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医妃替嫁,清冷残王站起来了 > 第253章 东荣王重入朝廷

第253章 东荣王重入朝廷


穿着铠甲的将军快步走上前去,探头往崖下看去,只见崖底一片漆黑,深不见底。

“去找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士兵们立马沿着悬崖去寻人。

京城,大理寺大牢。

傅大将军被铁链绑在十字形架上,他浑身是伤,皮开肉绽。

垂着头,已陷入昏迷状态,一动不动。

狱卒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烫在傅大将军身上,滋滋的声音在烙铁下方传出,傅大将军却无法反应。

狱卒心中已有猜测,放下烙铁走向前,探了探傅大将军的鼻息,又摸了脉搏。

做完一系列动作后,才向二皇子时景烽回复:“殿下,傅之荣没气了。”

“死了?”时景烽道。

狱卒点了点头。

时景烽有些不相信,就傅大将军那么大的体格,只是受了一些小刑断气了?

他探了探傅大将军的鼻息,摸了他的体温。

傅大将军身体冰凉,已经没有了体温。

为了防止万一,时景烽当然找来了仵作和大夫。

仵作和大夫检验之后,傅大将军人已死。

而且死亡时辰应该是两盏茶之前。

时景烽让人守好傅大将军的尸体,他则带着随从进了宫。

傅大将军已死的事,时景烽向明乐帝回禀。

“既然人已经死了,那埋了吧。”

“将傅家父女埋在一处。”

明乐帝重视名声,傅大将军因谋反而死,他让傅大将军和傅竞秀埋在一处,入土为安,已经是给了傅家极大的体面。

时景烽吩咐人将傅大将军和傅竞秀的尸首拉到郊外掩埋。

傅大将军受刑而死,自然也传到了璟王府。

时渊听后,不免有些感慨。

傅家在大云朝时是武将中的中流砥柱,后大云国内乱,傅家不得已投降于东荣国。

作为前朝的叛臣,傅家在东荣国是如日中天,这份荣耀终究延续不下去。

东荣国先帝或许不会对傅家有芥蒂,但是,明乐帝且难说。

傅家在三十多年前能背叛大云朝,投降东荣国,谁知,难保哪天傅家不会背叛东荣国而投降他国。

这就是明乐帝为何非要铲除傅家的真正原因。

若要人灭亡,必让其疯狂,明乐帝将这点在傅大将军身上发挥到极致。

傅家已全部伏诛,而傅家执掌的镇西军归属就变成了眼下最大的难题。

为此,明乐帝在早朝上与群臣特意议论了此事。

明乐帝想将镇西军的军权交到他最宠爱的二皇子时景烽手上,但二皇子既无战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若是贸然将镇西军的军权交到时景烽手中,必定会引起群臣议论和军中不满。

所以,明乐帝想了个折中的方法,他打算让艳妃的父亲——兵部侍郎来接掌镇西军的军权。

这个人选不能由他提出,让他安排了心腹之人来举荐艳妃的父亲。

艳妃便是原来的艳美人,因为怀了龙种被晋升为妃位。

举荐兵部侍郎的事儿一出,便立马遭到武将和一些文臣反对。

兵部侍郎庸庸无路,如何担当得起镇守一方的镇西军统帅。

就在群臣吵得不可开交之际,东荣王到了大殿。

他穿着一身全黑色绣龙纹的亲王服,金冠束发,眉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

有些年老的官员看去,似乎在东荣王的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东荣王走到文武百官的前列,沉声道:“陛下,本王毛遂自荐担任镇西军统帅一职。”

此话一落,满朝文武都安静下来,怔怔地望着东荣王。

就连时渊也吃惊不已,不入朝堂多年的东荣王竟然要抢夺镇西军的兵权?

东荣王是想造反不成?

“皇兄,镇西军驻守西境,统帅一职至关重要,马虎不得。”

东荣王颔首:“陛下言之有理,臣这不就来为陛下分忧了。”

说着,他转了身,面向文武百官。

“朝中武将青黄不接,要么年老力不从心,要么太年轻不堪重任,本王自十岁起便随着先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论带兵作战,论在东荣国军中威信里,本王不比任何一位将军差。本王不适合担任镇西军统帅之职,还有谁比本王适合?”

东荣王所说不无道理。

他是先帝与上官皇后的嫡长子,更是先帝最属意的太子人选,若不是出了意外,如今坐上皇位上的应该是东荣王。

文武百官心里明亮得跟眼镜一样。

拥护明乐帝的官员当即反对东荣王毛遂自荐,还有一些保持中立,不赞同也不反对。

“皇兄,你贸然接管镇西军统帅一职怕是不妥,且不说军中将士认不认同,你已经时来来年没有接触过军中的军务。”

明乐帝面上平淡得很,心中却将东荣王骂了百八十遍。

东荣王面含微笑,“陛下,据本王所知兵部侍郎是艳妃的父亲,就算陛下爱重艳妃,要提拔兵部侍郎,其他官职多的是,镇西军守的是东荣国的西大门,陛下莫不是真想让那兵部侍郎当镇西军的统帅?”

百官们混迹官场多年,哪个不是人精。

东荣王明着说陛下宠爱艳妃,厚待兵部侍郎,不顾朝政,实际上说的是以柳尚书为首的派系意图动摇国本,扶持二皇子上位。

以齐国公府为首的派系,听得这话哪里还不明白柳尚书一派推举兵部侍郎的真正目的。

当即奏请明乐帝让东荣王接任镇西军统帅,只要有一人领头,齐国公府派系的官员纷纷应和。

明乐帝冰冷的眼神盯着东荣王,“时越。”

“臣在。”

东荣王又说,“陛下,你可以放心将镇西军交给本王接管,陛下也不必担心本王会造反,本王又没有儿子,造了反,拿到皇位,百年之后那位置给谁坐。”

“本王若是想当皇帝,当年便不会将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让给陛下。”

百官们面面相觑,集体沉默。

放眼整个东荣国,敢在朝堂之上,如此直言不讳,让明乐帝吃瘪的人也只有东荣王一人。

明乐帝脸上阴云密布。

东荣王叹了口气,“先帝爷临终之时还嘱托了本王,要本王多帮衬着弟弟们。”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1/111108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