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188章
“你确实有胆识,”扶苏淡淡道,“可惜这般人才不能为我所用。”
“既然不能归顺,那便只有死路一条。”话音未落,两侧侍卫已挥刀斩下,张平当场毙命。代国 目睹此景,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他在位多年,从未感受过如此绝望。扶苏近在咫尺,威压如山,令他喘不过气。此刻他悔恨交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收留那些人?可惜世间从无后悔药可吃。
扶苏环视众人,朗声道:“代国于我而言,不过弹丸之地,取之无用。但若尔等不识时务,我不介意派人接管。”
“眼下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安分守己,日后或可归还大权。但在此期间,代国一切事务皆由我定夺。”
“谁若阳奉阴违,休怪我不留情面。望诸位谨记。”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群臣噤若寒蝉,深知此言绝非儿戏,纷纷低头称是。连代国 也不得不屈从,虽不知扶苏承诺是真是假,但至少暂时保住了性命。
386、代国
原本代国 已抱定必死之心,欲以己命换群臣平安。如今看来,倒算是意外之喜。
他心中震撼不已,难道张平所言句句属实?
若真如此,自己岂不是痛失一位难得的人才。
能洞察局势之人本就稀少,代国身边更无一人能及张平之智。此刻他心中懊悔万分,竟错失如此高明的谋士。
另一边,魏江正立于袁立国,向哭诉道:
"此次全因扶苏步步紧逼,不仅针对我,更夺下整个代国。恳请您收留我,或替我向扶苏说情,求他宽恕。"
"只要您肯相助,这些金银财宝尽数奉上。"
说罢,魏江取出剩余半数财宝,只求袁立国施以援手。
见到如此丰厚的钱财,袁立国瞬间心动——这比当初代国所得还要多。
当初那些钱财已让代国誓死庇护魏江,何况眼前这笔巨资?
袁立国当即拍胸保证:"此事包在我身上,定不让你失望。"
他目光坚定道:"我即刻派人同扶苏交涉,看他能否网开一面。"
魏江闻言感激涕零,更深切体会到金钱的力量。若非这笔钱财,袁立国岂会出手相助?
袁立国暗自盘算:扶苏虽占代国却未吞并,必有其难处。此番谈判或可说服扶苏,既能得利又能成事,岂非两全其美?
他对魏江安抚道:"既已应允,必当办妥。望你我永结盟好,长存友谊。"
魏江展颜一笑。
随后,袁立国将魏江安置于隐秘宅院,外派百人严密守护,以安其心。接着便召集众部下商议对策。
袁立国环视众人,沉声问道:"诸位认为,我们该如何与扶苏谈判?"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神色间透着几分慌乱。秦国势大,此事绝非易事。
一名谋士上前拱手道:"主公,依属下之见,我们实在不必为了魏江冒险。代国的教训就在眼前,若重蹈覆辙,只怕悔之晚矣。"
另一人紧接着附和:"即便魏江许以重利,也万万不可收留。这笔钱财,怕是有命拿没命花。代国如今生死未卜,我等处境已然岌岌可危。"
袁立国却摇头道:"诸位莫要将本君与代国相提并论。本君行事光明磊落,既已告知扶苏魏江在此,他若愿宽恕便罢,若不肯——大不了玉石俱焚!况且..."他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本君未必就怕了那扶苏。"
387、光明正大
"与扶苏周旋,本君向来堂堂正正,不屑使什么阴谋诡计。这便是本君的底气。诸位还是说说,该如何与扶苏议和吧。"
众臣闻言皆是一怔,想不通魏江究竟给主公灌了什么 汤,竟让他如此执着。但见主公心意已决,只得齐声应道:"既如此,便依主公之意。想来扶苏此刻正忙于处置代国之事,对我袁立国应当尚存几分善意,不至大动干戈。"
这时,一位心腹重臣出列献策。
袁立国听完他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当即拍板道:"好!就依你所言,立刻派遣使者与扶苏交涉。"
与此同时,扶苏正悠闲地待在代国都城内。自攻占代国以来,军中将士与朝臣皆安分守己,无人敢生异心。朝堂之上,代国仍如常处理政务,群臣依次禀报国情,仿佛一切未曾改变。唯有扶苏 一旁,虽面露倦色,却始终未离席半步——他的存在本身便是无声的震慑。
代国如芒在背,冷汗涔涔。早朝结束时,他长舒一口气,却见扶苏踱步而来:"今日感觉如何?"
"扶苏!"代国咬牙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必这般折辱于我?"
扶苏轻笑摇头:"杀你?我巴不得将你供起来。有你坐镇,代国方能安稳如初——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局面。"他俯身低语,"只要你继续当好这个,我们自然相安无事。"
代国听到这番话时,只觉虚伪至极,却又无法直言。他心知肚明,417这种事众人皆了然于心。
若公然抗拒,恐怕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他长叹一声,望着扶苏远去的背影,眼中情绪复杂难辨。
短短数日,他仿佛从云端跌落泥潭。
虽仍顶着之名,却如同傀儡一般。朝堂之上,但凡扶苏不满之事,皆可随意更改。
这之位,他忽然觉得不要也罢。
其余大臣更是煎熬,每日上朝如赴刑场,心中苦闷难言。
然而他们只能咬牙忍耐。
另一边,扶苏刚回府邸,便见门外立着一道陌生身影。
388、进行商谈,甘拜下风!
见扶苏走近,那人立即捧出一方礼盒,恭敬道:“您便是尊贵的扶苏大人吧?”
“在下乃袁立国使者,特来与您商议一事。”
“此乃我国备下的上等茶叶,还望笑纳。”
扶苏眉梢微挑,笑意渐深:“既有诚意,便随我进来吧。”
他本欲过几日再遣人逼迫袁立国,未料对方竟主动登门。
既如此,必有后招。
入院落座后,使者率先开口:“恳请您宽恕魏江一命。他已失去太多——大魏疆土、亲信家眷、麾下将士,皆葬送于您手中。”
扶苏闻言大笑,目光陡然锐利:“既如此,我倒要问你一句。”
使者神色坦然,自认双方并无深仇。
静候间,只听扶苏冷冷道——
“那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当时我说了那些话,你认为魏江会怎么对付我?”
使者闻言顿时愣住了。天下大势向来如此,若一方势力对另一方心怀不满,必然会倾尽全力打压。
铲除敌对势力时,自然要斩草除根,不留任何后患。如今魏江未死,大魏也未彻底覆灭,假以时日,未必不能东山再起。想到这里,使者一时语塞。
他心中虽觉难堪,但身为使者,口舌之能还是有的。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您多虑了。”
“您的实力我十分清楚,论行军打仗,我甘拜下风,您的军队更是所向披靡。魏江即便日后有异心,也绝无能力与您抗衡。”
“所以,不如就此罢手。我们真心希望能保全他,若双方再起冲突,只会两败俱伤。”
“就像您与代国之战,代国虽损失惨重,但您这边想必也折损不少。若再起战事,对谁都不利。我此番前来,正是为了双方利益,望您三思。”
“我们诚意十足,渴望与您合作,您意下如何?”
他语气恳切,扶苏听完,虽有不悦,却未显露。他顺势说道:“你的意思是,想议和?”
使者连连点头,巴不得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扶苏略作沉吟,道:“既然你有此意,我也不反对。但我有个条件——我会在代国设宴,邀请魏江和袁立国前来赴宴。”
“若他们肯来,我们便坐下来商议,争取达成一致,彻底解决此事。若他们不来,便是毫无诚意。”
“既然我应允此事,便已表明诚意。诸位若无意以诚相待,这合作不谈也罢。”
389、赴宴方为和谈,轻举妄动则危!(求订阅!)
389 赴宴方为和谈
“所谓和谈,须当面商议,岂是你我三言两语能定夺的?”
袁立国的使者闻言一怔,随即垂首称是。他心知扶苏已退让至此,若再咄咄逼人,恐激怒对方。
他苦笑着拱手道:“多谢提点。我即刻回禀,相信 不日便有答复。”
扶苏略一颔首,目送使者离去,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此番布局,调兵遣将、粮草调度、计谋连环,皆为引魏江现身。此人屡坏大计,扶苏誓要除之。
若耗费如许心力仍未能取其性命,日后传扬出去,岂非沦为笑柄?
邀宴不过幌子,只为诱其出洞,一击毙命。
不多时,使者返抵袁立国,将扶苏之言尽数禀报。
众臣听罢,皆觉蹊跷,纷纷进谏:
“扶苏素来欲除魏江,此番设宴,恐藏杀机,陛下三思!”
“眼下未至全力之时,贸然赴约,若中圈套,悔之晚矣!”
众人竭力劝阻,唯恐卷入纷争。
然袁立国 早已利令智昏,自忖此乃牟利良机,岂肯罢休?
袁立国 决心全力协助魏江,他环视众人,沉声问道:
"诸位以为,一国崛起,靠的是机遇还是勤勉?"
殿内群臣一时陷入沉思。片刻后,众人各抒己见——多数认为机遇更为关键。虽勤勉不可或缺,但若无天时,袁立国断无今日之势。
袁立国 颔首续道:"既如此,与扶苏开诚布公,于我袁立国利大于弊。得其资财,可养精蓄锐,日渐强盛。"
满朝寂然。袁立国 见状,眼底掠过满意之色:"此番赴宴,本 亲往。若扶苏胆敢加害,举国震怒,必起伐秦之风雷。以扶苏之智,当不至此。纵有险厄,多遣精锐随行便是。"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10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