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80,赶山狩猎养全家 > 第121章 黑瞎子岭

第121章 黑瞎子岭


另一边。

  方安赶着马车先到小白杨沟。

  让六十五号放慢速度,在主干道上随便吆喝了几声。

  前两次他来这边可没少卖,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因此这次也不用去找小白杨沟的队长或是张木匠,随便喊两声能卖就卖,卖不了就直接走了。

  “小伙子,又过来了。快给我来两条,上次买的都吃没了。”

  路口刚出来的老大娘招呼着往这边跑。

  大娘身后,还跟着三两个同龄人。

  方安停下马车卖了几条大白鱼和草鱼,见这边没人再过来,直接赶着马车去小虎队找郭队长。

  “小伙子,又过来卖鱼。”

  郭队长开门看到方安拎着两条鱼,瞬间猜到了方安的用意。

  “嗯,这次我去西边卖,还得麻烦下郭队长。”

  “小事儿,快去吧,我这就给你喊。”

  郭队长接过鱼交给妻子,小跑着去下屋打开大喇叭。

  方安说完也没多呆,赶着马车就去了小虎队的大西头。

  前两次他过来卖鱼时,有位大哥连续两次都没买着,因此两人上次约定好要在西边卖鱼。

  但这约好归约好,能不能卖的到,方安也不敢打保票。

  “小兄弟,真来这儿了。”

  方安嘀咕着刚走到小虎队大西头。

  一眼就看到了没买到鱼的那个中年男子。

  此时,男子正站在路口张望着,似乎很早就过来等着方安了。

  “说好了来这边卖,省得你抢不着。”

  方安跳下车栓骡子。

  “小兄弟真仗义!”

  男子爽朗地笑道。

  刚他听到大喇叭就跑过来了,但看到方安过来还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方安真说到做到了。

  随后。

  男子帮方安抬下两个大竹筐,等方安拿出杆秤准备好,才指着竹筐说道。

  “给我来五条大鲤子,再来十斤小的,都要鲜鱼。”

  “这么多?”

  方安愣了下。

  他卖这么久的鱼,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一下买这么多。

  “家里人多。特意为我来这儿卖的,还不多买点。”

  “行,秤给你高高的。”

  方安翻出五条大鲤子上称。

  “鲤子八斤八两,小的十斤四两,算十九斤,二十块零九毛。”

  “嘿,这过年可不愁鱼了。”

  男子拿出兜子装了起来。

  就在此时。

  原本在小虎队东面等着的人这才跑了过来。

  “老朱,这回你可方便了,回去不能挨骂了吧?”

  “你懂个屁,我媳妇儿骂我也乐意,你还特么娶不上媳妇儿呢!”

  男子没好气地骂了回去,抱着一大兜子鱼笑呵呵地回了家。

  “小伙子,快给我拿两条。”

  “草,光顾着逗老朱,忘排队了。”

  众人争抢着往前呼。

  方安照旧让众人排好队,一个一个称。

  眨眼间半个小时过去。

  摊位前买鱼的人都走了,只有几个看热闹的还在闲聊。

  方安低头看了眼剩了将近一半的鱼。

  看来这边的市场也基本饱和了。

  “小伙子,你这要走啊?”

  周围聊天的人见方安开始收摊,诧异地问道。

  “嗯,这不没啥人了。”方安随口回了句。

  “诶,那下次你啥前儿过来?”

  旁边的几个妇人问道。

  “还下次干啥?小伙子还剩不少鱼,买完得了呗!”

  “家里还有呢,这不想着现买现吃,吃个新鲜。”

  “这都鲜鱼,自搁冻怕啥的?小伙子年前要不来,看你过年吃啥。”

  周围人这么一说。

  那几个妇人又找方安买了几条鱼。

  但等这些人买完,后面就真的没人来了。

  方安见时间还早,把筐抬到马车上,顺着北大道往西南的方向走,去小虎队西边的黑瞎子岭。

  黑瞎子岭也是个小的生产队。

  这边的住户比小白杨沟还要多一些。

  前世方安闲着无聊来过几次。

  听当地的居民说,他们住的地方原本是个黑瞎子窝,少说有几十只。

  后来他们的祖先把那些黑瞎子全都杀死搬到了这里。

  黑瞎子岭也因此得名。

  不过这黑瞎子岭离周围的几个生产队都比较远。

  从小虎队往黑瞎子岭走,赶马车还得走四十多分钟。

  方安七点钟从家出发,途经小白杨沟和小虎队,十点钟才到黑瞎子岭。

  “小伙子,你找谁啊?”

  方安刚从东面进入生产队。

  街道口闲逛的几个男子好奇地凑了过来。

  “大哥,我打听下你们队长家在哪儿?”

  方安面带微笑地问道。

  “队长?后街东数第三家,院里有大狼狗的就是。”

  “行,谢谢大哥。”

  方安说完,赶着马车拐进岔路口。

  “这小子瞅着面生啊,找队长能有啥事儿?”

  “要不咱看看去?”

  “走走走,看看!”

  几个男的嘀咕着跟了上去。

  方安赶着马车来到队长家,拎着两条大白鱼进院儿。

  “小伙子,你找谁?”

  方安进门后,狗咬了几声。

  紧接着正房就出来个带着狗皮帽裹着军大衣的男子。

  “你好,我是来卖鱼的,想借用下大喇叭。”

  方安说着把两条鱼递过去。

  “你是小虎队那个卖鱼的?”

  高大山盯着鲜鱼又惊又喜。

  前几天闺女回来给他拿了几条鱼,说是小虎队那边来了个卖鲜鱼的。

  当时高大山还想买几条,但却不知道方安啥时候来。

  没想到这么快就碰上了。

  “是。”

  方安点了点头。

  “那太好了,快快快,借喇叭是不让我帮你喊两嗓子?我这就给你喊,记得给我留几条小的。”

  “那还留啥,你先挑。”

  方安带他挑了三斤鲫瓜子,说啥都没要钱。

  高大山拎着鱼老脸通红,连着给方安喊了五六遍,又亲自跑到街口帮方安维持秩序。

  “小伙子,你这鱼咋买的?”

  喇叭声传开。

  队里的大部分人都跑过来打听。

  “鲜鱼一块一,冻鱼一块,按斤幺。”

  “这么贵啊……”

  “是啊,这也太贵了,县里才八毛。”

  “各位大哥大婶,我也不瞒你们,林县确实卖八毛一斤,但得要票,您现在去也未必买得到。我这大冷天跑这么远,不要票才贵两三毛,还省得你们自个去县里了。”

  方安耐心解释。

  “郭大娘,这价可不贵。俺家小玲前几天来前儿还说,县里现在都买不着鱼饿了,冻鱼能买上一块二。你们看看人家这鱼,活蹦乱跳的,才一块一,不比那合适多了?”

  高大山站在人群中帮着说话。

  “你这么一说,是挺便宜。给我来两条。”

  “我也买几条。”

  眨眼间。

  半个小时过去。

  方安带来的小一百斤鱼就全都卖没了。

  后面还有不少没买到的。

  “小伙子,你啥前儿再来卖?”

  “是啊,我们这来晚了都没买上。”

  众人上前追问。

  高大山满眼期待地看向方安。

  “这个我也不确定。我住得远,来回走不方便。但年前我肯定还得再来几次。”

  方安实话实说。

  这边既然有市场,来肯定是要来的。

  但下周他要给县里送鱼,送完还想着去别的县看看,具体啥时候能来,他也不确定。

  “小伙子,那咱可说准了,下次来直接找我,大喇叭随便用。我们这儿没河,乡亲们好几年没吃上鱼了。”

  高大山拉住方安的手激动地说道。

  “高队长放心,我说来肯定来,下次我多带点,保准你们今年都能吃上鱼。”

  话音落下。

  众人脸上的失望都变成了欣喜。

  高大山亲自带着几个年轻人帮方安收拾竹筐。

  随后,几人又送方安出了生产队,一直送到东边的拐弯处才往回走。

  方安回头扫了眼几人的背影,不免有些恍惚。

  他明明是来做生意的,怎么感觉像是来做慈善的……

  算了,不重要。

  反正鱼卖完了,他可以安心回家了。

  然而,方安沿着北大道走了十多分钟后,扫了眼南边的岔路口突然拐了进去。

  这里是马鞍山的西北边。

  从这里到双马岭要走两个多小时。

  要是从马鞍山里面抄近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

  而且走山里,说不定还能打点东西回去。

  周五那天他打了只黄羊。

  分完后家里没剩下多少肉,大铁桶基本还空着呢。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这次进山抄近路,途中会经过一片密林。

  前世他在山上住时,经常去那边打猎。

  那里有不少马鹿和羊群,到时候能多打点肉回去。

  要是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碰上几只大家伙。

  想到这。

  方安抽出五六半关掉保险,攥着枪直奔马鞍山最北面的那片密林。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71/431893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