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知青下乡,没有我懂得多
过完年之后,有众多相亲们的帮忙,再加上廖庆直接给王盼娣和崔鑫办理好结婚证书,
很快一场热闹的婚礼在上岗村举行。
王富盛也是拿出各种食材,酒席大摆几十桌,连摆三天三夜。
除了所有上岗村的村民,以及象牙岭公社的人以外,
甚至连在安中市的蒋小红姥爷姥姥一家,还有杨光祖也来捧场。
这些人无一不是看在王富盛的面子上。
村里人也都不约而同的默认一件事,
那就是在上岗村大队,不论你是谁,都要给王富盛一个面子。
如此盛况,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村民们也都是吃的开心。
酒席过后,魏生等人就在王富盛的安排下继续开始造房子。
索性把王富盛隔壁之前盖的大土房子也一起重新盖起来,给二姐一家用。
至于大姐,王富盛本想着也给大姐也盖一座房子。
但是大姐坚持不用了,
“我已经这个岁数,以后就给娘养养老,给你和小红带带孩子。”
对于大姐的想法,王富盛表示同意,并且让娘和大姐一起住在自己的这个二层小楼里,
反正房间够用了。
时间很快过去两个多月,已经是63年入夏。
房子都已经盖好,地里的粮食也都快速种了起来。
在王富盛的带领下,家家户户有肉有粮,心里不慌。
也正是这个时候,在公社办公室里的廖庆接到了来自上级的电话。
“现在全面开展关于下乡户活动,按照村大队为单位,每个村大队,安排进二十个人。”
廖庆一边听着电话,一边记笔记,把关于象牙岭各个村大队的下乡户人员名单记下。
廖庆发现,被安排在上岗村的二十个人里面,有十八个都是和当时的自己一样,是下乡知青。
剩余两个之前都是距离安中很远的某个城市里工厂工人。
关于这件事,廖庆自然要通知到象牙岭下六个村
尤其是上岗村。
并且上岗村今年的情况又变得不一样。
在众多村民的拥促下,王富盛再次当选上岗村村长。
上岗村一共八个小队,每个小队十户人家左右。
这第一批来的二十个下乡户要怎么安排,
除了他这个公社书记要思想,还有就是要联系好各个村的村长。
其余村都好说,就是这上岗村,廖庆还是选择询问一下王富盛的想法。
“廖书记,你找我?”
此时王富盛已经被叫了过来。
“嗯,关于下乡户的事情,需要找你聊一聊。”
廖庆主动给王富盛倒了一杯茶水。
关于这件事,王富盛心中倒也知道不少。
除了自己前世的时候,关于这方面的新闻以外,
还有就是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
当时原身家里已经破败不堪,三个姐姐已经死的死,残的残,大姐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老母亲已经病重躺在床上,媳妇蒋小红每天累死累活,不仅要照顾病重的婆婆,还要照顾同样病重的王富盛。
也正是这一年,知青下乡,
大家本以为日子会有救了,可谁知道,又多了二十多口人吃饭。
这让本就难过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原身为了活下去,坚定的把蒋小红卖给了别的村的一户人家,就为了换取一口粮食。
在这之后,老母亲也病死。
可以说,原身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可他还是没有醒悟。
“怎么安排,我都没意见。”王富盛回答道。
在原身的记忆里,对那些知青都没什么印象,哪怕最后他们都在上岗村落了户。
“既然你没意见,那等他们来了以后,我就让人带去上岗村,怎么安排,全部由你做决定。”
关于王富盛的能力,廖庆是十分相信的。
再加上这两年两人来往也比较多,属于相互信任。
回去的途中,王富盛开始想着关于这些下乡户的事情。
按照廖庆的说法,被分配到上岗村的二十个人当中,只有两个是工厂工人,
这种被下放到农村,基本都还有机会回到原来的城市。
而且也都是穷苦出身,好管理。
关键就是这十八个下乡知青,他们能否回到城市,都要看在农村表现怎么样。
但难免会有些人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这种情况,在下乡户的事情中,不算少见。
就这样过了几日,被安排到上岗村的二十位下乡户一同来到了象牙岭公社,
由廖庆亲自带领他们来到上岗村。
此时上岗村的各个小队村民都在田地里种地。
“我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上岗村的村长,王富盛同志。”
廖庆主动介绍道。
这些人也没想到一个村的村长居然这么年轻,看起来与他们似乎差不多大的年纪。
两名工人身份的下放户,都是年纪四十多的男人,这次下放拖家带口,很明显户口要迁成农村户口了。
他们主动与王富盛握手,表示一定会好好种地。
“王村长,那就交给你了,我还有事。”廖庆说完便离开。
这边王富盛正准备带这些人去村里准备好的住处。
就在这时,一位知青忽然高声问道:“王村长,您为我们妥善安排了住处之后,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立即投身田亩,开始耕作了呢?”
王村长闻言,神色坚定:“那是自然之理,不事农耕,何以赚取工分,养家糊口?”
知青的脸上闪过一抹不甘与错愕,他继续说道:“可我们都是寒窗苦读多年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栋梁,怎适合与泥土为伍,躬耕田野呢?再者说,种地乃是体力劳动者的活儿计,那我们这些年所积累的知识与学问,岂不是要白白荒废了吗?要不你听我们的,我们懂得多。”
此言一出,周围的知青们纷纷点头,神色间透露出些许不服与无奈,显然,他们的心中仍旧怀揣着对知识的骄傲,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抵触。
王富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闪烁着洞察世事的光芒:“诸位的寒窗之苦,我感同身受。然而,若论学识之深浅,恐怕诸位所积,在我面前,还不够看。”
闻此,一位女知青柳眉倒竖,不甘示弱:“空口白话,岂能服人?不妨来个真才实学的较量,倘若你败下阵来,这村中的话语权,便交由我们掌握。”
王富盛嘴角笑意更甚,自信满满地应允:“好啊!要是你们输了,明天开始老老实实给我去种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10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