人不算多,这样也是足够了。

男生自然负责买饮料,搬啤酒,大家坐在一起,话题不断。男生大多都喝的是啤酒,而女生都是橙汁牛奶椰汁之类的,有所差别,当然也有非女生,还拒绝喝酒的,这里我就不说了。

陆陆续续地端进来丰富的菜品,摆在桌子上,用的鸳鸯锅,三鲜还是麻辣,自己随意。藕片,土豆片,山药,海带丝,粉条,油白菜,紫色的包菜,金针菇,火腿,豆腐块,丸子,还有肉片,简直是绝了。

吃到中途,何东旭站起来,对着洛文尚道:“今天你组织大家出来,让我们能够再聚在一起,大家非常感谢你。既然你作为东道主做了这事,那我代表大家敬你一杯,可以吧?”

“这个当然可以。”洛文尚说着,就打算举起酒杯跟何东旭碰杯干了。

哪知何东旭不紧不慢地道:“这个不急,等会。”

说着,在我们的目光注视下,他将那杯啤酒倒进碗里,似是觉得不够,又稍微再倒了点。然后走到女生那一桌,将雪碧可乐拿了过来,两个分别加了一点进去,当然不算什么,他又拿起了桌子上的醋到了进去,紧接着在我们的注视下,又将桌子上火锅里的麻辣汤汁加了进去,然后端到洛文尚面前,对着他说道:“洛文尚,这是为了表达我们的谢意,我调的五味酒,怎么样,干了吧?”

其他人自然是起哄,让洛文尚干掉这碗早已名不符实的啤酒。说真的,看着那啤酒的表象,我是有些不寒而栗,明明是啤酒,上面还漂浮着火锅汤的油汁,这是个什么味,我有些好奇。

大家起哄的异口同声,洛文尚犹豫了一下,端起碗,在我们齐刷刷地目光注视下,闭着眼喝掉了这碗特殊的啤酒。

看着我都有些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看他喝完,嘴角还是油汪汪的,心里一阵恶寒,却是好奇地问道:“洛文尚,味道怎么样?”

洛文尚拿起纸巾,擦了下嘴角,这才“满意”地说道:“挺好喝的,要不也给你来一碗,钢板,怎么样?”

“额……这个我是无福消受,还是算了。”

开玩笑,那么几样东西混进去还会好喝?反正我是不信的,丫的骗鬼呢吧?

一顿饭吃完,到了下午四五点,他们一些说是要去KTV唱歌,完了去网上通宵上网,叫我去,我直接以要回家拒绝了。这样可能有些扫兴,但大家也都能够理解,打了招呼,我也就回去了。

回到家之后,着实有些无聊了,反正每天都是进进出出,无所事事。抱着手机,刷空间,聊天,看小说,想着去找份工作,可是成绩没出来实在没那个心情,而且工作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没有门路啊!

现在的我,是更加彷徨了。高考的结果,不用想我也知道,肯定没有多好,上线的希望不大。

那考上的话,谁来供我上大学?家里如今的困境,怕是不会再有以后了,这次也许就是我停下脚步来,看别人一个个去上大学了,而我只能回归原位,出去打工吧。

可是,这样,我心里怎么能好受,怎么能够甘心,就像是跟你一起的一个个飞黄腾达,而你只能去到工地搬砖头,这样的强烈的落差感是不言自明的。是否这次,剩我一个人在原地,看你们一个个向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

我想我是贪心了吧,按照家里的条件,我是以为我高中都不能顺利毕业的,可如今都读完了,我该感谢,该庆幸,比起老姐的中途辍学,我已经是幸运的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若是贪得无厌,也是会让人敬而远之的,而我不会,或许这次的路,是时候该我一个人独自去面对了。

在我呆在家的这段时间,舅舅家的新房子也渐渐开始修好了,外婆更是忙里忙外,跑前跑后。之前居住的地方是在河对岸,靠近山脚下的,去趟城里还要越过那条不算宽的河。

平时夏天的时候还好,冬天到了而没搭桥的话,确实不太容易,爬山涉坡的,实在有够遭罪的了。这都还算好的,若是遇到夏季暴雨发大水,其河面之宽,水流湍急,河水深度,都足以让你望而却步。

是日时,用小麦碾的白面,吃穿,一下子成了问题,有个什么急事只能干着急。像舅舅家的这还好些,由于是在平地上,居住的地方连着一大片地,什么庄稼菜园都在这里,也算方便。

相对而言,比如我家就是住在山脚的高台处,吃菜必须要过河。而唯一好一点的是,我们这里距离县城近点,又能顺着山脚下的路一直走到县城街道,这也算是不错的了。

舅舅家的房子如今是修好了,只不过还没有筑炕,东西也大多没有搬过来,不适合久住。父亲是长年累月在工地上干活的,对于筑炕之类的算是轻车熟路了,要不没这手艺,帮人家盖房子这么多年的时间也是白瞎了是吧?

也因为是亲戚,父亲到舅舅家筑炕,已经好几天了,今天我跟老妈一起到他们家帮忙。对这些筑炕之类的东西我是不懂了,可是要我打下手,干点零碎的活还是可以的,毕竟再怎么也是大男子汉,这点活完全不成问题。

恰逢周末,表弟也在,筑炕里面是用土跟麦杆剁成一条条的碎渣加上水和成的。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是靠经验来说的,不能太稀,稀了水太多根本用不了,也不能太硬了,太硬的话等干了肯定裂缝,就不能算是筑炕了。

都说“和稀泥”,“和事佬”,就说这和,也不是你想和就能和的,其中的度你要是把握不准那就白瞎了。

北方人都喜欢睡炕,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都说耳熟能详,这西北筑的也绝不含糊。

父亲已经将泥和好,我跟表弟两人负责用铁锹将泥端进房子里去,一次还好,两三次下来,还真有点累。平时看着那么多建筑工人干活,长年累月的,我是很佩服他们的,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若是能够享清福,谁愿意把自个弄得整天累得跟狗似的。

老妈二姨他们负责做法,顺便帮忙找些零碎的东西。

等到饭做好后,我们也是停了下来,先吃饭。

吃过饭,我们三个去以前旧的住所拉土,要过了河,又再走一段路才能到那里,路相对来说有点远。

跟表弟去邻居家借了辆架子车,将锄头、铁锹这些用得着的工具放了上去,准备齐全后这就出发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5/111110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