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六十一章 夜校结识人脉

第六十一章 夜校结识人脉


老刘办事利索。没过三天,就叫住正在后院搬消毒水的陈飞,塞给他一张盖了红戳的介绍信。

“夜校的事儿,给你问妥了。下周一晚上,带着这个去镇中学报到,找教务处的马老师。”老刘压低声音,“夜校是县总工会办的,来的都是各单位的,成分杂,嘴也杂。去了机灵点,少说多听。”

“哎!谢谢刘干事!保证不给您丢脸!”陈飞接过那张薄薄的纸。

介绍信就是通行证。

“嗯,”老刘没再多说,背着手走了。

陈飞捏着介绍信,手心有点汗。

回到家,陈飞把这事跟赵春梅和林婉说了。

“上夜校?”赵春梅愣住。

“嗯,单位让去的,提高觉悟。”陈飞搬出官方说法。

林婉没说话,只是看着陈飞,眼神里有惊讶。她上过课,认得字,是小时候家里请先生教的。

“得花钱不?”赵春梅最关心这个。

“单位出钱,不用咱掏。”陈飞安抚道。

夜里,陈飞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闪购币:100177.267】。

得准备点学习用具和打点的小零嘴。仔细浏览今日系统价格:

铅笔(5支):  2闪购币。(系统价0.4/支)

橡皮(2块):  1闪购币。

横格本(2本):  4闪购币。(2闪购币/本)

水果硬糖(半斤):  15闪购币。

大白兔奶糖(一小包,约10颗):  18闪购币。

小计:2+  1+  4+  15+  18=  40闪购币。

“购买。”东西存入储物空间。

余额变为:【100137.267】。

这点投资必要。学习用具自用,糖果是用来“润滑”关系的。在那种环境,一点小恩小惠比空口白话管用。

周一晚上,陈飞换上最体面灰布褂子,揣着介绍信和学习用具,提前小半个时辰到了镇中学。

镇中学那几排红砖平房,比他记忆里破败不少,窗户上钉着塑料布,风吹得哗啦响。

找到教务处,马老师是个戴眼镜、面容严肃的中年女人。她接过介绍信,仔细看了看,又抬眼审视陈飞:“卫生院的?陈飞?”

“是,马老师。”

“嗯,介绍信没问题。夜校主要教政治、算术。学制三年,考试合格,毕业相当于高中的文凭。不过可得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马老师语气刻板。

“一定坚持,老师。”陈飞态度恭敬。

“分到乙班,最里头那间教室。去吧。”

教室电灯昏黄,屋里没生炉子,哈气成霜。二十来个学员缩着脖子坐在掉漆的长条木凳上,年龄参差不齐,有跟他差不多大的小年轻,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来的大多穿着工装或干部服,年纪不一,彼此间带着点儿打量。

陈飞找了个靠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周围人看他眼生,目光扫过他的粗布衣裳,便不再留意。成分好的工人、小干部自有圈子。

上课铃是手摇的,教课的是个戴眼镜的干瘦老头,姓吴,以前是中学老师,退休后被返聘来的,说话慢条斯理。

老师进来,先带领大家读了一段报纸,然后开始教课。他留心观察,前排几个穿着好些的学员明显有基础,听得轻松;后排像他这样的,则一脸吃力。

歇课的工夫,学员们凑在一起搓手跺脚取暖,互相打听单位、工种。陈飞话不多,只说是卫生院后勤的,刚转正。有人羡慕,说公家单位好;也有人撇嘴,说后勤就是出大力的。陈飞憨厚地笑笑,不争辩。

陈飞没主动凑热闹,眼角余光却留意着旁人。

前排一个穿着半新蓝色中山装、梳着分头的青年,正和旁边人讨论刚才老师讲的“社会主义建设”,言谈间带着点优越感。陈飞听人小声议论,那是公社广播站的播音员,叫李文军,家里有点关系。

还有个穿着铁路制服、膀大腰圆的汉子,叫大周,在县火车站当装卸工,嗓门洪亮,抱怨夜校凳子硌屁股,但学得还挺起劲。

另一个穿着劳动布工装、身材壮实的汉子,则安静坐在一边喝水,看起来像是厂矿工人。

陈飞瞅准机会,等那工装汉子起身出去透气,他也跟了出去。在走廊拐角,陈飞掏出准备好的水果硬糖,递过去两颗,脸上带着笑:“大哥,抽烟不?没带烟,吃颗糖甜甜嘴儿。刚上课有点犯困。”

那汉子愣了一下,看看糖,又看看陈飞,摆摆手:“不会抽。糖……你自己留着吃吧。”

“拿着呗,大哥,我这儿还有。”陈飞硬塞过去,“我叫陈飞,卫生院的。头回来,听得费劲。”

汉子见陈飞态度诚恳,不像有啥坏心,犹豫一下接了过去:“谢谢啊。我叫王建国,农机厂的。”他剥开一颗糖扔进嘴里,“这夜校就这样,慢慢来。我以前也听不大懂,上了半年,强多了。”

“王大哥在农机厂?那可是好单位,技术活。”陈飞顺势接话。

“抡大锤的,有啥技术。”王建国嘴上谦虚,脸上却带了点光。两人就站在走廊里聊了起来。王建国是实在人,觉得陈飞虽然看着土气,但人实在,不惹人厌。

回到教室,陈飞又趁李文军旁边人走开,凑过去,拿出那包大白兔奶糖,低声道:“李同志,刚听你讲得真好。我这有点上海带来的奶糖,你尝尝?”

李文军显然识货,看了眼大白兔的包装,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态度比刚才缓和不少:“哟,大白兔?这可稀罕。你是……”

“卫生院的,陈飞。”

“卫生院好啊。”李文军接过糖,揣进兜里,“以后有啥事,互相照应。”他显然把陈飞当成了有点门路的。

第一晚夜校下来,陈飞故意磨蹭到最后,等人都走了,才去问吴老师一个“问题”。吴老师看他态度诚恳,又给他多讲了一遍。

走出教室,寒风扑面。陈飞缩了缩脖子,盘算着下次是不是该“带”点不扎眼又能暖身子的东西,比如几块姜糖?系统里便宜,也符合这年头“土方驱寒”的惯例。

夜校这边刚有点眉目,卫生院里头,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或许是因为老刘暗中使了劲,或许是因为陈飞转正后确实肯干、眼里有活,王主任安排活儿时,不再只让他搬搬抬抬。开始让他跟着老职工学习清点库房物资,登记出入库台账。陈飞表现得极其虚心,不懂就问,拿着个小本子使劲“记”(其实是做样子)。

他甚至还“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把库房角落里堆积多年、杂乱无章的旧劳保用品,如破手套、烂套袖之类的,分门别类整理好,该扔的扔,能用的擦洗干净码放整齐。

这举动落在王主任眼里,就是“上进”“肯动脑子”。一次院里开后勤例会,王主任破天荒地点名表扬了陈飞两句,说他“虽然文化低,但责任心强,知道给集体节省”。

陈飞在会上涨红了脸,搓着手,一副受宠若惊的憨厚模样。心里却清楚,这离他想要的“管理岗”又近了一步。库管,哪怕只是辅助,也能接触到物资流向,知道院里缺啥、啥紧俏,这里面的信息量,大了去了。

转正后工资一个月二十七块五,还有粮票补贴!转正后第一个月,领到了二十七块五毛钱,还有五斤地方粮票,是名正言顺的收入,陈飞全部给了赵春梅,赵春梅拿着那钱和票,用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包了又包,塞进炕席最底下。

“咱家狗蛋,真端上公家饭碗了。”她夜里偷偷对林婉说,声音里带着哭腔。

林婉没说话,只是把陈飞那件褂子破了的袖口,缝得更加细密结实。

这天下午,陈飞刚把一批新到的消毒水码放整齐,六子鬼头鬼脑地出现在卫生院后门,朝他使了个眼色。

陈飞会意,跟出去。

“九叔让你明天晌午,老地方见。”六子低声道,“县里的人,来了。”

陈飞心里一跳:“县百货公司的?”

“嗯,姓孙,孙副科长。九叔让你机灵点。”

“明白了,谢谢六子哥。”

六子说完,就溜了。

陈飞站在原地,深吸了一口气,卫生院刚有起色,县里的路子就来了。

回到库房,他看着那些码放整齐的物资,心里盘算。明天见孙副科长,带什么“见面礼”才能既显分量,又不至于太惊世骇俗?手表、自行车肯定不行。白糖、肥皂又显得小气。

或许……可以从“营养品”和“干部特供”这方面想想?既实用,又能投其所好。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