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九十一章 修房子

第九十一章 修房子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陈飞就醒了。赵春梅也早早起了,正在灶房窸窸窣窣地生火,听见动静问:“这么早?就去镇上?”

“嗯,”陈飞,“早点去,找好人,争取尽快把房子拾掇出来。”

赵春梅跟出来:“镇上找人……钱够不?”

“够,娘您放心。”陈飞推起靠在院墙边的自行车,“顺利的话,下午就能带人过去先看看活儿。”

出门时,东边的天,才开始泛白。陈飞蹬着车,脑子里盘算起来。那院子他昨天看了,主体结构是土坯的,还算结实,主要是屋顶漏雨,墙壁需要重新粉刷,地面坑洼要垫平,门窗也得修整或者更换。灶披间得重新垒灶台。这些活儿,靠他自己干太慢,必须请人。

请谁?村里人知根知底,但嘴也杂。他如今在村里算是“能人”,眼红的不少,修缮房子动静大了,难免引人议论。最好是从镇上或者附近找不太相熟、但手艺可靠的匠人。

到了镇上,陈飞没直接去那小院,先拐去了公社。高向阳还没到办公室,通讯员小吴正在打扫。

“小吴,早。”陈飞递过去一根经济烟。

“陈技术员!您可真早!”小吴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找高主任?”

“不找他,找你打听个事儿。”陈飞把他拉到一边,“镇上或者附近,有没有手艺好、嘴也严的泥瓦匠、木匠?我那房子不是要拾掇么,公社批了材料,人工得自己找。”

小吴一听是这事,立刻来了精神:“有啊!镇西头老郑头,泥瓦活那是一绝,就是脾气有点倔,不过干活实在,从不偷奸耍滑。他儿子也跟着他干。木匠的话,农机站后面住着个王木匠,以前是给大户人家打家具的,手艺没得说,就是成分不太好,富农,平时不太敢接活。”

陈飞心里记下:“成,谢了兄弟。回头弄包好烟谢你。”

“陈技术员您客气!”

离开公社,陈飞先按小吴说的,找到镇西头老郑头家。老郑头约莫五十多岁,黑红脸膛,正蹲在自家门口磨泥抹子,听陈飞说明来意,又验看了公社开的条子(陈飞提前找高向阳批的,允许使用公社仓库里一些废旧砖瓦、石灰),耷拉着眼皮问:“管饭不?”

“管。”陈飞点头,“一天两顿,中午晚上,有荤腥。”

老郑头这才正眼看他:“工钱呢?”

“泥瓦活一天一块五,小工一天一块。材料公社出,工具你们自带,损坏了算我的。”

这工钱在镇上算高的了,老郑头脸色缓和了些:“几个人?”

“您看需要几个?活计主要是补屋顶、粉刷墙壁、垫平地面、垒个灶台。”

老郑头盘算一下:“我和我儿子,再叫上个帮工,三个人,够用了。最快明天能动工。”

“成,那就明天。”陈飞跟他约好时间,又去找王木匠。

王木匠家更偏僻些,是个低矮的土坯房。他本人看着比老郑头还显老,背有点驼,听说陈飞要修门窗,可能还要打点简单家具,眼神先是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我……我这成分……”

“活干好就行。”陈飞,“工钱跟老郑头一样,一天一块五,管两顿饭,有荤腥。材料我想办法。”

王木匠连连点头:“哎,哎!谢谢陈干部!我一定好好干!门窗保准严丝合缝!”

敲定了匠人,陈飞心里踏实大半。他骑着车又去了那处小院,用钥匙打开那把锈锁,在晨光里再次仔细勘察。

正屋两间,面积都不小,就是空荡荡的,积满了灰。屋顶有几处明显漏光的破洞,墙皮大块剥落,露出里面的土坯。地面是夯土的,凹凸不平。窗户是旧式木棂窗,窗纸早就烂光了。灶披间更是破烂,原来的土灶塌了半边。

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闪购币余额:337471.267】

修缮房子,明面上的材料可以从公社仓库拉点旧砖破瓦石灰应付,但关键部位和改善生活的东西,还得靠系统。

先找到建材分类。

【防水油毡(卷,10平米):150闪购币。】(备注:黑色,质感粗糙,可裁剪。)

——这个可以铺在屋顶椽子上,再盖瓦,防水效果倍增。买两卷。

【透明塑料布(厚型,卷,10平米):80闪购币。】

——这个可以暂时蒙在窗户内侧挡风,比糊纸结实透光,等以后有机会再换玻璃。买三卷。

【铁钉(混合规格,5公斤装):50闪购币。】

【合页、插销、门锁(老旧款式套装):100闪购币。】

——修门窗必备。

【水泥(50公斤装):400闪购币。】(备注:灰色粉末,简易牛皮纸包装。)

——这玩意儿在这年头可是稀罕物,农村极少见。用来混合石灰抹墙、垫地面,结实平整。得小心使用,先买一袋。

【白色石灰粉(50公斤装):150闪购币。】

——明面上用的主要材料。

【猪毛刷(大小号各5把):40闪购币。】

【木工工具套装(基础):200闪购币。】

——给王木匠用,算是投资。

小计消耗:1502+  803+  50+  100+  400+  150+  40+  200=  1790闪购币。

确认购买。东西放入储物空间。

接着是家具。总不能搬过去睡地上。

【双人棕绷床(硬木框架):600闪购币。】(备注:样式古朴,无多余装饰。)

【单人棕绷床(硬木框架):400闪购币。】

——买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暂时够用。

【实木方桌(带抽屉):350闪购币。】

【长条板凳(四条):120闪购币。】

【靠背椅(两把):100闪购币。】

——吃饭、写字必备。

【大衣柜(双开门):500闪购币。】

【炕柜(矮柜):200闪购币。】

——收纳衣物被褥。

【铁锅(大号,带盖):80闪购币。】

【炒锅(中号):50闪购币。】

【水缸(陶制,中型):60闪购币。】

【水桶(铁皮,一对):40闪购币。】

【碗碟盆勺(粗瓷竹木,一套):120闪购币。】

——基本炊具和生活用具。

小计消耗:600+400+350+120+100+500+200+80+50+60+40+120=  2620闪购币。

确认购买。

【闪购币余额:  333061.267】

看着储物空间里多出来的床、桌椅、柜子、锅碗瓢盆,陈飞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家布置起来的样子。这些家具物品样式都尽可能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材质和工艺远超当下普通农户家的水平,结实耐用。

陈飞锁好院门,骑车去了公社仓库,凭着条子,领了些半旧的青瓦、一些还算完整的砖头、和几袋石灰。跟管仓库的老头塞了包经济烟,约定下午找板车来拉。老头笑眯眯地应承,还指点他哪堆砖瓦质量好些。

晌午,陈飞在镇上国营饭店吃了碗素面,花了二两粮票一毛钱。然后就去约好的地方等老郑头和王木匠来看现场。

老郑头带着他儿子和另一个帮工先到,都是精壮的汉子,工具自备。王木匠稍后也到了,背着他那套有些年头的木工家伙事。

推开院门,老郑头围着房子转了一圈,又进屋看了看屋顶和墙壁,点点头:“活不难,就是费工。屋顶得换掉烂椽子,重新铺席子盖瓦。墙壁得把旧泥皮铲了,重新上泥,再抹石灰。地面也得垫土夯实。灶台好垒。”

王木匠则主要看门窗:“门窗框还好,就是有些榫头松了,得修。窗棂坏了几根要换。门板也得加固。打新家具的话,得有好木料。”

陈飞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屋顶防漏一定要做好,墙壁抹平整,地面尽量平。门窗修结实,开关顺当。先紧着这些修,家具……等我弄到木料再说。”他暂时不打算把系统家具拿出来,等搬过去再找个由头。

“材料呢?”老郑头问,“瓦和砖我看你从公社拉了点,不够吧?石灰也不够抹全屋。”

“石灰我再想办法。”陈飞道,“其他缺的,我想法补。明天开工,我先付三天工钱,管饭。”说着,他掏出准备好的钱,给老郑头三人每人预支了三块,给王木匠预支了三块。

拿到现钱,几人的干劲更足了。老郑头拍板:“明天一早就来!”

送走匠人,陈飞又忙着去联系板车,下午把公社仓库领的材料拉到了小院。来回几趟,累出一身汗,但看着堆在院角的材料,心里踏实。

晚上回到村里,天色已晚。赵春梅和林婉都没睡,就着煤油灯在等他,小满已经困得在打盹。

“咋样?”赵春梅急切地问。

“人找好了,明天就开工。”陈飞洗着手,把情况大致说了,“泥瓦匠三个,木匠一个,工钱谈好了,管饭。材料从公社拉了点,不够的我想办法。”

“哎呀,还得管饭……”赵春梅又开始算计,“这得买多少粮和菜……”

“娘,别操心,我有办法。”陈飞宽慰她,“等房子修好,咱们就能搬过去了。”

林婉默默递过一碗热水,轻声问:“房子……破得厉害吗?”

“还好,主要是旧,拾掇一下就好。”陈飞接过碗,看着她,“院子不小,以后可以种点菜。”

林婉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夜里,陈飞躺在炕上,心里盘算着明天的安排。工地上需要人盯着,送饭也是个问题。最好能在镇上找个临时帮忙做饭的。他想到了堂姐陈大丫,她在供销社工作,认识的人多……

第二天,陈飞天不亮就起身,骑车直奔镇上,先去找了陈大丫。

陈大丫刚上班,听说陈飞要在镇上修缮房子,还需要人帮忙做饭,想了想:“还真有个人选。我们供销社后面住着个周寡妇,男人前年没了,没工作,带着个半大小子,日子紧巴。人干净利落,做饭手艺还行。请她帮忙,给点工钱或者粮食都行。”

陈飞立刻让陈大丫带他去见周寡妇。周寡妇约莫三十出头,看着确实利索,听明白来意,又见是陈大丫介绍的,犹豫一下就答应了。陈飞跟她谈好,每天负责做一顿晌午饭,食材他提供,另外每天给她五毛钱工钱。周寡妇连连道谢。

解决了做饭的问题,陈飞赶到小院时,老郑头他们已经到了,正在清理屋顶的烂稻草和碎瓦。王木匠也在检查门窗。

陈飞把从系统里拿出来的铁钉、合页等小物件混在从公社领的材料里,交给王木匠。王木匠看到那些质量上乘的铁钉和合页,眼睛一亮,也没多问,只是干活更仔细了。

快到晌午,陈飞借口去找材料,躲到僻静处,从系统里取出五斤五花肉(消耗400闪购币)、十斤白萝卜(消耗50闪购币)、二十斤白面(消耗160闪购币)、还有油盐酱醋等调料(消耗100闪购币)。

总共消耗710闪购币,余额332351.267。

陈飞把东西送到周寡妇家。周寡妇看到这么多白面和肉,吓了一跳,手脚却更麻利了。中午,热腾腾的白面馒头,一大锅油汪汪的五花肉炖萝卜,送到了小院工地。

老郑头几人看着这伙食,眼睛都直了。这年头,给干活的人吃这么实在的,可太少见了!白面馒头管够,肉片子厚厚的,油水足!

“陈技术员,这……这太破费了!”老郑头拿着馒头,有些不好意思。

“大家干活辛苦,吃饱了才有力气。”陈飞拿起一个馒头,“快吃吧,下午活还多。”

几个人不再客气,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夸周寡妇手艺好,更夸陈飞大方。王木匠默默吃着,心里感慨,这陈干部,为人厚道。

吃完饭,几人干劲十足。下午,陈飞也没闲着,帮着打下手,递个工具,搬个砖。期间,他把那两卷防水油毡和水泥悄悄从系统取出来,放在角落,等屋顶烂椽子换好,就指挥老郑头把油毡铺上,再盖瓦。老郑头没见过油毡,摸了摸,疑惑地问:“这是啥?黑乎乎的,能防水?”

“南边弄来的土法子,防潮防水,比单铺瓦强。”陈飞解释。

老郑头将信将疑,但还是按吩咐铺上了。接着是和灰抹墙,陈飞让把水泥混在石灰里用,告诉老郑头这是“加了料的石灰,更黏糊”。老郑头试用了一下,发现确实比纯石灰浆更细腻,凝固后也更硬,不禁啧啧称奇,对陈飞更是高看一眼。

几天功夫,在小院氤氲的饭菜香气和叮叮当当的劳作声中,房子一天一个样。屋顶焕然一新,墙壁变得雪白平整,地面垫得平平整整。门窗修得结结实实,王木匠甚至还用边角料给打了个简陋但实用的碗柜。

陈飞看着初见雏形的新家,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他在这个时代,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系统的帮助,为家人挣来的真正属于他们的,安全、舒适、充满希望的港湾。

接下来,就该把系统里的家具,一点点“搬”进来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