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兼祧大嫂找上门?我踹渣男嫁京少 > 第36章 收购海货在悄然进行

第36章 收购海货在悄然进行


第三十六章  收购海货在悄然进行

王股长心中吐槽了半天,嘴上可不敢说实话。

“李政委啊,现在上面在搞文化评比活动。现在团里初步打算,要准备好几个节目去参赛。光是咱们团内部,就有两轮评比,优胜者才能送到师部。到了师部还要进行选拔,最后选出最好的作品,才能代表师部去更高级别的比赛。”

他皱了皱眉,有些担忧地说:“不光是小品,还有相声、舞蹈、唱歌、三句半等等诸多艺术形式的节目都得准备。咱们团里,你也知道,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大部分战士都是苦出身,能认字就不错了,像顾昭昭同志这样,既能写、又会唱、还懂点导演编排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李政委何等精明,立刻就明白了王股长的弦外之音。

他沉吟片刻,果断地说道:“创作作品,尤其是这种要去参加比赛的精品,确实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创作者能够全心投入,不受干扰。”

“太好了!还是李政委有魄力!”王股长喜出望外,激动得拍起手来。

这个决定如同给宣传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顾昭昭听到这个消息时,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能去县城,有更好的排练条件,还能暂时避开婆家那些烂人。

“谢谢政委!谢谢王股长!我们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顾昭昭代表宣传队,激动地向两位领导保证。

顾昭昭等人欢欢喜喜地奔赴县城,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排练中去了。而在海岛的卫生所门外,另一场与顾昭昭间接相关的戏码,正在悄然上演……

夕阳西下,给整个海岛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薄纱。

陈叔拿着一个搪瓷缸子从卫生所里走了出来,准备下班回家。就在这时,两个身影快步从旁边的巷子口转了出来,径直朝他迎了上来。

她们每人肩上都挎着一个沉甸甸的竹篮子,篮子用结实的绳子系着,随着她们的步伐微微晃动,带着一股浓郁的、尚未完全散去的海腥味。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年纪稍大些的渔婆,约莫五十岁上下,笑着跟陈叔打招呼:“陈大夫,陈大夫!下班啦?”

陈叔停下脚步,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这两个面生的渔婆,“你们是……找我有事吗?”

另一个年轻些的渔婆,看起来也有四十出头了,连忙把自己挎着的篮子往前又递了递,语气带着几分讨好:“我们……我们是听村里人说的,你家最近在收那个……”

她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陈叔的脸色,“我们俩今天下午刚从海边礁石上费了好大劲捡了两筐,个个都挺肥实的,新鲜着呢!就给您送过来看看,您看要是合用,就都称了去。”

说着,她快速掀开了篮子上的蓝布,露出了里面满满当当、还带着晶莹海水和湿润细沙的新鲜扇贝。

陈叔的目光在篮子里的扇贝上停留了几秒,又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卫生所门口偶尔经过的几个穿着军装或便服的身影。

他面上不动声色,语气淡淡地说道:“哦,扇贝啊。”他笑了笑,解释道:“前阵子投奔我来的一个亲戚,想带点东西回老家。”

他顿了顿,指了指篮子,对那两个渔婆说:“你们以后要是赶海捡了贝壳、海货什么的,直接送到我家去就行了。”

“欸!欸!好嘞!谢谢陈大夫!谢谢陈大夫!”两个渔婆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了许多,连连点头应承下来。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不大的营区和附近的渔村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团部卫生所的陈大夫家,最近在多收点岛上的海货。

这年头,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禁止私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买卖,那是投机倒把,是要被批判的。

但是,农民和渔民又属于特殊情况。他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风里来雨里去,收成看老天爷脸色,日子过得并不安稳,比不上城里的工人有固定的工资和各种票证保障。

国家体恤这些穷苦的老百姓,也为了活跃城乡经济,允许他们将自己生产的、吃不完的蔬菜瓜果、鸡鸭鱼肉、鱼干海货等拿到指定的集市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去换取一些零钱或者紧俏的票证,以贴补家用。这算是政策上的一点松动和人性化考量。

岛上的老百姓们,大多淳朴而实在。他们不管买家是谁,也不管人家收去具体做什么,只要能把手里多余的海货换成实实在在的钱或者票,能给家里添点油盐酱醋钱,给孩子扯块新布料做件衣裳,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陈大夫的那个亲戚收这么多海货到底是真是假要寄回老家,还是另有他用,他们心里其实也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数。

真想自己吃、自己用,每天去海边礁石上转悠转悠,总能捡回一些,虽然累点,但一分钱不用花,纯靠力气。

孙妈母女俩自己不去海边辛苦捡,偏偏要花钱收现成的,然后闷在家里鼓捣着晒,这目的就太明显了。

但是,明白归明白,大家却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谁也没有点破,更没有人去团部或者卫生所举报。反而,大家还隐隐约约地形成了一种默契,都帮着打掩护。

毕竟,孙妈收海货给的价钱公道,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贩子要实在一些。对于靠海吃海的渔民来说,这是增加了一条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生怕万一孙妈的事情败露,被当成“投机倒把”分子揪出来处理,甚至被赶出海岛,那他们以后手里的海货就少了一个靠谱的销路。

这种唇亡齿寒的道理,淳朴的渔民们心里还是懂的。

这天下午,小桃子像往常一样,去邮电局看看有没有从县城寄来的信。

小桃子刚走到邮电局门口,就看见赵大宝扬着一封信大喊:“小桃子,有你家的信!”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2/111111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