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黑化扶苏,杀天下无人反秦 > 第287章 第287章

第287章 第287章


"左慈道长是想与本公子切磋?正好方才未尽兴,就去那边山巅过几招吧。"

扶苏说着指向远处山峰,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赏景。

"多谢公子成全!"

左慈拱手致谢,身形一闪便凌空飞向指定地点。扶苏衣袂翻飞紧随其后,两人身影在落日余晖中镀上一层金边。

"请道长先出手。若由本公子起手,怕你难有施展机会。"

扶苏负手而立,这话并非狂妄——既是切磋,他若全力施为反倒失了礼数。

"得罪了!"

左慈袖中黄纸纷扬洒出,落地化作数名金甲武士。纸人关节咔咔作响,竟与活人一般无二。

"撕纸为兵之术,公子小心。"

"有趣!"扶苏绕着黄巾力士细细打量,"早闻道门玄妙,今日方知传言非虚。"

在这武道为尊的世间,他因系统所获早已超脱武学范畴。而左慈这手化纸成兵的绝技,倒真配得上"仙人"之称。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信这些虎虎生威的武士竟是纸片所化?

"杀!杀!杀!"

黄巾力士疯狂扑向扶苏。

扶苏抬手一挥,火焰掌化作火龙席卷而出,瞬间将那些黄巾力士烧成灰烬。

果然如他所料——这些纸人最怕火。

左慈见法术被破,神色如常,从腰间取出一只小葫芦,倒出几粒金灿灿的豆子撒在地上。霎时,一群天兵天将凭空出现。

"有趣,这便是撒豆成兵?"

扶苏脚尖轻点地面,数十枚石子激射而出,精准击穿那些天兵的眉心。天兵身形消散,只剩满地滚动的豆子。

"扶苏公子好手段!"

连续两道法术被轻易  ,左慈不得不承认扶苏的实力远超于他。若方才与韩非子等人联手,此刻恐怕也葬身岩浆之中了。

"把你会的道法都使出来吧,你算是我见过道行最高深的道士了。"

扶苏直截了当地要求。这般切磋本不合礼数,但左慈并无异议,陆续施展呼风唤雨等神通。看似玄妙,实则不过尔尔。

扶苏渐渐失了兴致:"罢了,今日到此为止。现在让你见识我的实力。"

"公子,那左慈道人呢?"

蒙恬见扶苏独自归来,忍不住询问。

"还在山上养伤。我只用了三分力,他就险些支撑不住。"

扶苏摇头叹息。他本想回报左慈展示道法的诚意,让对方见识真正的力量。谁知刚释放全部气势,再轻轻一指,左慈便僵立原地,险些丧命。若非最后收回大半力道,这老道就要成为切磋中枉死的冤魂了。

蒙恬放声大笑:“哈哈,那家伙敢挑战公子,就该料到这般下场!”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

多年来,扶苏始终隐藏实力,鲜少全力出手。

左慈既幸运又不幸——有幸见识扶苏的真正实力,却又无力招架。受伤倒是小事,只怕往后心中都会留下阴影,光是想到扶苏便胆战心惊。

“回吧,目的已达,暗处的宵小也解决了。”扶苏心情颇佳,哼着小调寻到先前拴在外头的马匹,悠哉地策马返程。

十余日后,二人终于回到咸阳。

刚踏入太子府,侍从便呈上一封来自景阳国的书信。

扶苏展开一看,眉头微蹙。

信中提及流沙国大军压境,景东欲率兵出征。

略一推算,距离他离开景阳城尚不足两月,景东竟已按捺不住要对邻国动武。

这般胆量,倒令他有些意外。

“你的宝贝  来信了,瞧瞧吧。”扶苏随手将信抛给身旁的蒙恬。

蒙恬仔细读完,面色亦是一变,最终摇头叹息:“景东当真变了……权势果真能扭曲人心。”

这位秦国大将军不禁感慨。

他曾问过景东,若登上王位将如何治国。

当时景东信誓旦旦,说要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

可如今才过多久?

百姓尚未真正安稳,国内隐患犹存,竟已迫不及待要攻打流沙国。

无论理由是否充分,在蒙恬看来,时机远未成熟。

“人总会变的。”扶苏拍了拍蒙恬的肩,“他既坐上了景阳国的王座,眼界自然不同。依我看,他怕是已动了扩张的念头。”

先前他为景东留过后路——待景阳国稳定后,允其回归大秦担任车骑将军。

如今看来,这条后路已无意义。

725、王位之重,乞求宽恕!

725  王位

只因景东再也舍不下那景阳国的王位。

大秦车骑将军的权势早已超越景阳国!

“变就变吧,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无需干涉太多。”

蒙恬调整了心绪。

人总会改变,景东如此,他亦如此。

曾几何时,他还想将景东培养为大秦大将军的  。

如今一切成空。

若景东知晓蒙恬的打算,不知是否会悔恨交加。

毕竟——

大秦大将军统御百万雄师,一念之间便可左右天下大势。

“你认为该让他去对付流沙国吗?”

扶苏对流沙国的了解仅限于它是景阳邻国。

他全然不知,当初攻打景阳的十万大军中就有流沙国的身影。

无论是景东还是沙勇,都不过是自作多情。

扶苏根本不屑深究,更无意为此大动干戈。

“臣以为不必。流沙国陈兵边境自有其缘由,既未越界,景阳国亦有自保之力。贸然开战,只怕会耗尽景阳国力。”

蒙恬不认为此时攻打流沙国是明智之举。

“与我所想一致。景阳国如今应以休养生息为重。”

扶苏赞同蒙恬的看法。

无论景东有何野心,眼下都该避免兵戈。

“只怕他未必听得进劝。”

蒙恬沉吟道。

他了解景东——表面恭顺,实则极有主见。

若他决意开战,即便扶苏与蒙恬反对,他也会先斩后奏,事后请罪。

“若他一意孤行,那便随他去吧,本公子也懒得理会。”

扶苏语气淡漠。

当初提拔景东,是看中他的才华与抱负。

若他因坐上王位而变质,那便不值得再费心思。

天下英才辈出,大秦子民人人如龙,何愁找不到第二个景东?

“嗯。”

蒙恬清楚,这是扶苏给予景东的最后机会。若景东能抓住这次机遇,景阳国仍可倚仗大秦为后盾;倘若错失良机,景阳国未来便只能独自面对风雨。

扶苏即刻命人给景东回信。

刚处理完此事,赢政便遣人召他入宫。

"儿臣拜见父皇!"

"事情可还顺利?"赢政关切询问。

尽管知晓扶苏如今实力足以  一切,但面对未知敌手,赢政仍不免忧心。

"诸事已毕,九鼎亦已夺回。幕后主使正是韩非子。"

扶苏简略讲述了常风山谷中的经过。

得知韩非子暗中作祟,赢政勃然大怒,当即要下令诛其门徒。

"父皇息怒。此人隐姓埋名多年,连黑冰台都未能察觉其踪迹,其门徒恐亦不知情。牵连无辜,实无必要。"

扶苏心怀仁慈,不忍法家  因韩非子而遭殃。

"也罢,便依你所言。但荀子必须给出交代——他两名  联手对付你,若说毫不知情,未免牵强。"

赢政转而要求儒家宗师荀子承担责任。

"儿臣正有此意。这位不受朝廷约束的武道至强者,理当移居咸阳开设书院,父皇以为如何?"

"妙极!"

赢政深以为然。荀子若在咸阳办学,天下儒生必将云集于此,便于朝廷监管。

父子叙话间,赢政忽想起一事:"前  不在时,天北之地来了流沙国使团,特来向你请罪。"

"请罪?此国犯了何事?"

这已是扶苏今日第二次听闻此国名号。

1893年

景东曾意图攻打这个国家。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国家竟派遣使团前来,请求与大秦建交。建交本不足为奇,但专程前来请求原谅却显得格外特殊。

他甚至记不清流沙国为何要道歉。

"他们声称因受误导加入了所谓的反秦联盟,并提供了场地供其训练军队。这支军队后来袭击了景阳国,或许是担心遭到报复。"

赢政淡然一笑。

他每日政务繁多,之所以对此事印象深刻,只因它与扶苏有关。若非如此,这种小事只需收下礼物,派几名大臣安抚使团即可。

涉及扶苏,他不好擅自做主,便让使团暂留驿站,待扶苏归来后再行定夺。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

扶苏这才明白。

他原以为流沙国曾刻意针对他,如今才知不过是场误会。

当然,所谓"小事"仅是他的看法。

对流沙国而言,扶苏的态度关乎存亡,任何与他相关的事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不必见使团了,直接告诉他们,本公子并未放在心上,日后擦亮眼睛,别再误信他人即可。"

流沙国使团已在驿站忐忑数日。

至今未得大秦明确答复——究竟是惩罚还是宽恕,仍是未知。

未知最令人恐惧。

流沙国大公子,即使团主使,终难承受压力,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诸位都看到了,大秦迟迟不给答复,总说扶苏太子未归,无法代他决断。我们是否该另想办法?"

"唯有等待。来此途中,想必各位已见识到大秦与我等的悬殊差距。此等强国,弹指间便可碾压我们。无论他们如何对待,我们都必须忍耐。"

一名使臣叹息道。

这是他初次踏足大秦。

未至之前,便听闻其繁华盛名。

作为流沙国的重臣,他向来认为自己的见识远超常人,生活优渥自在。在他眼中,大秦所谓的繁华不过是夸大其词,能有多兴盛?

然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9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