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黑化扶苏,杀天下无人反秦 > 第304章 第304章

第304章 第304章


蒙恬竖起两道剑眉,给出最后通牒:要么当场自裁,要么举国归降。流沙国冷汗涔涔,深知交出国玺便失护身符。

正当他踌躇时,扶苏忽然击掌赞叹:“说实话,我颇欣赏你。”

愕然。扶苏冷笑道:“你被平阳国出卖犹不自知,若真投奔彼处——”话音陡然转厉,“可知我为何能在此截住你?好好想想!”

闻言如遭雷击,他与平阳国密谋的种种计划,此刻尽数浮现在颤抖的瞳孔中。

他深深吐出一口浊气,从未料到事情竟会发展到这般地步。

难道日夜思念之人当真背弃了自己?思绪翻涌间,仍有一丝疑虑萦绕心头。

扶苏蓦然起身,手掌轻拍肩头,似在宽慰,又似在点拨。垂首不语,已然认命。

此刻他甘愿臣服于蒙恬与扶苏麾下。蒙恬目光微动,暗自打量着扶苏——关于流沙国的归属,尚需斟酌。

若归顺扶苏,恐对朝堂局势有所牵动;若由自己接管,倒是名正言顺。毕竟身为将领,征战得胜后纳降俘为奴,本就是分内之事。

“不必多虑。”扶苏忽而冷笑,“此人归你便是,我绝不收留。”话音未落,已将推向漩涡中心。

流沙国愕然——尚未表态,二人竟已争夺起自己的归属。想来他们早认定自己别无选择。倒也讽刺:若不低头,唯有一死。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于人?

双膝重重砸向地面,深吸一口气。然而他眼底仍闪过一丝犹疑。

蒙恬俯视着他:“心甘情愿臣服,便拿出诚意;若不愿,不妨想想后果。”

事态渐明,扶苏不再停留。他郑重地按了按蒙恬肩头:“此处交给你了。军中事务繁杂,我先告辞。”

今日亲临流沙国,本为观察蒙恬手段。既已了然,自当离去。扶苏转身踏出帐外,背影决绝。

蒙恬目送其远去,忽然醒悟。

流沙国朝着扶苏离去的方向躬身行礼,继而向蒙恬斩钉截铁道:“愿誓死追随,请将军收纳我国。”

蒙恬放声大笑,心中甚是畅快。能让一国之主俯首称臣,足见己方实力之强。

然而他深知,这一切皆因扶苏之故。若无此人,想要降服这位君主,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伸手将对方扶起,随后坦然坐于王座之上,命其即刻拟写诏书,宣告天下归顺大秦。唯有如此,方能显其诚意。

对方却满腹疑虑——此举岂非将颜面尽毁?一旦失去权柄,必遭万民唾弃。昔日所作所为早已不得民心,若沦为阶下囚,只怕人人喊打。

774、王权在握,名正言顺!

若非王权庇护,百姓早将其撕碎。此刻他只得低声哀求,盼蒙恬网开一面。蒙恬目光如炬,若其抗命,必施严惩。

势弱之人别无选择。他草拟诏书,匆匆公告天下。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百姓更关心国家归属。若归顺大秦,能否得善待?否则,他们宁可由旧主统领。

蒙恬直视流沙国君主,沉声道:“做得不错。此国仍由你治理,但你已属大秦臣子。若敢妄为,后果自负。”

此言令君主热泪盈眶。他未曾想竟能重掌权柄,此必是扶苏之意。若非公子首肯,谁敢行此僭越之事?他掩面痛哭,难以自抑。

蒙恬却欲辞行。扶苏已返军营,他身为护卫,岂能久留?遂对君主道:“吾职责所在,须护公子周全。此地既已安定,你当谨遵秦律,善治国事。”

流沙国君闻言,竭力挽留。

他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尚未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希望蒙恬能暂时留下协助自己,虽然这请求略显冒昧。

但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蒙恬。见他声泪俱下,蒙恬心软,便答应留下。

回到军营后,扶苏察觉到身后士兵们的眼神异样,顿时警觉起来——究竟为何?

蒙恬也疑惑地望向众人,随后上前询问:“我不在时,军中可有变故?”

士兵们面面相觑,纷纷表示一切如常,请他放心。

扶苏这才稍感安心,只要没出乱子就好。他冷冷一笑,却敏锐地发现部分士兵眼中暗藏杀意,似乎对他极为不满。

他暗自警惕,绝不能在军营中遭遇不测。毕竟,他无法保证所有士兵都忠心耿耿。

扶苏最擅洞察人心,若有叛徒,必能揪出缘由。

此刻,一名士兵面色阴沉,正谋划着偷袭。他已决心叛投平阳国,打算寻机暗中除掉扶苏。

他不敢当众动手,只能伺机而行。

这名士兵反叛的原因,是认为扶苏从未将他放在眼里。尽管身为士卒,他也有自己的信念与想法,可扶苏从不理会。

今日,他誓要让扶苏付出代价。

扶苏浑然未觉,径直回到营帐休憩,等待蒙恬处理完流沙国事务后一同攻打平阳国。

而那名叛变的士兵终于等到了机会。

他紧盯扶苏的背影,缓缓抽出寒光凛冽的  ,内心剧烈翻涌,猛然大喝——

“狗贼,纳命来!”

1990年

扶苏转头望向那人,眼中充满疑惑。

当他看清对方时,立即侧身避开,暗中观察。

那人身着黑衣,头戴帽子,脸上还蒙着纱布,完全看不清面容。

775、一如既往,以一敌百!

扶苏凝视着对方,心中困惑,沉声问道:

“你既是我麾下士兵,为何偷袭于我?”

“能否给我一个解释?”

此言一出,那士兵明显慌乱,显然没料到扶苏能识破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冷冷回应:

“你认错人了,我并非你的部下。”

扶苏绝不会认错自己的士兵,大秦将士皆经严苛训练,气质独特。

他语气缓和,试图劝说:

“若有难处,不妨直言,或许我能帮你。”

然而,那人眼中寒意骤现,杀意凛然。

扶苏目光一沉,警告道:

“若执意取我性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话音未落,他已抽出背后长剑,直指对方。

他要揭开此人的真面目,看看究竟是谁胆敢行刺。

那士兵见状,心中惊骇。

他原以为扶苏手无寸铁,不足为惧,此刻才知判断失误。

他干笑两声,强装镇定:

“没想到……您竟有如此胆魄。”

说完,便仓皇逃离。

扶苏无暇追击,眼下当务之急是查明  。

他必须召回蒙恬,彻查军中异动。

若叛变者不止一人,而是成百上千,仅凭他一人之力难以应对。

他迅速召来心腹,下令道:

“速去流沙国,命蒙恬火速回营!”

“告诉他,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1991年

扶苏选择隐瞒遇刺之事,亦未提及有人谋反。

在他看来,若将此事公之于众,只会令自己陷入窘境。

此刻他只需静候蒙恬到来,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那名接到任务的士兵不敢耽搁,当即策马赶往流沙国。

抵达后,他敏锐察觉此地风貌已焕然一新——所有士兵皆严格遵循大秦律令行事。

这令他暗自震惊:莫非扶苏与蒙恬早已掌控局势?

他迅速寻到蒙恬,见其身旁站着,便直言道:"请随我速返,扶苏大人有要事相商。"

虽未言明详情,但凝重的神色已昭示事态严重。

蒙恬见来者是扶苏心腹,顿觉事非寻常。

他霍然起身凝视对方,沉声道:"既如此,我明白了。"

当流沙国欲同行时,蒙恬摆手劝阻:"此地需你坐镇,贸然前往恐生变故。"

沉思良久,终目送二人离去。

途中蒙恬追问细节,士兵却缄口不言——他确实不知内情。

见状蒙恬不再勉强,转而露出宽慰笑容。

回到军营,只见扶苏独坐帐中愁眉紧锁。

蒙恬遣退士兵后径直入内,肃然道:"说吧。"

1992年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我从遥远的流沙国赶回?告诉我实情。”

蒙恬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扶苏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抱住蒙恬,泪水夺眶而出。

“有人要杀我……军中还有人背叛了我。”他的声音颤抖着,“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

蒙恬瞳孔骤缩,难以置信——竟有人在军营中对扶苏下手!

他强压震惊,沉声问道:“真有此事?你可知道是谁?”

扶苏摇头:“若我知道,又怎会在此踌躇?正因毫无头绪,才需你查清  。”

蒙恬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明白了,此事交给我,必会查个水落石出。”

扶苏叮嘱道:“切记保密,此事若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蒙恬郑重点头:“放心,我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你。”

说罢,他转身离去,背影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扶苏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稍安。如今能信任的,唯有蒙恬与几名心腹。但仅凭他们,想揪出叛徒绝非易事。

他缓步走向士兵营地,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试图找出蛛丝马迹。然而,所有人神色如常,毫无破绽。

蒙恬亦察觉端倪,眉头紧锁:“看来对方早有准备,此事比想象中棘手。”

“军营中近日混入了叛徒,望诸位助我将其揪出。”

士兵们听闻“叛徒”二字,神色骤然紧绷。他们难以相信,自己的阵营竟会出此败类。

有人忍不住质问蒙恬:“将军如何知晓此事?是谁向您告密?”

蒙恬面色一沉。他自然不能供出扶苏——那位公子再三叮嘱不可泄露。沉吟片刻,他肃然道:“该知道的,你们自会知晓;不该问的,不必多言。诸位只需配合调查。”

此言一出,众人噤声。这些老兵油子心知肚明:若非扶苏授意,蒙恬岂会突然发难?只是公子不便亲自出面罢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8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