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上岗村的东西要出国了
现场瞬间乱成一锅粥。
那人趁机大喊:“看看!出人命了!赶紧查封!”
他身后的人掏出封条,就要往作坊门上贴。
千钧一发之际,王富盛大喝一声:“慢着!”
他快步走到孩子身边,仔细查看症状,又闻了闻孩子嘴边,突然转身对蒋小红喊:“快!去拿半杯盐水来!”
盐水灌下去没多久,孩子 “哇” 地吐出一堆没消化的野果。
王富盛捡起野果给大伙看:“这是后山的野柿子,没熟透就吃,肯定肚子疼,和罐头有啥关系?”
孩子母亲这才反应过来,红着脸直道歉。
鸭舌帽见阴谋被拆穿,恼羞成怒:“就算这样,你们没资质!”
“谁说我们没资质?”
王富盛从怀里掏出个信封,这可是他早就拥有的特批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许可证,
围观村民爆发出一阵欢呼。
二柱子举着自制的铁皮喇叭喊:“看见没?我们盛哥早有准备!”
那人的脸涨得比煮熟的螃蟹还红,灰溜溜地钻进卡车。
临走前,王富盛拍了拍车门:“同志,以后想较量,光明正大地来,别净使些下三滥的手段!”
风波平息后,罐头厂的建设加快了进度。
王富盛从县农机厂淘来旧机器,带着村民改装成简易生产线。
没有杀菌锅,就用两口大铁锅套着煮,
没有封盖机,就手工拧瓶盖。
二柱子还发明了个 “土办法”
用自行车链条改装成传送带,虽然 “咔嗒咔嗒” 响得厉害,倒也挺管用。
投产那天,全村像过年一样热闹。
第一罐印有“上岗村”字样的黄桃罐头下线时,王富盛亲手把它递给母亲王凤莲:“娘,您尝尝!”
老太太颤巍巍地打开罐头,果肉金黄透亮,咬一口,甜得直眯眼:“比我年轻时吃过的洋罐头还香!”
消息传开,周边供销社的人抢着来订货。
可新问题又来了,玻璃瓶不耐摔,运输损耗太大。
王富盛蹲在仓库里三天三夜,盯着摔碎的罐头瓶发呆。
第四天早上,他突然跳起来:“有了!用竹筒!”
说干就干。
村里的竹林被砍得 “哗哗” 响,妇女们连夜把竹筒打磨光滑,再配上木塞。
装满杨梅罐头的竹筒往地上一摔,居然只磕掉点皮。
二柱子乐得直拍大腿:“盛哥,您这脑袋瓜子,比诸葛亮还灵!”
罐头厂红火了,王富盛却没忘当初的承诺。
月光下,罐头厂的灯光亮如白昼,机器的轰鸣声和村民的谈笑声混在一起。
王富盛站在装满竹筒罐头的卡车旁,该去省城找找大买家了!
1974 年深秋,王富盛裹着补丁摞补丁的蓝布棉袄,怀里揣着几罐竹筒罐头,踏上了开往省城的班车。
车上挤满了进城卖山货的老乡,二柱子非要跟着来,被他硬按回村里:“你小子毛手毛脚,去了净添乱!看好罐头厂,等我好消息!”
省城的街道车水马龙,自行车铃铛声、汽车喇叭声吵得人脑袋发懵。
王富盛站在百货大楼前,仰头望着五层楼高的玻璃幕墙,
这可是全省最大的商场,听说连外宾都来这儿买东西。
他的旬阳百货可与这没法比。
刚迈进大门,就被售货员拦住了:“哎哎,农民同志,这边不收货!”
王富盛赔着笑脸掏出介绍信:“同志,我是来谈合作的,我们村的罐头……”
“行了行了,” 售货员摆摆手,“合作得找采购科,在四楼。”
采购科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科长翘着二郎腿,听王富盛说了没两句就打断:“小作坊的罐头?我们只跟国营厂合作,再说了,竹筒包装?像什么样子!”
王富盛心里一动:“科长,我们的罐头不添加任何色素,老人小孩都能吃,您看,这是县防疫站的检验报告……”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进来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老周,省外贸局的领导要来视察,赶紧准备准备!”
科长一听,立马站起来整理衣服:“快把样品摆好!”
王富盛灵机一动,趁乱把竹筒罐头摆在样品堆里。
外贸局领导来了,科长正唾沫星子乱飞介绍产品,突然有人指着竹筒罐头问:“这个包装挺有意思,哪里产的?”
科长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王富盛赶忙站出来:“这是我们上岗村合作社的新产品,原料都是自家种的……”
领导饶有兴趣地打开罐头,尝了一口:“嗯,味道不错!这种原生态的包装很有特色,说不定能出口!”
科长的脸瞬间绿了,王富盛却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事情哪有这么顺利。没过几天,百货大楼突然打来电话:“王富盛,你们的罐头被投诉了!说里面有虫子!”
王富盛脑袋 “嗡” 地一下,连夜坐末班车赶到省城。
到了仓库,打开投诉的罐头,里面果然漂着一只死苍蝇。
王富盛盯着罐头瓶,突然发现封口的木塞边缘有撬过的痕迹。他心里明白了,这是有人故意使坏!
正查着,隔壁仓库传来动静。
王富盛悄悄凑过去,借着月光,看见几个黑影正在往罐头里放东西。
“果然是你们!”
王富盛大喊一声,冲了上去。
对方见事情败露,撒腿就跑。王富盛紧追不舍,在小巷子里上演了一出 “猫捉老鼠”。
追到死胡同,黑影无路可逃,摘下口罩,竟是之前在村里闹事的县食品厂那伙人!
“你们还不死心?” 王富盛喘着粗气。
领头的冷笑:“王富盛,省城可不是你能混的地方!识相的,赶紧滚回你的山沟沟!”
关键时刻,一群人冲了过来。
原来,王富盛早留了心眼,发现不对劲就报了警。
闹事者被带走时,还嘴硬:“你以为这样就能赢?走着瞧!”
风波平息后,百货大楼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
科长亲自道歉,还主动提出增加订单。王富盛却没急着答应:“科长,我有个想法,咱们搞个展销会,让市民自己尝尝,到底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展销会那天,百货大楼门前排起了长队。
王富盛支起灶台,现场熬制罐头,香气飘出几条街。
二柱子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举着喇叭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岗村竹筒罐头,不甜不要钱!”
一位白发老太太尝了一口杨梅罐头,竖起大拇指:“比我年轻时吃的罐头还地道!给我来十罐!”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我也要!”
“给我留两罐!” 的喊声此起彼伏。
展销会大获成功,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更让人惊喜的是,省外贸局真的看中了竹筒罐头,打算试销到国内别的地方。
这样一来,王富盛就能利用这条渠道,开始往国外进行贸易销售。
签约那天,王富盛握着合同的手直发抖,这可是上岗村的罐头第一次走出大山!
回到村里,迎接他的是震天响的鞭炮。
晒谷场摆起庆功宴,王富盛端起土陶碗:“乡亲们,咱们的罐头要出国了!这是大伙的功劳!”
张大伯抹着眼泪:“富盛啊,你就是咱们村的大功臣!”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07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