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六十六章 张鹏举升职了

第六十六章 张鹏举升职了


陈飞躺着琢磨,县里孙科长那条线是搭上了,可这关系还得更稳当些。

张鹏举,就是眼下最好的突破口。

供销社采购科副科长那个空缺,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张鹏举有能力,资历也够,就是上头没人,也不会来事儿。这回帮他立了功,送了棉花,孙科长那边肯定得有所表示。但这表示能不能落到实地上,还得看供销社内部怎么运作,看张鹏举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

还得再推一把,光靠孙科长隔着层皮打招呼,力度可能还不够。得让张鹏举在社里也露露脸,或者……再给他加点分量。

脑子里过了一遍供销社那几个人物。社长钱守业,是个老资格,讲究资历和平衡。支书老马,原则性强,看重政治表现。还有几个有竞争力的,比如那个会计出身的刘明,嘴皮子利索,会来事;还有仓库主管赵胖子的外甥,听说也在活动。

张鹏举的优势在哪儿?业务熟,认识下面公社、生产队的人多,采购渠道广。这次弄棉花,虽然走的是私下的路子,但确实显出了他的能耐。缺点就是太实在,不会表功,更不懂那些弯弯绕。

得教教他,或者……帮他创造个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陈飞在卫生院依旧闷头干活,该扫院子扫院子,该搬东西搬东西,偶尔被王主任叫去帮着核对库房旧账本,歇气的时候,就凑到周药剂师旁边,帮忙分拣草药,闲聊几句,不着痕迹地打听点镇上的风声。

周药剂师推推眼镜:“供销社那边,最近好像不太平。采购科空那个缺,争得厉害。钱社长头疼着呢。”

陈飞心里一动:“周老师,争官儿啊?那得啥样人才能上?”

“啥样?得有本事,还得会办事呗。”周药剂师瞥他一眼,“听说采购科那个张鹏举,前阵子好像立了功?不过这人太闷,怕是不顶事。”

陈飞没再接话,心里却有了计较。

又过了两天,轮到陈飞去夜校。课间休息,他揣着几颗水果硬糖,凑到农机厂的王建国旁边。王建国正跟人抱怨厂里一批零件采购出了问题,耽误了春耕农机检修。

“王大哥,啥零件这么难弄?”陈飞递过去一颗糖,随口问。

“唉,就是几个特种螺丝,规格特殊,县里物资站都缺货,跑了好几家供销社也没配齐,急死个人!”王建国接过糖,叹口气。

陈飞眼神微闪。特种螺丝?供销社……张鹏举?

第二天晌午,陈飞瞅准空子,溜到供销社后门。张鹏举正蹲在库房门口啃窝头,眉头拧着,显然副科长的事还没着落,心里正烦。

“鹏举哥。”

张鹏举抬头见是他,赶紧把嘴里窝头咽下去:“狗蛋?你咋来了?有事?”

“没啥大事,”陈飞压低声音,“就是听说农机厂那边,急缺一批特种螺丝,搞不到,耽误春耕了。鹏举哥你路子广,认识人多,不知道有没有办法?”

张鹏举愣了一下,挠挠头:“特种螺丝?啥规格的?我看看……”他下意识地就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认识的各个厂子、仓库的关系网,“这东西……县里五金公司可能都够呛,除非……除非市里的老库存,或者哪个大厂有备料。咋?农机厂托你问的?”

“不是,就是偶然听夜校同学提起。”陈飞摆摆手,“我就想着,鹏举哥你要是能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可是给春耕生产立了大功!供销社领导知道了,也得高看你一眼不是?”

张鹏举眼睛亮了。他是个实在人,一开始没往这上头想,经陈飞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不光是帮农机厂,更是展示自己能力、扩大采购渠道的好机会!比送礼、托关系实在多了!

“狗蛋,你这脑子……灵光!”,“我这就去打电话问问!我有个好友转业在市里机械厂当仓库主任,兴许他能有门路!”

“鹏举哥,机不可失。”陈飞又叮嘱一句,“办成了,功劳得让领导知道。”

“我明白!”张鹏举饭也顾不上吃了,抹抹嘴就往办公室跑。

陈飞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

张鹏举这一忙活就是三四天。他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关系,电话打了无数个,终于通过市里机械厂的战友,联系到了一批符合规格的库存螺丝,又费尽口舌,以支援春耕的名义,争取到了一个极优惠的价格和优先调拨的指标。

事情办成的当天,张鹏举没直接报告,而是先拉着农机厂的王建国和采购科的科长,一起去见了钱社长。他话说得实在:“钱社长,科长,农机厂的王师傅为螺丝的事急得嘴上都起泡了,春耕不等人啊!我正好有个老战友在市机械厂,就试着联系了一下,侥幸弄到了这批货,价格也谈下来了,算是给咱社里和春耕生产尽了点力。”

王建国在一旁更是感激不尽,把张鹏举夸成了及时雨。

钱社长看着桌上张鹏举带来的调拨单和价格单,又看看一脸憨厚却办成了大事的张鹏举,再听听农机厂同志的由衷感谢,脸上露出了笑容:“鹏举同志,不错!关键时刻能顶上去,解决了大问题!这才像我们供销社干部的样子!”

马支书也在场,点了点头:“嗯,心中有集体,眼中有生产,很好。”

这一步棋,走得扎实。

又过了几天,县百货公司孙科长那边果然有了动静。他亲自给供销社钱社长打了个电话,语气热络,先是感谢供销社,保证了县里的物资供应,接着又貌似无意地夸了张鹏举几句,说他“业务能力强,作风踏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孙科长(其实是孙副科长,礼貌性的称呼孙科长)是县里要害部门的实权人物,他的话,钱社长不能不重视。

几方面因素凑到一起,供销社领导班子开会研究采购科副科长人选时,风向就变了。张鹏举这次解决农机厂难题是实打实的业绩,孙科长的电话更是加了分量。相比之下,刘明只会耍嘴皮子,赵胖子的外甥资历尚浅。

会议最后,钱社长拍了板:“张鹏举同志,老采购了,业务熟练,这次又立了功,表现突出。我看,采购科副科长这个位置,由他担任比较合适。老马,你的意见呢?”

马支书扶了扶眼镜:“我同意。张鹏举同志作风朴实,心系生产,符合我们选用干部的标准。”

任命下来那天,张鹏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拿着那张盖着红戳的任命书,手都有些抖。下班后,他第一时间找到陈飞。

“狗蛋……兄弟!成了!副科长!任命下来了!”他声音哽咽,“要不是你……要不是你点醒我,帮我……哪有我张鹏举的今天!”

陈飞心里也踏实了:“鹏举哥,这是你自己有本事,领导眼睛亮。以后就是副科长了,肩上担子更重了。”

“你放心!”张鹏举用力握住陈飞的手,“哥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以后在供销社,有啥事,只要你言语一声!采购上的信息,社里的风声,哥第一个告诉你!”

陈飞看着激动不已的张鹏举,知道自己在供销社这条线上,终于打下了一根结实的桩子。张鹏举坐上副科长的位置,不仅意味着多了一个稳固的信息来源和潜在的合作者,更意味着他陈飞编织的关系网,又向外扩展了一圈,触角开始伸向更实在的领域。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