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最后的青春年华 > 第125章舅舅家的新房子

第125章舅舅家的新房子


如今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不过吃完饭下午四点多了,倒不是很热。村里的桥搭好了,不然过河的话,那河底的石头肯定会硌得你脚踩不稳,更别说拉着架子车过去了。

所搭的桥是跟以往不一样的,准确的应该说是跟我记忆中的不一样。

面前的这座桥,属于十分简易式的,用到的水泥管子,是能钻个人进去的那种。顺着河流的走向放置,这样水更容易顺着水泥管流淌出去,上面盖了一层沙土,方便人行走。

小的时候,每年冬季搭桥,家里这边的是那种铁架子,上面铺的木板的桥,而舅舅家那边是用木头打得桩子,上面铺一层玉米秆,再盖上一层厚厚的土,走上去,一颤一颤的,挺有意思。于是去舅舅家的时候,老是喜欢在这样的桥上蹦来跳去的,整个身体像是装了弹簧,走哪蹦哪。

去他们家的路上,会遇到好多村里的人,我是一个都不认识,他们倒是热情地很父亲打着招呼,顺便问下我。没办法,我只能含笑点头,腼腆的算是打了招呼,而不是不理人,从而体现出我个人的教养。

我们先去舅舅家的旧房子又带了个镐头,这才拉着架子车穿过一条巷道,到了一家破败的住所。其实早已看不出住过的痕迹,土墙坍塌,地上上的土堆隆起,显得凹凸不平,坑坑洼洼,时间一久,倒是周遭杂草丛生,显得更为荒凉。

农村人最先盖房子,是用土压实的土坯砌成的,我们来这就是将完好的土坯拆下来带回去用。

可以看到,很多地方被熏得漆黑无比,那是之前的土炕或者灶台,这样的土坯自然用不着。父亲用镐头将土坯弄下来,我跟表弟将这些好的摆放到架子车上。

我喜欢这边的环境,记忆深处,我听见有一种声音牵动着心跳。儿时的我,每逢暑假,待在外婆家,去田地的路上,经过一片核桃树,那硕大的叶子枝繁茂密,层层叠叠,遮住了天上的烈阳。

在秋天的时候,挑根长长的竹竿,将上面的核桃敲下来,当然杆子上要带钩子,有些时候拧下来更好。那时的核桃还是绿皮的,用铁钉打成的核桃刀剖开,剜出里面鲜嫩的果仁,将外面那层黄色的皮撕掉,不然苦着不好吃,将白嫩的核桃仁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满口的香味,当然吃完了记得要洗下手,不然外面绿色的皮染的手也脏兮兮的。

在外婆家,似乎不必担心缺水果,准确的说是不缺苹果,这对我这种头号吃货完全是致命的诱惑。他们家以前是有两个果园,即使后来两个果园的树都被砍掉,改种玉米小麦后,也是能够吃到舅妈娘家的苹果,皮薄肉厚汁甜,这是富士苹果的优势所在。

夏天的夜晚,头顶是明朔的月光,还有那微茫的星光,天气热,跟着大人到院子里乘凉。在地上铺个蛇皮袋子,躺在上面,地下的凉气袭上来,特别舒爽,外婆坐在袋子上面,穿着凉快的短袖,摇着蒲扇一遍又一遍,脸上永远是那慈祥的笑容。

在外婆家的记忆,大多都停留在傍晚时分,天色将黑,那酝酿许久的“音乐会”又开始了。那蛰伏已久的欢唱在未知的角落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扯开了它厚重的面纱。那时就觉得这声音有些聒噪,令人心烦,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早就扎根在记忆里,迷迷糊糊中,那陷入那样迷蒙的梦中。

若是在这盛夏,在这乡村的地方,你会听见那此起彼伏的蝉叫,或是叫做知了的,歇斯底里的,一遍又一遍,扯着嗓子一个劲地鸣叫,勾扯着你的耳膜,让你想睡都睡不着。不过那时厌烦的声音,却是后来每每在梦中出现,“知了知了”声,仿佛我还在当时,我还是那年少的我。

也是想着将这扰人清梦的家伙拈下来,只是没那个本事,肯定捉不到。但我知道,在那树梢上,在那叶子的背面,在那我看不见的地方,正有那么一个个家伙嘶叫着,活跃在我整个夏天里。

对于外婆家的记忆,当然还有每年冬天过年的时候,外婆做的那些丰盛的吃食。特色的瘦肉丸子,香气四溢的炒菜,鲜嫩的汤翻滚着,里面起伏的,各种青菜,干货,如此的丰富,是我们衷爱的自制火锅。

将土坯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好,过了一会儿,一车满了,工具一个个放到车上,拉着出了巷子。在旧住所放了工具,我们也不作停留,将土拉了回去。

在舅舅家并没呆多久,我们就坐公交回家,本来舅舅他们是一再让我们留下,只是我是不习惯待在别人家,就回去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习惯在别人家里待着了,就是左右待不住,跟关系亲疏远近无关。

等到舅舅家新房迁居,办宴席的时候,老姐也是从QH回来几天,快要走了。不过算上时间,也来得及,所以我们一家四口去舅舅家祝贺。

一大早的我们就到了舅舅家,其实说是去祝贺,实际上倒不如说是去帮忙的。虽说有邻居帮衬着,来的人也不是太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人手不够,于是女的负责做饭之类的事项,男的跑前跑后,端菜敬酒。

至于我跟表弟,之前是没接触过这些,但此刻也被“抓壮丁”了,端菜和跟人打招呼,招呼大家。管事的让我去给来客敬酒,我是觉得都不认识颇为不好意思,奈何人手不足的缘故,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去了。

到了下午,好不容易忙活了一天,送走了各位宾客,邻居们又是帮着将从别人家借的工具还了回去,稍微整理了一下,下午五点了。刚吃过饭,也是要回家了,二姨跟大姨都打算留下,舅舅他们也是问我们四个人怎么打算。

父亲是肯定要回去的,自然问的是我和老妈,老姐三个人的意思。

“阿禾,小语,怎么样?你们今天就跟你妈住在我家吧?”舅舅这样说着,以前一到放假在他们家住,到了回家的时候他还是一味地挽留。

他对我是真好,之前老是感觉他有些严厉,有些怕跟他说话,如今终于能够跟他自如地交流后,才发现他已经老了,原本很是俊朗的一个人,如今头发花白,面色憔悴,脸瘦削的,饱受病痛的折磨,而我也是因为上学,来他们家的次数少了。

“我明天要去QH,车票都订好了,就等着明天中午走呢!”老姐率先说道,那架势就像是怕别人拴住她,她飞不了似的。

舅舅坐在房檐下过道放置的凳子上,整个人依旧憔悴,却明显脸色比以往好了很多。舅妈在厨房门口站着,跟大姨,二姨聊着天,表弟坐在一旁蓝色的塑料凳子上玩手机。

我跟老姐,还有老妈站在大门口的门道处,对面是外婆,老妈也是跟外婆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亲戚们都知道,我跟老姐都喜欢腻着老妈,记得以前外公说过我,我当时气得哭了,而老妈直接说了外公,而如今,外公过世也四年多了。

外婆就站在对面,看着我们,脸上是慈祥的笑容,一边听着老妈跟她说话。她个子瘦小,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是显得花白,穿着暗色的花格子短袖,脚上穿着黑色平底的老人鞋,听老妈说之前外婆裹脚,结果到中途的时候被制止了,最后有一部分直接骨头凸出来,穿鞋也要那种宽松的,那样的脚型看上去很是丑陋,只是每每看到的时候我们只有心疼。

外婆年纪大了,我们也一个个长大了,不知还能陪她多久。不管怎样,她依旧头发梳得齐整,衣服平整整洁,身子骨也算硬朗,她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总是故作坚强,用她瘦小的身躯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的城墙。

“是啊,小语明天是走的,还得回去照顾孩子,不回去她婆婆就要说她了。”老妈也是帮着老姐说着,就怕亲戚们说老姐什么的。

“那你呢?阿禾?”

他们又开始问我,今天一整天的都在问我高考成绩,还好成绩暂时没出来,不然肯定要问我怎么打算的。只是纵然如此,他们还是说我以后考去哪好,学什么专业的,当然还有直接说我应该出去打工的,毕竟家里现状在那里,恐怕供不起一个大学生。

我听着是有些烦闷,在这就怕他们的盘问了,现在听他们问起,我是自然不愿待下去的,随口说道:“我想回去了,再说我同学叫我去玩,已经跟我打过电话了。”

我知道这样的理由有些牵强,还是自己瞎编的,不过倒也不算是瞎编的,一起的几个都叫我去他们家里玩,这是作不了假的。老妈知道我的想法,其实看她的表情是想留下来的,毕竟大姨二姨也在,她们跟外婆在一起唠下家常,也是挺不错的,毕竟平时都不怎么聚在一起的。

我这人平时看着挺随和的,但性格执拗起来也是非常,很多时候决定的事,连老妈都头疼到无以复加,她也知道管不了我。因为再怎么去阻止,我还是会那样去做的,所以说了只会增添我的厌烦而已。

我这么一说,他们也就不再问我了,叫着老妈的小名问道:“那你呢?好不容易上来一趟,好好陪陪妈也好啊!”

我是无所谓的,虽然我做饭懒得做,但不代表我不会做饭。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老妈却是意外地拒绝了,对着舅舅他们说道:“我还是回去吧,他爸明天还要到工地上干活,我得回去给他们做饭去!”

是的,老妈还是记挂着我们两个。其实说多了,还是因为我决定回去了吧,因为父亲是要到工地上干活,至于吃饭,我们倒是都能够解决的。

老妈这样一说,他们也就不再强留了。父亲是骑了自行车,就骑着回去,而我跟老妈,老姐,也是坐公交车回去。

最后一趟车是下午六点的,过了这个点就只能留到舅舅家了。我一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就和老姐催促老妈,道:“妈,咱们赶紧走吧,要不然等会赶不上公交车了。”

舅舅听见了,笑着说道:“那正好,赶不上就在我们家住上一晚就好了。”

我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整理了下行李,就急匆匆的赶往公路边,等候公交车。

而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决定,却如同梦魇,追逐着我,让我抱憾终生,或者让自己深陷在愧疚之中。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5/111110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