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登上了全国报纸,新口号
听见王富盛的话,村民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宝国也把王富盛拉到一边,
“王同志,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粮食我都带来了。”
在杨宝国看来,王富盛就是想帮助他们,但要是直接送粮食,肯定会引起公社的不满,
所以才会用换东西为借口。
“真的太谢谢你了,王同志,你想换什么,可以告诉大家。”
杨国宝说道。
“我想换的是,一些老东西,碗,木头之类都可以。”
王富盛之前在与温卓聊天的时候,只是知道这里会有那种老物件,但并不知道是什么。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都听见了吧,王同志愿意帮助我们,快回去把家里的那些没用的老物件都拿出来换粮食。”
有杨国宝帮忙号召,这些村民们全都赶回家。
不一会,他们就拿着一些东西出现在王富盛的面前。
当王富盛看见这些东西以后,发现大部分说是老物件,其实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但也会有几个稍微有点年份的。
根本东西的价值不同,王富盛也会将分配好的粮食换来。
同时,也会有不少人家没有换到粮食。
看着那些人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尤其还都是老人。
王富盛看了看自己三轮车后面还剩下的两袋粮食。
“这些都给你们吧。”
两袋米也不过十斤,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也懒得再带走,不如就送给他们。
王富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得知了一个秘密。
“王同志,真是谢谢你,你是不知道,前些日子俺们公社的那些人都被抓起来了,老惨了。”
杨宝国的话,让王富盛想到了清理工分的那件事。
说的应该就是那个。
尤其是乡村,因为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
好多基层被抓,虽然让不少村子好起来,但就是暂时的,不过两天,到处再次出现粮食的问题。
“王同志,你若是喜欢这种老东西,可以去那边的山上看看,听说那儿埋着一些好东西哩。”
嗯?
王富盛听见这几句话,第一反应就是墓地。
难不成温卓说的老物件,根本不是这个村子里的,而是有人发现了墓地,从里面带出来有些陪葬品?
对于这种事情,王富盛是听的非常多,但要是说亲身经历,完全没有。
也不敢去了解,这种敬畏之心,大部分人都有。
于是王富盛直接骑着三轮车回去,关于老物件的事情,也暂时放一放。
就在王富盛回家后没多久,廖庆带着一张报纸走过来。
“上报纸了!上报纸了!”
和廖庆一起来的,还有崔鑫,他们都是因为报纸上的内容来庆贺。
不少人都好奇怎么回事。
经过廖庆一说,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因为上岗村的优异表现,获得了最高赞扬。
从而让上岗村成为了全新学习村寨。
之前是学大寨,现在是学上岗。
村子里很多不识字的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是欢呼雀跃。
之前王富盛上过一次报纸,但那是个人表彰。
这一次是整个上岗村的,是属于大家的荣誉。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以后有机会出去,说自己是上岗村的人,都倍儿有面子。
村民们纷纷跑去王富盛家门口庆贺。
此时不明所以的王富盛还以为有人闹事,从家里拿着木棍就出来了。
“我看谁闹事!”
众人看见王富盛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村长!不是闹事,是喜事!”
廖庆解释一遍,王富盛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自己依稀记得,在1964年刚过完年的时候,的确有这么一件事。
只不过那是在宣扬大寨精神。
没想到因为自己,导致大寨精神,变成了上岗精神。
这着实是没想到的。
而王富盛作为上岗村村长,同时又是上岗精神的关键人物,再次成为了上岗村每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没有王富盛,就没有现在的上岗村。
既然登了报纸,自然是要全村一起庆祝。
今晚大食堂做饭,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吃。
“以前天天喊学习大寨,现在他们啊,估计天天喊学习上岗了!”
“哈哈哈,这种感觉真好,不过咱们也不能太高兴,必须要包吃住才行!”
“那必须的!咱们上岗村的人团结起来,什么都不怕!”
……
村民们坐在一起吃喝,笑谈。
当他们所做的一切被别人知晓,甚至赞扬的时候。
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候。
上岗村的事情也在一个多星期内,全国有名起来。
家家户户就没有不知道上岗村的。
学习上岗精神,也成了大家每天早上醒来的新口号。
同时,这也让不少吃不饱饭的人想举家搬迁去上岗村。
留在原地就是饿死,不如试一试去上岗村。
只要你会做工,会种地,在上岗村就不会饿死。
在距离上岗村不远的象牙岭公社那边,这天廖庆刚赶到公社,就听见公社里面有人在说话。
大清早的,忙活啥呢这是?
当廖庆走过去后,就看见自己的下属正在给两个穿的破旧的人倒水。
“谢谢同志!谢谢同志!”
坐在那的是两个女人,头上还抱着白色毛巾,像是逃荒一样。
“小刘,怎么回事?”廖庆问道。
“廖书记,我早上醒来的时候就看见她们在门口坐在地上,见可怜就让她们进来了。”
小刘解释道。
廖庆走过去问道:“两位同志怎么称呼?是从哪儿来的?”
“我叫廖文莉,她是我妹妹廖季萍,我们是从含山公社大宇村来的,听说在上岗村,只要会做活,就能有口饭吃。”
两个女孩看起来年纪不大,姐姐十五六岁,妹妹十二、三岁的样子。
与自己同姓!
“你们的爹娘呢?”
“娘跑了,爹……不要我们了。”
说着,两个女孩就低下头。
“两位同志先别哭,小刘,去拿些吃的来。”廖庆又吩咐道。
要不是因为自己知道爹娘死的早,都怀疑这两个是自己妹妹。
毕竟同姓,大宇村离自己老家也不远,廖姓人又不多。
两个女孩看到馒头,直接给廖庆跪在地上,“谢谢!谢谢!”
廖庆将两个女孩扶起,询问道:“你们知道小余村有姓廖的人家吗?”
“知道,爹说过,那是爷爷的家。”
“你们爹叫什么?”
“廖武平。”
听到这个名字,廖庆怔住了!
居然是自己叔叔的名字!
那她们真是自己的堂妹!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09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