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带着空间回六零,我能复制万亿物资 > 第120章 挖水塘,饲养鱼

第120章 挖水塘,饲养鱼


“这个,真不好意思,你们现在来还没有地方住。”

“如果执意的话,应该会被安排去别的地方。”

像这种主动下乡户的,一般都会征求主动方向去哪。

可现在上岗村已经没有空闲的房子了,就算要盖,也要等几个月。

“没关系没关系,只要王同志你同意,我们可以等。”

这些代表们也算看清楚了,留在上岗村,比回去好太多了。

况且他们都是自己来,正好可以回家一趟和家里人说一说人,然后再处理一下事情,就可以彻底成为下乡户。

对此,王富盛也只能表示欢迎,等新建了房子以后,再让  他们过来。

赵东海一家和沈云红一家都是刚来上岗村。

自然也要去做工领工分。

这时候二姐夫李福生跑来找王富盛,

“富盛!试验田那边周围真的要种果树吗?”

这是王富盛新的安排,之前赵东海批下来的地,已经全部都用上了,

整整几百亩,被王富盛划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种粮食,一部分种蔬菜,另一部分就是瓜果类。

然后王富盛就盯上了试验田之外的地。

这块地的另一边就是上岗村的养殖场,鸡鸭鹅牛羊都在这里。

“嗯,树苗我已经安排好,你带人把种下就好。”

反正那块地也是树,不如种点果树,自给自足这一块必须安排好了。

这地上的差不多了,王富盛又开始思考水里游的。

他一个人来到上岗村旁的河边,

现在上岗村用来浇地的水都是出自这条河,

哪怕夏天炎热的时候,河水也没有完全干涸。

所以王富盛想着,能不能再利用这条河,做一个水产区,

这样以后想吃鱼,吃虾,也不用等季节了。

既然想到了这里,那就准备开始实行。

回到村里的王富盛开始‘摇人’。

他让李福生帮忙在村里宣传一下,需要做苦力,工具自带铁锹,人数在五十人,做工一天算作一天半的工分。

“居然有这么多工分!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

“还有我!”

现在关于分工的事情,都不需要分配,都是抢着干活。

人多力量大,在王富盛的带领下,种地效率也比以前要高出好几倍。

很快,五十人的队伍就整齐了。

每个人都带着铁锹等待着。

王富盛又找了二十个人,用独轮车专门运土。

河水旁的土就用来搭建篱笆。

“王村长,需要我们怎么做就直说。”

“是啊,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一群壮汉站在一起,等待着王富盛的安排。

“我打算在这里挖两个水塘,专门用来饲养鱼,虾之类。”

王富盛说道。

众人听了,露出疑惑的表情,养这些玩意做什么?

每年的春秋两季不都是能在河里捞到的吗?

王富盛也明白这些人的疑惑,解释道:“大家想一想,河里的鱼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虽然咱们现在粮食足够,但要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能吃到鱼呢?”

“所以,我们要饲养鱼,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鱼用来吃。”

众人听了王富盛的话,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

“大家伙还等什么,开干吧!”

于是众人在王富盛的安排下开始分工,水塘不用特别深,过半腰就行。

每个水塘深一米二,大小在三百个平方,按照王富盛的计划先来两个水塘。

这样做,不仅仅是大家有鱼吃,只要开始饲养鱼,王富盛的空间里也能不断的复制鱼。

对王富盛来说,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挖水塘的事情热热闹闹的进行着,王富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鱼苗的事。

要光是靠河里的那些鱼,根本没有多少鱼。

所以还是直接买鱼苗方便。

或者想办法先弄来很多的鱼才行。

上哪能弄到这些鱼呢?

王富盛正思索着,正好看见来装粮食的钱三。

“老三!”王富盛喊道。

“王哥,啥事需要我去做?”

“你知道上哪能弄来鱼苗吗?”

“鱼苗?”钱三皱起眉头“这可把我难住了,还没听说过哪儿有鱼苗的。”

嘶!

看来鱼苗的法子不好弄,毕竟没有自由买卖,也不能会有人养鱼苗卖。

“行吧,没啥事了。”

王富盛想着外面现在吃饱饭都困难,就更别提哪儿会有很多的鱼了。

自从粮食足够后,王富盛的空间里的鱼也没怎么复制过。

所以想要找到很多的鱼,还得想别的办法。

“王哥。”钱三看王富盛有些烦恼,便说了句:“你要是想要鱼,咋不去上游看看,那边不怎么住人,或许会有。”

钱三的话提醒了王富盛,上岗村依山傍水,这条河流下游有村子,但上游没有。

说不定真有机会。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王富盛决定一个人先去上游处看看。

他先是跑去公社找廖庆要来了整个象牙岭的地图。

根据地图上显示,上岗村的这条河名叫布宽河,一路沿着上游走也就二、三十里地,以前是有个湖泊,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于是王富盛骑上自己的小三轮就往地图上所指的湖泊赶去。

如果真有湖泊,那一定有鱼!

骑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王富盛终于看见了那湖泊。

只不过因为这两年干旱的原因,很明显湖泊的水位下降了不少。

此时正是夏末秋初,王富盛一个石头砸下去,湖泊里的鱼儿欢腾不停。

“居然比想象的还要多!”

毕竟前两个月大家去河里捞鱼,都没捞到多少,

王富盛还以为上游的鱼都死了。

没想到是因为水位下降都出不来!

这么多鱼,随便撒网都能满满当当!

王富盛立即就有了办法,他快速骑回去,然后晚上把村里人都叫到了一起。

几百号人全部挤在一起,也不知道王富盛要做什么。

“各位!明天开始,每户出一个人,带着渔网去上游的湖泊捞鱼,凡是带回来十斤,多记一工分。”

毕竟想要来回,都必须靠走,这样一趟下来,虽然每个人带的不多,但人多。

大家听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捞鱼还能多记工分!

“这下以前的渔网也派上用场了!”

到了第二天,每家每户都安排了一个人专门捞鱼。

捞到的鱼就可以放进刚挖的水塘里面,

为了保证水塘的水不会成为死水,王富盛又安排会水的人在水塘和河水之间安装了渔网,防止水塘里的鱼跑出去。

现在万事俱备,就看能捞回来多少条鱼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10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