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极品恶婆婆,发家致富肉满仓 > 第634章 造福乡里(求票票)

第634章 造福乡里(求票票)


足足骂了他们半个时辰,谁来掺和他就继续骂谁,周围十丈寸草不生。

看他们灰头土脸全都一脸害怕怂样,他才心满意足停下。

“警告你们,别惹县主,否则你们躲到老鼠洞里我都要把你们挖出来骂成狗!”

说完,他又叼上一根毛绒草,悠哉地走掉了。

这次的教训,震慑了村里一些想偷砖的人。

他们本来想趁着晚上傅兰秀他们不在,就去刚砌的砖墙那里偷走几块砖,回家垫猪圈,补窟窿。

这么好的青砖,他们馋都馋死了。

可是傅兰秀毫不手软地打了周家的侄子,他们看在眼里,知道了傅兰秀是来真的。

人家连侄子都打,何况他们这种没啥关系的人。

听说周昌明趴在炕上发高烧,半死不活,以后那腿还能不能走路都不一定。

他们本来就是穷苦人家,都没钱买伤药,也怕丢了一个劳动力,才不敢去惹傅兰秀。

因着要建城墙,傅兰秀这次住回了自己在青山村盖的新房。

这房子不算大,但很舒服,全都是按照陶依依的设计盖的,尤其是室内的茅房,不要太舒服了。

水一冲,什么味道都没有了,比木桶和旱厕都好用太多了。

因为家里有地暖,就没再做火炕,而是用了木床。

床上放上厚厚的床垫,又铺上床单,躺着很是舒服。

房间里没有弄成大红大绿的颜色,床单窗帘靠垫什么的,都是淡绿色,一进门就感觉到清爽,很雅致,不像往常的乡村人做的屋子那么俗气。

她喜欢这种雅致,赏心悦目的。

现在的房子也扩大了窗户,在窗前布置了喝茶的茶几和坐垫。

傅兰秀坐在窗前喝茶,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院子里种的花。

那些花都是老大种的,很多都是乡野小花,但是搭配在一起也有花团锦簇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还有老大的一份孝心,她看着就觉得温馨,不会不喜欢。

微风轻轻吹过房檐,紫色的小花摇曳,房檐上挂着的竹风铃随着微风晃动出清脆的响声。

阳光照耀在小茶桌上,傅兰秀喝着云儿泡的热茶。

她闭上眼睛,青瓷茶杯里的碧螺春散发出阵阵清香,钻入她的鼻腔,让她觉得这才是好房子的享受。

真正住进来,她有一种不想走了的感觉。

只是活还要继续干,她还是要出门的。

到了化妆台前,云儿伺候她梳头簪花,又换上一件湖绿色外袍。

她带着众人先到村墙施工现场看看,发现工匠们早到了,正在砌墙。

昨天砌好的墙还好好的,一点也没被人动过。

她明白这是她打人二十板子换来的平静,就算村里人想占便宜,也得掂量着自己的屁股禁不禁得住打。

“挺好挺好,就这么继续下去,到时候,在村口建个大门。”

工事建起来了,对村民的训练也得跟上。

“生旺,去帮我通知各家各户,中午吃完饭到我家集合。男的女的都要来,想学手艺的孩子也可以来。”

说完,她就回自己院去了。

现在的新院子是她的新宠,不管哪个房间,都很舒服。

家里的活都有人干了,她没什么事做,就拿出针线,开始织起来毛衣。

直到被云儿叫着吃午饭,她才停下织毛衣,起身去到了餐厅。

餐厅的桌子不像家家户户用的圆桌子,而是看陶依依用过方桌子,样子很简洁,站立也稳当,还省地方。

她特意吩咐,午饭不用做太丰盛,简单一荤一素一碗米饭就行。

云儿心疼她,还给她额外加了个鱼汤。

那汤炖得奶白奶白的,看着就好喝。

傅兰秀吃了着炒肉和炒茄子,时不时喝点鱼汤,一顿饭也吃得有滋有味。

简单的饭吃完,休息了一会,村民们陆续就到了。

生旺很会整顿纪律,他在院子里指挥一番,那些村民就排好了队伍,屏气敛声,安安静静等着。

看见这一幕,傅兰秀十分满意。

她站在台阶上,看着下面的男男女女。

一张张带着尘土的脸,眼睛里带着懵懂和茫然。

“今天叫乡亲们来,是我想给你们安排一点事做。当然,都不白做,全都有好处。”

她先对那些男人说道。

“我想在青山村组织民兵,需要人习武健体,学习弓箭的用法。到时候组成民兵队,在村里巡逻。防止别的村子来做小动作,也防着山上下来的土匪。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村这位置离大青山还挺近的,以后村里的东西也多,防着总是对的。  ”

“这……学武?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学也来不及了吧。再说地里还有农活呢。”

“一家出一个人来学就行,一个人一天给三文,想要多来也行。”

“啥?三文?”

众人想了一会,三文钱虽然不多,也够买点甜点、碗筷了。

攒攒还能买个小凳子,一家出两个人,一个月的话,就有一百八十文。

那可就不少了,能买两身新衣服,再下个馆子买点酒。

要是单买米面,也够一个月吃的了。

“行啊,我们去我们去!”

村民们立刻就答应下来,他们天天在地里刨食儿,也刨不出多少钱来。

年年交了税粮没剩多少,还不如挣点钱呢。

“想去的,找生旺报名吧。”

男人的事儿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女人们的事。

“女子也不是就闲着了,你们听说过毛衣吗?”

村里的女人听了这个词都迷茫地摇头,忽然一个年轻的媳妇说道。

“我知道,我过年的时候去县城,听人说现在最贵最好的衣服,就是从京城买来的毛衣。说是用羊毛织的,又舒服又暖和。京城的妇人全都会自己织毛衣,可厉害了。”

“对,就是这个毛衣。现在在京城,一件毛衣最少要一两银子。在雍阳也差不多。你们学会了织毛衣,将来一起卖出去,很快日子就红火起来了。”

“什么?我们也可以学织毛衣?可是我们没有毛线啊。”

“我们笨手笨脚的,哪里会那么精细的活,那可是京城的东西。”

众妇女不相信自己能学会织毛衣,纷纷说着不自信的话。

“京城怎么了?本县主就是从京城回来的。你们可知,这毛衣是谁发明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23/111105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