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第323章
扶苏嘴角微扬,转头看向肃立的蒙恬:"速将人犯押上殿来。"蒙恬抱拳应诺,铁靴踏着青砖疾步离去。
片刻之后,凌霄国主便被押入了大殿之中。
扶苏转身对李将军说道:"此人就交由你处置吧,朕不再过问。"
李将军郑重抱拳,沉声应道:"末将谢陛下栽培之恩。"他心中明白,这是扶苏特意给他一个交代的机会。
扶苏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此事全权由你定夺。"
李将军大步走向凌霄国主,后者见状立即露出谄媚之色。李将军冷哼一声:"凌霄国主,昔 何等嚣张,如今可还敢妄图进犯我大秦?陛下既将你交予本将处置,你说——是该杀还是该放?"
凌霄国主慌忙求饶:"李将军明鉴!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再打大秦的主意了。念在我当初并未苛待于你,还请高抬贵手......"
李将军闻言冷笑连连,眼中寒光闪烁。
2124年
凌霄国冷笑道:“你是不是想得太美了?无缘无故攻打大秦,如今被我擒获,我毫无怨言,也不会领你的情。求饶无用,但念在往日情分,我可以饶你一命。扶苏陛下已将处置权交予我,今日不取你性命,但活罪难逃——必让你尝尝皮肉之苦!”
话音未落,李将军目光凌厉地瞪向凌霄国。后者尚未反应过来,李将军已猛然逼近,挥拳直击其眼眶。凌霄国眼前一黑,顿觉天旋地转,左眼瞬间青紫肿胀。
待他踉跄站稳,李将军的拳脚已如暴雨般落下。凌霄国又惊又怒,却不敢反抗,只得抱头蜷缩。他暗自咬牙:虽 至此,总好过丧命!
片刻间,凌霄国已被打得满脸血痕。扶苏见火候已到,上前拦住李将军。后者正打得兴起,被人阻挠,顿时怒目而视。
他本想将拦路之人一并教训。
然而回头之际,却看见了扶苏的身影。
满腔怒火顿时消散无踪。
他收敛气势,静候扶苏发话。
扶苏见李将军停手,淡淡一笑,开口道:
“李将军,不必再为难凌霄国主了,再打下去恐有伤残之虞。”
“堂堂一国之主若被打残,传出去徒增笑柄。”
“不如得饶人处且饶人,此番便作罢。”
“况且,凌霄国仍需他来执掌。”
“若真伤了他,反倒不妥。”
李将军闻言,郑重颔首,若有所思。
原来扶苏意在收服凌霄国主。
既如此,他自当调整态度。
凌霄国主听出扶苏话中回护之意,暗自欣喜。
他心知扶苏欲令自己臣服,使凌霄国归附大秦。
这般结果,总好过身首异处。
扶苏转向凌霄国主,直言道:
“方才所言,想必你已听清。”
“其中深意,更无须赘述。”
凌霄国主连连点头。
身为一国之主,若连这般暗示都不懂,岂非可笑?
他当即表态:
“扶苏公子之意,我已明了。”
“愿率凌霄国归附大秦,永为属国。”
“此事绝无异议。”
说罢,殷切望向扶苏。
扶苏面露赞许,缓声道:
“甚好。既识时务,自当以礼相待。”
“寻常事务绝不干涉,唯大事相召。”
2126年
在和平时期,各国可以自主治理内政。
只需每年向我朝贡即可。
其余事务,我一概不予干涉。
凌霄国主听完扶苏的条件,喜出望外。
作为战败国竟能获得如此优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暗自思忖:拒绝这般优厚条件岂非愚不可及?
在扶苏示意下,他郑重起身宣誓:
"扶苏陛下如此仁厚,微臣岂敢不从?
从今往后,凌霄国誓死效忠大秦,效忠陛下。"
扶苏满意颔首,随即下令驻军暂留凌霄国。
待一切安排妥当,便启程返回咸阳。
数日后,凌霄国主重登王位。
滞留期间,凌霄国主事无巨细皆向扶苏请示。
这般依赖令扶苏不胜其烦,决意速离。
殊不知咸阳城内已生巨变。
赵大总管正高坐朝堂,睥睨群臣。
他笃信只要拖延扶苏归期,便能逐步掌控大秦。
"待根基稳固之时..."
赵大总管抚掌大笑:"纵使扶苏回朝,亦成瓮中之鳖!"
殿下众臣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颤声进谏:"此事若败...
陛下素来雷厉风行,前次整肃朝纲的血迹未干啊!"
2127年
"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让扶苏陛下失望?"
几位大臣不约而同地望向赵大总管。赵大总管闻言冷笑一声,斩钉截铁地说:"诸位难道不明白权力的价值?我比谁都渴望权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们就甘心永远屈居扶苏之下?"
大臣们陷入沉思。原本忠心耿耿的他们,在赵大总管的蛊惑下渐渐动摇。片刻后,几人相视点头,终于下定决心。
"很好!"赵大总管满意地笑道,"事成之后,我定不会亏待诸位。到时我们共同执掌大秦,如何?"
"那就预祝赵大总管旗开得胜!"大臣们谄媚地笑着,"我们日后可都要仰仗您了。"
众人放声大笑,却不知墙外正伏着一名乔装成仆役的密探。那人脸色骤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府邸。
这是扶苏安插在各处的眼线之一。他们身手 ,却精于伪装潜伏,连赵大总管这样的老狐狸都未能识破。
密探回到住处,迅速写下密报塞入竹筒,绑在信鸽腿上。随着扑棱棱的振翅声,信鸽消失在夜色中。
信鸽振翅高飞,消失在远方天际。
小厮神色凝重地望着远去的鸽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赵大总管竟暗中勾结朝中重臣,那些大臣经不住 ,纷纷倒戈投靠。
大秦再度陷入动荡,仿佛重现昔日乱局。
他迫切期盼着扶苏归来,唯有公子才能平息这场 ,诛杀赵大总管这等逆贼。
然而信鸽中途遭遇不测,被一支利箭射落,沦为他人盘中餐。那人瞥见竹筒中的密信,却浑然不觉其重要性。
848、江湖人士,闲庭若步!
848江湖人士
身为江湖草莽,他岂能读懂扶苏亲信的密文?只当是寻常信件,毫不在意地享用起烤鸽。
若知晓此事关乎大秦存亡,他定会惶恐不安——扶苏绝非心慈手软之辈,耽误此等大事,必遭严惩。
可偏偏阴差阳错,扶苏远在凌霄国,其心腹亦不便现身。信鸽被截之事,竟无人察觉。
此时,扶苏在凌霄国盘桓多日,决意启程。他召来蒙恬,沉声道:
"蒙恬,今日便动身。将士们已休整完毕,大秦恐有要事待决,我们速速返回。"
蒙恬领命而去,寻李将军整备兵马。
凌霄国主闻讯匆忙赶来,扶苏见状诧异道:"此时正值早朝,国君为何来此?"
凌霄国主急忙解释:"听闻公子欲离,特来挽留。"
2129年
凌霄国主轻抚玉盏道:"扶苏公子不妨在凌霄多盘桓几日。你传授的治国良策成效显著,如今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子民们对孤的爱戴之情更胜从前。"
他所指的正是扶苏这些时日倾囊相授的治国之道。自扶苏驻跸凌霄以来,确实为这个国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美意心领了。"扶苏负手而立,声音如金玉交击,"但此番必须启程。您所求不过治国之术,然我所知已尽数相传。大秦之法未必适用于凌霄,关键在于融会贯通——待有朝一日凌霄崛起,作为宗主国,大秦亦与有荣焉。"
说着拍了拍凌霄国主的肩头。这位君主闻言展颜,眼中燃起斗志。扶苏推门而出时,晨光正掠过他的眉宇:"蒙将军他们该等急了。后会有期。"
宫门外,蒙恬与李信早已整军列阵。随着扶苏翻身上马,大秦旌旗向着故土迤逦而去。凌霄国主伫立城头目送,直到尘烟散尽。他忽然自嘲一笑——治国之路尚远,何必好高骛远?转身时,袍袖卷起案头竹简的墨香。
扶苏率领大秦将士一路前行,所到之处山贼纷纷溃逃。见此情景,扶苏放声大笑,随即挥手示意士兵将山贼团团围住。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斩杀,凡其经过之地,山寨无一幸免。
蒙恬目睹这一切,心中颇感无奈。此前他已肃清过这些山寨,当时已无人驻留。不料这些山贼竟死灰复燃,再度干起拦路劫掠的勾当。既然他们胆敢作乱,扶苏将其斩杀也是理所当然。蒙恬不再多想,安心跟随扶苏返回大秦。
抵达大秦后,扶苏难掩喜悦,时隔多日终于回到故土。他立即赶往宫殿,迫不及待想回到自己的居所。李将军返回军营,蒙恬安顿好士兵后也随扶苏入宫。
扶苏刚坐下,一名大臣匆匆进殿。见他神色焦急,扶苏疑惑道:“何事如此匆忙?你向来稳重,今日怎这般急躁?快说与我听听。”
大臣拱手禀报:“启禀陛下,臣有事相告。您离宫期间,赵大总管行为异常,似有越权之举。”
扶苏挑眉:“哦?如何越权?详细说来。”
大臣答道:“赵大总管原本只负责处理杂务、管理起居及传话,但近日……”
2131年
扶苏离开大秦后,赵大总管仿佛换了个人。
他开始对大秦的众臣发号施令。奇怪的是,这些大臣虽看在您的面子上给他几分薄面,但若被当众呵斥,任谁都会恼怒。然而赵大总管指着几位大臣的鼻子斥骂时,竟无一人敢反驳。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8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