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领市古玩交易会
第五十六章 领市古玩交易会
这天下午,沈浩正趴在柜台上,拿着放大镜看王三昨天送来的一个铜烟杆。
烟杆杆上刻着“富贵”俩字,看着像民国的,可包浆有点怪,他拿不准是老的还是做旧的。
“叮铃……”
门口的风铃响了,沈浩抬头一看,李老板拎着个黑皮包,慢悠悠地走进来,脸上挂着笑。
“李老板,稀客啊。”沈浩赶紧放下放大镜,起身招呼,“快坐,我给您沏壶新茶。”
“不用忙,我就来跟你说个事儿。”李老板摆摆手,往博古架前一站,眯着眼瞅上面摆的东西,“你这铺子,宝贝越来越多了啊。”
“瞎收着玩的。”沈浩递过一杯凉茶,“您今儿咋有空过来?”
“再过五天,邻市有个大的古玩交易会,比上次那个规模还大,来的都是些行家。”
李老板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到时候,你手里那些拿不准的东西,就带过去,让懂行的给掌掌眼,能出手的就出了,换点现钱也好。”
沈浩眼睛一亮,上次交易会他淘着不少宝贝,还卖了二十多万,现在机会又来了。
“我这儿确实有些东西,我看着像老的,可拿不准年代,正愁没人给掌眼呢。”
“这就对了。”李老板笑了,“这种大场子,藏龙卧虎的,说不定就能遇着识货的,你把那些拿不准的都挑出来,到时候咱一块去,我给你引荐几个朋友,都是玩了一辈子古董的,眼光毒得很。”
“那可太谢谢您了,李老板。”沈浩心里热乎乎的,这李老板真是够意思,有好事总想着他。
“谢啥,都是朋友。”李老板摆摆手,“不过 ,丑话说在前头,到了那儿别乱说话,少看少问,看准了再出手,有些人看着和善,实则憋着坏呢,别让人给坑了。”
“我记住了。”沈浩点头,上次的经验他还没忘,确实不能太露怯。
李老板又在铺子里转了转,指着那个汉代绳纹罐说道:“这玩意儿上次没带去?挺不错的,修复一下能卖个好价钱。”
“想着留着自己玩呢。”沈浩笑着说道,“这次主要带些拿不准的,一个铜烟杆,还有上次收的一个玉牌,上面的字我到现在都没认全。”
“哦?还有这宝贝?”李老板来了兴致,“拿来我瞅瞅。”
沈浩赶紧去里间,把那个刻着奇怪符号的玉牌取出来。
李老板戴上老花镜,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点点头:“这字看着像甲骨文,有点意思,带去交易会,说不定有研究这个的专家,能给个好价。”
“真的?”沈浩心里更有底了,“那我这就去挑东西,把拿不准的都打包。”
“不急,还有五天呢。”李老板看了看表,“我就是来给你通个气,让你有个准备,对了,这次交易会人多,你最好找个箱子,把东西好好装起来,别磕着碰着。”
“哎,好。”沈浩应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带哪些东西了。
那个铜烟杆、甲骨文玉牌,还有周奎收来的一个缺了角的珐琅盒子,看着像清代的,可他总觉得釉色有点怪。
王三他们送来的一把铁剑,锈得厉害,分不清是明代的还是民国仿的……
这些都得带去让行家看看。
李老板又坐了会儿,聊了些古玩行的新鲜事,说最近有人收了个宋代的瓷枕,卖了八十万,听得沈浩心里直痒痒。
“行了,我先走了,店里还有事。”李老板起身告辞,“五天后一早,我还开车来接你,别迟到。”
“放心吧,我指定早早就等着。”
沈浩把他送到门口,看着那辆黑色的皇冠车慢慢开走,心里又激动又期待。
回到铺子里,沈浩赶紧把里间的木箱子翻出来,开始装古董。
王红梅凑过来问道:“又要去交易会啊?”
“嗯,李老板说这次规模更大。”沈浩把铜烟杆放进箱子里,“把这些拿不准的带去,能卖就卖,卖不了也能长长见识。”
“那你可得小心点,别让人骗了。”王红梅叮嘱道。
“知道。”沈浩笑着说道,“上次都没被骗,这次更不能了,说不定还能再捡一些大漏。”
他一边说一边打包。
心里盘算着,这次要是能把那些拿不准的古董都卖出去,少说也能赚个十几二十万。
窗外的太阳慢慢往西沉,聚宝阁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沈浩把箱子锁好,放在床底下,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还有五天,又能去见大世面了,想想就觉得浑身是劲儿。
接下来的五天,沈浩天天盼着王三、周奎他们上门。
头天下午,周奎他们先带来个惊喜。
虎子从车斗里拎出个布包,神秘兮兮地说道:“沈老板,您瞅瞅这个,从老磨坊的墙缝里抠出来的,摸着冰凉凉的。”
沈浩好奇的打开一看,是个巴掌大的铜镇子,上面雕着只小乌龟,龟甲上的纹路清清楚楚,包浆厚得能滴出油来。
沈浩拿在手里掂了掂,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明代的铜镇纸,读书人压书页用的,雕工这么精细的少见。
他给了他们三百块,转头就锁进了木箱子。
第二天傍晚,王三他们蹬着破三轮车晃悠过来,车斗里堆着些破碗烂碟,最底下却压着个黑黢黢的玩意儿。
“沈浩,今儿收着个铁疙瘩,看着怪沉的,你给瞅瞅。”
王三踢了踢那东西,发出“哐当”一声。
沈浩蹲下去一摸,原来是个铁制的小香炉,炉耳都锈没了,可底座上的花纹还能看清,是典型的清代样式。
他故意皱着眉:“这破铁玩意儿,最多给你二十。”
王三嫌少,磨了半天,最后三十块成交。
等他们走远了,沈浩赶紧用砂纸蹭了蹭,露出里头的铜色。
这是个铜包铁的香炉,最少值五千。
第三天,周奎他们从三十里外的山村里拉回来个半人高的木头桩子,看着像个菩萨像,可惜脑袋没了,身上的漆掉得差不多了。
二强说这是从废弃的土地庙里抬出来的,老乡说放那儿几十年了,给了五块钱就拉回来了。
沈浩围着桩子转了两圈,手指敲了敲木头,声音闷乎乎的,是楠木的!
虽然残了,可清代的楠木雕像,光这料子就值老钱,当下给了他们八百块,比他们三天的收入还多,乐得虎子差点蹦起来。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9/111110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