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140章
此刻是他们有求于人,自然不敢再如从前那般狂放不羁。
扶苏眉梢微动,俊美的面容浮现一丝讶异。
这些人态度骤变,竟主动投效?
但他何等聪慧,略一思忖便明其意。
“看来,是先前受我儒圣气息所感,得了益处。”
“否则,断不会如此。”
不过此事无妨,只要他们归顺大秦便好。
其余细节,扶苏并不在意。
何况他本就存了收服之心,如今倒是省了些周折。
思及此,扶苏淡然开口:
“既入大秦,便当尽心竭力。”
“你们所求,孤自会满足。”
“甚至,远超尔等所想。”
“记住,孤之言,便是天命。”
“退下吧。”
威严的声音回荡耳畔,令众人心神俱震。
此刻他们才真正体会到扶苏的深不可测。
但这反而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毕竟,扶苏的承诺言犹在耳——
他们想要的一切,都将如愿以偿。
他们心中所求为何。
这般情形,
更令众人觉得扶苏高深难测。
白居易等人愈发坚信,
自己的抉择无比正确。
念及此,众人上前一步,恭敬行礼:
“诺!”
“谨遵大公子之命!”
随后,
白居易一行,
在官吏引领下离开朝天阙。
自此刻起,
他们正式成为大秦臣子。
李斯等人立于一侧,
目睹此景,
神情愕然。
实难相信,
这些名动天下的才俊,竟如此迅速归顺大秦。
实在出人意料!
唯叹大公子风采卓然,
除此再无他解。
“得白居易等英才相助,大秦必当势不可挡!”
丞相李斯振奋而言。
听罢,
蒙恬等众将,
亦颔首赞同,
深以为然。
此后事态,
果如李斯等人所料。
大秦疆土,
再度焕发新貌。
随着白居易、鱼玄机、李商隐等人,
宣誓效忠。
天下才子争赴咸阳!
咸阳城,
转瞬之间,
化作四海文脉汇聚之地!
八方贤士慕名而至!
因白居易等人入仕,
秦廷吏治愈显清正,
百姓各安其业。
百业兴盛,
远胜往昔!
……
大秦,
始皇闭关之所!
此刻,
嬴政 青石之上,
周身气息流转,玄妙非常!
忽而,
他双目骤睁——
嬴政侧目望向盖聂,眉宇间浮起忧虑:"不知扶苏此刻境况如何?"
他攥紧袖中竹简,骨节隐隐发白:"白居易、李商隐那群人,怕是已至咸阳......"忽然拍案而起,青铜酒爵震得叮当作响:"若敢逼迫吾儿让出诗仙尊位,寡人定教他们血溅章台!"
盖聂见君王怒意勃发,不由按住剑柄。想起近日探报中密密麻麻的名单,纵使大公子剑术超群,终究难敌群狼环伺。正思忖间,檐下忽闻信鸽振翅之声。
"陛下稍候。"白衣剑客抱拳疾退,身影如雪消融于暮色。再归来时,手中绢帛犹带露气,素来沉静的面容竟现惊澜。
"可是咸阳急报?"嬴政霍然起身,玄色冕服扫落满地灯影。
盖聂倏然单膝及地,声线罕见地波动:"大公子七步成三诗,文采震古烁今!更展露儒圣威仪,力压群英夺魁!"他捧起绢帛的手微微发颤,"白居易等人已立誓效忠——大秦文脉武运,自此千秋鼎盛!"
嬴政一时怔在原地,瞳孔骤然放大,脸上写满难以置信。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来。
"此话当真?"他声音微颤,"七步成三诗?儒道至圣?这......寡人莫非在梦中?快将那密信呈上来!"
盖聂闻言立即上前,恭敬递上密函。嬴政迫不及待接过,目光急急扫过纸面。刹那间,三首气势恢宏的诗作跃入眼帘: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读罢诗篇,嬴政神情凝固。这......当真是他所出?他不由自问。如此惊世之作,已远超他最大胆的预期。原以为那首《将进酒》已是天赐佳作,岂料......
嬴政心中的震撼,
远比他预想的更为强烈。
此刻,这位 的心中,
唯有狂喜与震惊交织,
再无其他情绪。
“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里江陵一日还......”
“妙句!当真妙极!”
“朕的儿子,竟是如此惊世之才!”
“寡人甚慰!甚慰啊!”
嬴政洪亮的声音,
如雷霆般回荡在天地之间。
任谁都能看出,
此刻的他,是何等欣喜若狂。
立于一旁的盖聂,
目睹此情此景,
眼中亦难掩激动。
大公子的才华,
一次又一次超出他们的想象。
每一次相见,
都仿佛遇见一个全新的扶苏。
世间之事,
似乎无一能难倒他。
想到这里,
盖聂心中对大公子的敬仰,
愈发深厚。
“有大公子在,
大秦必将永世长存!”
剑圣低声自语,
语气中满是坚定。
......
与此同时,
儒家圣地——小圣贤庄内,
大殿之上,
众儒家 低声议论,
神情间难掩焦灼。
“大秦那边,
为何至今没有消息?”
“真是令人心急如焚!”
“不知比试结果如何?”
“无需担忧!”
一名亲传 自信道:
“传闻白居易、鱼玄机等人,
早已踏入大儒之境,
与掌门师伯、荀师叔祖比肩,
此战必胜无疑!”
周围 闻言,
纷纷点头赞同。
既然是与掌门同级别的强者出手,
确实无需多虑。
大殿前方,
两道身影静默而立,
正是儒家掌门伏念,
与师叔荀子。
清风拂过,
荀子花白的发丝微微飘动。
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
声音低沉而悠远:
“大秦那边,可有消息?”
伏念躬身答道:
“回师叔,尚无音讯。”
荀子轻轻颔首,
沉吟片刻,道:
“算算时日,他们应当已至大秦。”
“或许,已与扶苏交手。”
“白居易、李商隐等人修为深厚,”
“绝非年轻一辈可比。”
“扶苏纵有天资,终究阅历尚浅,”
“如何能敌?”
言罢,荀子嘴角微扬,
眼中闪过一丝笃定。
伏念点头附和:
“师叔明鉴。”
殿内一时沉寂,
唯有风声轻响。
众 屏息凝神,
不敢稍动。
忽然,脚步声急促而来。
一名 匆匆入内,
恭敬行礼:
“拜见师叔祖、掌门师伯!”
荀子与伏念淡然应之。
那 神色慌张,
急声道:
“大事不妙!”
“扶苏七步成诗三首,”
“引动‘圣人临世’异象,”
“白居易等人……败了!”
“李商隐等绝世奇才,拜服于诗仙之名!”
“更有白居易一众文豪,”
“当众宣告,”
“愿追随公子扶苏,誓死效忠大秦!”
“大秦实力更盛!”
儒门 声音发颤,连身子都在微微发抖。
他几乎能预见,
当师叔祖与掌门听闻此事时,
会是何等震怒。
果不其然,
话音刚落。
荀子便勃然大怒。
但见这位大儒额角青筋暴突,
双目赤红如血,
宛若狂怒的雄狮般厉声咆哮:
“荒谬!”
“区区黄口小儿扶苏,”
“怎可能有此等惊世之才?”
(此处空行保留)
259.
“七步成诗,”
“竟连作三首传世佳作!”
“老夫绝不信!”
怒吼声震荡小圣贤庄,
在场众人噤若寒蝉,
唯恐被暴怒的荀子迁怒。
荀子猛然盯住那名儒生,
厉声喝道:
“速将那诗文取来!”
“老夫倒要看看,”
“这小子究竟写了什么!”
儒生战战兢兢,
连忙呈上记载诗文的卷轴。
其上赫然录着扶苏三步成诗的惊世之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啼不绝于耳,一叶轻舟早已穿越千山万壑。
侠客行
燕赵侠客系着粗犷的冠缨,吴钩宝剑寒光如霜似雪。
银鞍映照白马飞驰,迅疾宛若划破夜空的流星。
十步之内取人性命,千里之行不留踪迹。
功成之后拂衣而去,将声名与身影尽数隐没。
......
荀子凝视着眼前这二百一十三首诗篇,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双目几欲迸裂!
前所未有的嫉恨,
如潮水般淹没他的神智。
"荒谬!"
"如此绝妙诗章,"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10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