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928从缅甸开始称霸南洋 > 第131章 愿祖国繁荣昌盛

第131章 愿祖国繁荣昌盛


“我们所做的事?”

陈嘉庚不知道自己等人做的什么事值得他敬佩。

因为他能看得出来陈国平不仅谦虚,语气也十分真诚,不是装出来的虚伪客道场面话。

陈国平当然不可能说一些超前的话,他早就想好说词了:

“对啊,你们出资在家乡开办学校,为祖国培养人才,在祖国危难之际又为祖国捐钱捐物资,我对你们为祖国所做的这些事非常敬佩,像你们这种身在海外还不忘记祖国,不忘本的爱国华侨,我非常佩服,我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向你们学习而已。”

“唉!”

陈嘉庚叹息了一声说道:“祖国沉沦,洋人在华夏欺我同胞,占我领土,我们办学校,也只是想多为祖国培养一点人才,让祖国快点强大起来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陈老您太谦虚了,这绝非绵薄之力。像你们在家乡办学校的事,就能让很多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很多人未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复兴添砖加瓦。”

陈国平反驳夸赞道,他对陈嘉庚和李光前等人无论有多困难都坚持在华夏开办学校的事情是真的敬佩。

陈嘉庚1913年开始创办了厦门大学等118所学校,坚持“宁可变卖家产,不停止办学”‌。

而李白前也长期资助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1936年捐款5万元作为厦大基金。1942年陈嘉庚避难印尼期间,李光前汇出100万元支持厦大办学。

1951年又捐资600万港元修复校舍。

几人均以华侨身份,通过经济支援、教育投入和抗日动员,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几人中陈嘉庚是核心领袖,李光前和陈延谦、陈六使等人在他的影响下,也分别通过教育资助和抗战协作贡献力量‌。

陈嘉庚做这些事虽然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和利益,但被人认可和夸赞心里还是非常受用开心的,他看着陈国平,眼中满是欣慰:

“要是能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华夏青年就好了,希望你能坚持初心,真心为同胞谋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做人。”

“嗯,我会让未来大乾帝国内所有华人都过上好日子,去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杆做人的;陈老您放心,西方蛮夷不过是从满清野猪皮那里窃取了我们华夏几千年文明果实崛起的野蛮人而已,不然他们怎么可能短时间突然冒出来那么多文明科技的成果?”

陈国平说着停顿了一下,十分肯定的继续说道:

“他们这些偷盗行为,不可能长久下去的,迟早有一天我们还会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陈嘉庚、李光前几人都被他所说的话震惊到了。

他们脑子里都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个问题:“洋鬼子的文明科技成果真的是盗取我们华夏的么?”

这个问题一冒出来,他们就相信了几分,因为西方的科技文明好像确实是突然冒出来的。

大明统治华夏几百年西方蛮夷都没有崛起,到了明末还能吊打洋鬼子,可野猪皮统治华夏之后,洋鬼子好似突然开了挂,各种科技都冒了出来,科学不都是循序渐进的么?

众人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对野猪皮狗鞑子越发的恶心。

连跟过来的秦梦瑶和刘杰等人脸上都带着怒色。

要不是鞑清,华夏也不会被迫签订那么多屈辱的条约,华夏人也不会被压弯脊梁,低人一等。

陈国平比任何人都清楚华夏的苦难,所以他绝对不会再等将近一百年,他要让华夏人重新站起来,让任何一名华人都不能随意被欺辱。

他握紧拳头,调整了一下情绪又松开拳头说道:

“陈老,我以为你们会直接到凉州天水市,已经准备好等你们到了亲自迎接你们,没想到你们会和我舅舅他们的船队一起到金陵市,走,去金陵市中心我为你们接风洗尘。”

“好,那我们就不矫情了。”

陈嘉庚非常感动,尤其和陈国平聊了几句之后他对陈国平的偏见又少了很多,对陈国平印象非常好。

李光前和陈六使几人也一样,之前对他搞封建主义和称帝的不满已经基本没有了,多了一份对他的认可,同时也很期待大乾帝国崛起。

陈国平把几人请上了小汽车,带着他们朝市中心而去。

没多久,金陵最好的酒楼里面,坐着和叶荣、王顺利聊天的董兴远远瞧见酒楼大门外陈国平的车回来,连忙起身和叶荣等人迎了上去,

他和陈国平行礼问了身好之后,看向陈嘉庚笑着说道:

“你就是橡胶大王陈嘉庚先生吧?这几位就是南洋华人领袖?久仰各位大名,今天终于有机会见到你们了,来来,我们坐一起。”

“陈老,这位是我舅舅董兴,我舅舅是云南人,他们云南人都比较热情好客!你们别介意。”陈国平连忙和陈嘉庚几人介绍说道。

陈嘉庚点头,笑着回应董兴说:“可以,能和未来国舅爷一起喝酒是我们的荣幸,求之不得。”

李光前几人也直接答应了,能和董兴坐在一桌那就是主桌,足可见陈国平对他们的重视。

几人也不是不识抬举之人,自然不可能拒绝人家的好意。

众人跟着董兴和陈国平走进酒楼,围坐到了主桌,没多久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桌,菜香四溢。

陈国平和董兴热情地招呼着众人,陈嘉庚和李光前等人没一会儿就没了拘谨,开始谈笑风生。

与此同时,酒楼外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和鞭炮声。

这当然是陈国平安排的节目,舞龙舞狮的队伍在街道上欢腾跳跃,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酒楼里的人也被这热闹的景象所感染,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这场接风宴推向了高潮。

这场接风宴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一直到下午一点才结束。

接风宴结束后,陈国平和董兴还有陈嘉庚等人在金陵休息到晚上六点,就连夜坐上了返回凉州的轮船。

第二天,中午。

1930年1月17日,陈国平回到了清河市码头(曼德勒),接着他们又坐火车回到了天水翼县(腊戌)。

他们回到冀县虽然临近傍晚,但外面依旧很敞亮。

陈嘉庚等人一路人和麦克阿瑟以及汤姆来时一样,都被一路上的工地、厂房和忙碌景象所震惊。

凉州百姓的幸福景象和发展建设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贵宾招待所里面,陈嘉庚回想起进入翼县(腊戌城)时百姓的笑容和繁荣景象,不禁感叹道:

“要是华夏也如这般景象就好了!愿祖国繁荣昌盛!”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87/431801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