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带着空间回六零,我能复制万亿物资 > 第433章 独属于上岗村的商标

第433章 独属于上岗村的商标


果汁厂生意红火,王富盛却发现了新问题。

市面上突然冒出不少包装相似的果汁,名字都带个  “山”  字,什么  “山珍果汁”“山野果汁”,

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上岗村产的。

张大伯气呼呼地拿着一瓶仿冒果汁找到王富盛:“富盛,这些人太缺德了,咱们的果汁卖得好,他们就跟风!”

王富盛拧开瓶盖闻了闻,眉头皱成一团。

仿冒果汁不仅味道寡淡,还有股怪味,明显用了劣质原料。

他知道,这样下去,消费者分不清真假,迟早会连累上岗村的名声。

“得注册商标!”  王富盛一拍大腿,“有了商标,看他们还怎么冒名顶替!”

可注册商标哪有这么容易。

王富盛带着材料跑到县商局,工作人员翻了翻说:“注册商标要去省里办,流程复杂得很,你们村能行吗?”

王富盛把胸脯一拍:“我们上岗村行!”

回到村里,王富盛发动大伙想商标名。

晒谷场上,全村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

二柱子第一个举手:“叫‘富盛果汁’,用盛哥的名字,保证响亮!”

王富盛笑着摇头:“这是大伙的厂子,不能用我个人名字。”

李婶说:“叫‘山岗果汁’,咱们村在山岗上,一听就地道。”

讨论了大半天,最后定下“岗上鲜”这个名字,寓意上岗村的新鲜果汁。

王富盛带着二柱子连夜坐火车去省城。

到了省商标局,大厅里人山人海,排队的队伍拐了好几个弯。

二柱子瞅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直叹气:“盛哥,这得排到啥时候啊?”

王富盛没说话,拉着二柱子在大厅转了一圈,发现有个  “加急窗口”,但需要特殊理由才能办理。

他眼睛一亮,想起之前在省城展销会认识的朋友。

赶紧借了公共电话打过去,把村里果汁厂被仿冒的事儿一说。

记者朋友热心帮忙,联系了当地报社,第二天报纸就刊登了山村果汁遭仿冒,农民企业盼保护的文章。

拿着报纸,王富盛顺利在加急窗口办了手续。

可没等松口气,新问题又来了。

半个月后,商标局发来通知,说  “岗上鲜”  和一家国营饮料厂的商标近似,不能注册。

王富盛带着材料再次跑到省城,找到商标局负责人。

“同志,我们是小村子的厂子,和他们产品不一样啊!”

王富盛把竹筒罐头和果汁样品摆在桌上,“您看,我们用的是原生态包装,主打纯天然。”

负责人摇摇头:“商标法有规定,近似就不能注册,这是原则问题。”

王富盛看着车窗外的青山绿水,突然灵光一闪。

回到村里,他召集大伙开会:“咱们换个思路!不用‘岗上鲜’,改用咱村的特色竹筒!

就叫‘竹韵果汁’,包装上印上竹林和咱们村的老槐树!”

说干就干,王富盛请来县城的美术老师,设计新商标。

美术老师看着村里的老槐树和竹林,灵感大发,很快设计出一个带着水墨画风格的商标:青翠的竹林间,一棵老槐树郁郁葱葱,树下放着竹筒形状的果汁瓶。

新商标再次申报,这次却卡在了公示期。

一家外地食品厂提出异议,说  “竹韵”  这个名字他们早就在使用。

王富盛调查后发现,对方只是在一份内部文件里提到过  “竹韵食品”,根本没有实际产品。

他带着证据找到商标局,据理力争:“同志,他们没有实际使用,不能算在先权利。我们村的果汁已经生产销售,而且有消费者认可。”

说着,他掏出厚厚一沓消费者的感谢信和购买记录。

经过三个月的折腾,“竹韵果汁”  的商标终于注册成功!

拿到证书那天,王富盛在村里摆了流水席,全村人敲锣打鼓庆祝。

二柱子举着商标证书满村跑:“咱们的果汁有‘身份证’了!看那些冒牌货还敢不敢!”

可树大招风,商标刚注册下来,麻烦就来了。

一天,县工商局突然来人,说接到举报,“竹韵果汁”  商标侵权。王

富盛一头雾水,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之前在省城捣乱的县食品厂搞的鬼。

他们注册了个  “竹韵饮品”  商标,反咬上岗村侵权。

王富盛不慌不忙,拿出所有的生产记录、销售合同和商标注册文件:“我们注册在先,而且产品类别不同。他们这是恶意抢注,故意刁难!”

商局经过调查,认定举报不成立,还对县食品厂进行了警告。

商场如战场,光有好产品还不够,得懂规则、会维权。

商标风波刚平息,王富盛又盯上了果汁厂的老设备。

那些从城里淘汰下来的机器,虽然经过改装能用,但三天两头出毛病。

二柱子经常一边修机器一边嘟囔:“盛哥,这破玩意儿比我爷爷的老烟斗还难伺候,榨个果汁跟打太极似的,慢悠悠!”

王富盛心里清楚,想要扩大生产、提高质量,设备升级势在必行。

可一打听新设备的价格,一台全自动榨汁机就要三万块,抵得上村里半年的收入。

会计老王推了推眼镜,苦着脸说:“富盛,咱账上的钱,还得留着收购水果,这设备……”

“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富盛把村干部们叫到仓库,指着墙上的生产报表,

“现在订单越来越多,手工清洗、人工装瓶根本跟不上。要是有新设备,效率能翻三倍!”

他掏出个小本本,上面记满了去省城参观国营工厂的笔记,“咱们可以先从关键环节入手,慢慢置换。”

大伙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买台新式清洗机。

王富盛带着二柱子跑了好几家机械厂,磨破了嘴皮子,终于咬牙把机器拉回了村。

可新机器刚到,麻烦事儿就来了。

安装师傅一看村里的电路,直摇头:“这线路带不动这么大功率的设备,得重新布线。”

王富盛又得四处托关系找电工,毕竟这年头,电工可不多见,上岗村的电路也是刚刚才通没多久,

电线拉好了,清洗机总算能运转。

可第一天试运行,就出了岔子。

机器刚启动,传送带突然卡住,水果撒了一地。

二柱子钻到机器底下检查,弄了满脸油污:“盛哥,这齿轮咬合不对,肯定是运输的时候震松了!”

王富盛带着几个年轻人,对照着说明书一点点调试。

没有专业工具,就用扳手、钳子凑合,折腾了整整两天两夜,

机器终于能正常运转,可大伙累得瘫在地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新机器清洗效果好,但用水量是老设备的两倍。

村里的水渠供应不上,果汁厂只能限时开工。

张大伯蹲在水渠边直叹气:“富盛,再这么下去,地里的庄稼都得渴死!”

王富盛绕着村子转了好几圈,盯上了后山的一处山泉。

可山泉离村子有三里地,修水渠成本太高

“咱们造个简易的抽水装置!”

说干就干,王富盛带着人砍来竹子,把竹筒打通连在一起,又用木头做了个简易的水车。

可第一次试水,竹筒接口处漏水,水流到一半就没了。

二柱子挠着头说:“盛哥,这竹筒接口总密封不好,咋办?”

王富盛想起母亲纳鞋底时用的麻绳,灵机一动:“用麻绳缠紧,再抹上桐油!”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07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