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九十六章 地区农业局

第九十六章 地区农业局


陈飞坐在开往地区的班车上,车身哐当哐当响,他怀里抱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服、粮票关系证明,以及牛皮公文包。

车上挤满了人,大多是出公差的干部和探亲的市民,空气浑浊,夹杂着汗味、烟味和劣质汽油味。陈飞靠窗坐着,目光落在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上。比起红星公社,越靠近地区,地势越显平坦,田里的庄稼长势却参差不齐,不少地块的玉米蔫黄矮小,与他在小河沿种出的那片墨绿森林形成鲜明对比。这年头,好种子、好肥料,对粮食生产意味着什么。

班车摇摇晃晃开了大半天,晌午过后,才终于驶入所在的城区。灰扑扑的楼房多了起来,街道也宽了些,行人穿着依旧朴素。

地区农业局在一栋三层高的苏式红砖楼里,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有门卫站岗。陈飞出示了调令和介绍信,门卫仔细查验后,才放他进去。

楼里走廊阴暗,水泥地面坑洼不平,墙壁上刷着半截绿漆,贴着些泛黄的口号标语。按照指示,陈飞找到位于二楼的生产技术科。

科室里摆着几张掉漆的木质办公桌,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伏案工作,听到动静抬起头,目光带着审视落在陈飞这个生面孔上。他穿着蓝布褂子,脚上是家里做的黑布鞋,虽然干净整洁,但在这机关大院里,仍显得土气。

“同志,你找谁?”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干部问道,语气不冷不热。

陈飞上前一步,双手递上调令和介绍信:“您好,我是红星公社借调来的陈飞,来生产技术科报到。”

“陈飞?”眼镜干部接过材料,翻看了一下,“哦,就是你啊。王科长交代过了,你跟我来。”

他领着陈飞走到科室最里面一张靠窗的桌子前,桌子空着,落了一层薄灰。“你就先用这张桌子。王科长去局里开会了,晚点回来。我叫孙建国,有啥不懂的可以先问我。”孙建国指了指那张空桌,语气平淡。

“谢谢孙干事。”陈飞放下行李,拿出抹布,默不作声地开始擦拭桌椅。孙建国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回到自己座位继续写材料。

科室里其他几人互相交换着眼色,低声议论着。

“红星公社来的?就是那个弄出高产玉米的?”

“看着挺年轻,没啥特别嘛。”

“听说有点儿门路……”

“哼,乡下把式,到了地区,未必玩得转。”

陈飞只当没听见,仔仔细细把桌椅擦干净,又把公文包放进抽屉。他知道,在这地方,资历、背景、人脉,样样都比乡下复杂,初来乍到,低调做事才是正理。

一下午无事,陈飞就坐在位置上,翻看孙建国给他找来的几份内部技术资料和近期工作简报。他看得极快,结合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很快就对地区农业的现状和技术难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缺水、缺肥、种子退化、农机具极度匮乏……问题比比皆是。

快下班时,生产技术科的王科长回来了。王科长名叫王复礼,正是之前去红星公社视察的那位地区专家。他见到陈飞:“小陈同志,来了?路上辛苦。住宿安排好了吗?”

陈飞站起身:“报告王科长,不辛苦。住宿科那边说暂时安排在局后面的集体宿舍。”

“嗯,条件艰苦点儿,克服一下。”王复礼点点头,走到自己办公桌后坐下,“调你过来,是因为你搞出了成绩,有想法,也有办法。地区眼下正在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和小型农机,阻力不小,很多公社反映用不惯、修不了。你的任务,就是协助科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把好东西真正用起来,见实效。”

“我明白,王科长。我一定尽力。”陈飞应道。

王复礼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飞:“这是近期各公社上报的需求和问题汇总,你先熟悉一下。明天跟我去一趟农机厂,他们仿制的一批手摇玉米脱粒机,故障率很高,你去看看,能不能找出症结。”

“是。”陈飞接过文件,厚厚一沓,上面罗列着各种问题。

下班铃声响起,科室里的人陆续离开。陈飞等人都走了,才锁好抽屉,拎着行李去后勤科安排的宿舍。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挤挤挨挨,空气混浊。他分到一个靠门的上铺,把不多的行李放好,拿着脸盆去水房打水洗漱。

夜里,躺在硬板床上,意识沉入系统。

【闪购币余额:280541.267】

“购买【本时代常见农机具结构原理与维修图解(高级)】:消耗1500闪购币。”

“购买【精密螺丝刀、扳手、内六角工具套装(迷你便携)】:消耗800闪购币。”

“购买【金属强化修复剂(小瓶装,无色无味)】:消耗500闪购币。”

“购买【高效润滑防锈喷剂(小罐装)】:消耗300闪购币。”

小计消耗:3100闪购币。

余额:【277441.267】

知识和技术,是他在这里立足的根本。明天去农机厂,就是一个亮相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陈飞跟着王复礼来到地区农机厂。厂区不小,但设备陈旧。厂长听说地区局来了专家,亲自接待,陪着来到组装车间。

车间里堆着不少半成品的手摇玉米脱粒机,旁边还放着几台返修的问题机器。

“王科长,您看,这机器我们用的是上面发的图纸,可做出来就是不好使,要么卡壳,要么脱不干净,齿轮还容易坏。”厂长指着那些机器,一脸愁容。

王复礼看了看,对陈飞示意:“小陈,你看看。”

陈飞上前,拿起一台问题机器,仔细观察。外壳铸造粗糙,内部齿轮啮合不精准,传动轴有轻微弯曲,轴承也是劣质货。他不动声色地用手摸了摸几个关键连接部位,感受着那明显的间隙和毛刺。

“能给我工具拆开看看吗?”陈飞问。

厂长让人拿来一套厂里常用的工具,粗笨且不顺手。陈飞借口不称手,从自己那个不起眼的公文包里,取出了系统购买的那套精密工具。

孙建国和厂里的技术员在一旁看着,见他拿出这么精致的工具,都有些讶异。

陈飞动作熟练,三下五除二将一台问题机器拆开,内部结构暴露无遗。他指着齿轮啮合处:“这里公差太大,传动效率低,容易打滑卡顿。”又指了指微微弯曲的传动轴,“轴不直,转动起来抖动大,加剧磨损。”最后拿起那个劣质轴承,“轴承间隙大,不耐磨,是故障主因。”

他分析得条理清晰,一针见血,连厂里最好的老师傅都没看得这么透。厂长和技术员听得目瞪口呆。

王复礼眼中闪过赞赏,问道:“那依你看,怎么改进?”

陈飞沉吟一下,道:“齿轮需要重新校对模具,提高加工精度。传动轴必须调直或者更换。轴承……如果能找到质量更好的替代品最好。”他顿了顿,看向厂长,“厂里有没有报废的旧机器?拆点还能用的好零件临时顶替也行。”

厂长苦笑:“好轴承难搞啊,计划内的指标根本不够用。报废机器倒是有几台,但零件也不匹配。”

陈飞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借着重新组装的机会,背对众人,悄悄从系统里取出那瓶【金属强化修复剂】,极其隐蔽地涂抹在磨损严重的齿轮接触面和轴承滚珠上。又用【高效润滑防锈喷剂】仔细喷了一遍传动部件。

组装完毕,陈飞摇动手柄,机器发出一阵轻快许多的“嗡嗡”声,不再是之前那种滞涩刺耳的摩擦音。他抓过一把干玉米棒塞进去,只见金黄的玉米粒哗啦啦脱落,比之前顺畅了不止一倍,脱得也干净。

“神了!”旁边一个老师傅忍不住惊呼,“这……这声音都不一样了!”

厂长和技术员围上来,看着那流畅脱粒的机器,满脸不可思议。孙建国也推了推眼镜,看向陈飞的目光变了。

王复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厂长说:“看到没有?不是图纸问题,是工艺和细节!陈飞同志指出的问题,你们要立刻整改!至于轴承……”他看向陈飞,“小陈,你有没有什么门路?”

陈飞:“王科长,好轴承确实不好弄。不过我认识一个朋友,以前在南方机械厂干过,或许能搞到一点计划外的次品……但价格可能比计划内的高点,量也不大。”

“次品也行!只要能用!”厂长立刻接话,“价钱好商量!总比停工强!”这年头,合格的紧俏物资难搞,但“次品”、“处理品”通过特殊渠道流出来的不在少数,大家心照不宣。

王复礼深深看了陈飞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跟进一下。尽快帮厂里解决困难。”

返回农业局的路上,王复礼对陈飞的态度明显亲近了不少。“小陈啊,没想到你对机械也这么在行。看来把你调来,是调对了。”

“科长过奖了,我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陈飞谦逊道。

“嗯,年轻人,肯钻研,好。”王复礼点点头,“好好干,地区局,需要你这样有真本事的人。”

回到科室,陈飞发现其他人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重视。孙建国主动给他倒了杯水:“陈飞同志,辛苦了。农机厂那老大难问题,让你一下午就找出根子了,厉害。”

“孙干事客气了,大家一起努力。”陈飞接过水杯。

晚上,陈飞在宿舍附近的邮局,给家里寄了一封信,报了个平安,随信附上了二十块钱和一些在地区换到的糖票、肥皂票。

做完这些,陈飞回到嘈杂的宿舍,躺在硬板床上,听着室友的鼾声,心里却一片清明。

地区农业局的第一脚,算是站稳了。轴承的事,正好可以让他把系统里那些质量远超这时代“次品”的标准轴承,用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拿出来,既解决了农机厂的燃眉之急,也能小赚一笔,更巩固了他在王复礼心中的地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