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谦虚的陈国平
陈嘉庚等人的轮船也排着队停靠在了金陵市(仰光)一处偏僻的港口,离陈国平他们不是很近。
和陈嘉庚他们随行在同一条船上的暗卫有五个人,其中一人对其中一个成员说道:
“老李,你去联系组织,我和老张他们跟着陈先生他们。”
“好的头。”
老李没有犹豫就离开了轮船,他曾经是金陵市暗卫的一名骨干,对金陵的联络点并不陌生。
陈国平参观了安东号驱逐舰,从军舰上下来,其他三艘驱逐舰的舰长也都到了码头上等他。
和在安东号驱逐舰上面一样,他对这几位舰长也进行了一番勉励,向他们一人问了几个问题,
然后对他们今后在帝国海疆的工作进行了一番安排,
如今四艘先进的四安级驱逐舰(波特级驱逐领舰)的集群行动足以改变亚洲局部力量的平衡:假如成立一支小型舰队,四安级驱逐舰担任这个小型舰队的指挥舰,完全可以带领驱逐舰群执行侦察、突击等任务。
鬼子的海军在1930年尚未大规模建造“阳炎”级驱逐舰,四艘四安级足以压制其驱逐舰主力,甚至连一些轻巡洋舰也能压制。
陈国平有组建舰队的想法,不过太少军舰了,加上缴获英国人的两艘驱逐舰和两艘百夫长巡逻艇这四艘老掉牙的军舰也才八艘,他就压下了心底的想法,想再等等。
因此让他们暂时在金陵驻扎,守护扬州近海巡视安达曼海域,配合之前的四艘军舰运送缅人反抗军俘虏到中南州(德林达依省)南部挖矿。
安排了四艘军舰的工作,他一边离开码头,一边和金陵市市长叶荣聊起了来工作。
如今依洛瓦底江还无法通行1500吨以上的轮船和军舰,两人就设备转运、美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安排相关问题聊了起来。
特别是从美国招募回来的工人和技术工程师的转运和招待问题,陈国平做了详细的安排。
内容总结就是尽快满足这批美国人才的各种要求,就算要女人,也要弄十个八个印度女人给他。
叶荣和他的秘书还把陈国平的话用本子认真记了下来。
陈国平安排好工作,想到建国的事情有陈国志负责,而且19号建国大典才开始,从金陵市回凉州天水市只需要十几个小时,所以并不是很着急,正准备带着董兴等人去吃饭。
一辆小汽车驶到码头外围停了下来,外围守护的警卫人员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人拿着工作证件后都不敢阻拦,因为他们知道惹不起。
这名暗卫人员穿过层层警卫快步走到了人群中的刘杰身边,在刘杰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刘杰听了手下的汇报立刻走到陈国平身边说道:
“家主,陈嘉庚先生他们乘坐的船到金陵了,就在不远处的一处码头停靠,正在补给物资。”
在场的人听了刘杰这个金陵暗卫统领的话,都想不明白,家主为什么家主会关注一个商人?
只有董兴有些惊讶,因为陈嘉庚的船在海上跟了他们几天,之前他还以为只是巧合,现在他已经明白陈嘉庚是自己外甥请过来参加建国大典的客人了,他对陈国平的做法非常赞同,国家想要发展就离不开商贸,邀请德高望重有威望的华人来参加开国大典,无疑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另外还能团结海外华侨,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想到自己外甥的深谋远虑,不像鲁莽从事的人,他之前对外甥建国称帝的担忧也就放下了。
他看向外甥时,陈国平已经激动的朝刘杰走了两步。
他以为外甥陈国平要说什么时,就突然见过转过身,“老舅,你先跟叶市长他们走,我过去接一下陈嘉庚先生他们,很快就回去。”
“要不要我和你一起去。”董兴也想去见见闻名南洋的橡胶大王。
陈国平思考了一秒拒绝道:“不用了,老舅你坐了那么久的船回去休息吧,我带人去就行。”
“行。”
董兴不再坚持,反正等把陈嘉庚接回来也可以见到他本人。
陈国平告别董兴上了一辆小汽车,跟着暗卫开的车,快速朝陈嘉庚等人所在的码头疾驰而去。
另一边,因为董兴他们所在的码头今天特别热闹,出租车都跑到了董兴那边,这里只偶尔来一辆。
几人想去金陵市中心看看,可惜等了一会儿都没有打到车,就连黄包车都凑不齐三辆。
就在他们有些失望,情绪逐渐不耐烦时,远处一辆辆小汽车径直朝他们所在的地方开了过来。
陈嘉庚他们数了一下,一共有十二辆,正当他们好奇是什么大人物要来这里坐船离开金陵时。
一辆小汽车在他们面前不远处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个警卫恭敬的打开了小汽车的门,只见一只穿着黑色皮鞋的脚从车内伸了出来,紧接着一个修身黑色西装的青年钻了出来。
而且这个青年下车后,其他车辆上下来的人都自觉来到了他身后,就在他们以为青年只是路过时。
青年带着人朝他们走了过来,青年走近后,他们也看清了那个青年人的模样,几人都在暗暗猜测眼前气质高贵的青年是什么身份。
陈国平已经率先开口了,“我是陈国平,感谢陈老你们百忙之中还能抽空来参加我的开国大典。”
陈嘉庚几人都没想到眼前的青年竟然就是即将建国称帝的陈国平,一时之间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几人中陈延谦年龄最大,但为首的却是陈嘉庚,震惊的几人呆滞了几秒之后,回过神的他当即神色敬佩的说:“陈家主您客气了,能受邀来参加您的开国大典是我们的荣幸,就算您不邀请我们也会厚着脸皮来!”
“是啊,陈家主您能在在海外为我们华人开拓生存空间再华夏之外另立新朝,简直就是我们所有海外华侨的英雄和骄傲,能来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求之不得。”
陈延谦也跟着附和了起来,李光前和陈六使几人见陈国平亲自来接他们,也都毫不吝啬的夸赞起了陈国平,都表示对他非常敬佩。
特别是陈国平派遣船队回华夏拯救灾民的事情,被几个人大夸特夸了一番,说他是众人楷模。
陈国平都没什么机会插嘴,等他们说完才谦虚的说道:
“我也只是做了一个华人该做的事情,当不得你们的夸赞,倒是你们所做的事才令我敬佩。”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87/431801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