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80,赶山狩猎养全家 > 第223章 明个过节,也算是过年了!

第223章 明个过节,也算是过年了!


方安下意识地回绝。

  但等他看到手套后顿时愣在了原地。

  “你大嫂下午做的,快带上试试,不合适好给你改。”

  方安笑呵呵地催促着。

  “大嫂,这皮子给孩子留的——”

  “哎呀给她俩留啥?一天遥哪乱跑,能带啥好玩意儿?快带上试试,看看咋样。”

  陈燕芳打断方安埋怨着。

  但方安看着手套却迟迟没接。

  “我这天天干活,也带不了这个。给我大哥带吧!”

  “给我干啥?干活有啥带不了的?这大冷天的带着点不省得冻手?”

  “谁到了?快,赶紧试一下。”

  陈燕芳等方德明说完。

  打开手套就要亲自给方安带上。

  吓得方安连忙把人拦了下来。

  “大嫂,这动物皮子挺娇气的,一不小心就刮坏了,到时候不白瞎了?我之前说给孩子留,是这兔子皮带着好看,干活真不适合……”

  方安实话实说。

  这兔子皮比较薄。

  干活长时间摩擦,很容易就磨破了。

  正常要做干活用的手套,都是用牛皮、蟒蛇皮或是野猪皮这种比较厚的皮子,这样做出来的才结实。

  至于这兔子皮,它的优点在于绒毛细腻,摸起来舒服。

  而且方安留的两张兔子皮雪白雪白的。

  俩孩子带着好看。

  再加上这两张皮子没多大,做不了衣服。

  因此,他才想让陈燕芳给俩孩子做个手套。

  “哎呀做都做了,干活带不了平时带,还能老干活了?快试试!”

  陈燕芳依旧催促着。

  方安还想劝大嫂给大哥留着。

  但陈燕芳说啥不干,拿过手套就给方安套上了。

  只是方安的手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手套带上去,稍微大了一圈。

  “艾玛,这咋还整大了?先脱下来吧,明个我给你改一下。”

  陈燕芳尴尬地笑了笑。

  说着就要拿笔和纸重新画一下,却被方德明拦下了。

  “拉到吧,别改了。这不正好让小安先带一个,外边套着这个,来回走省得冷,等干活前儿再把这个摘下来。”

  “对!那也行,正好干活前儿不能带。”

  “那是干啥?来回折腾多费劲?大哥,你试试——”

  “我可不试!”

  方安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递给方德明。

  但方德明说啥没干。

  最终方安拗不过,只好把手套收了起来。

  至于这大一圈的事儿,方安也没让陈燕芳重新改,要是做小了反而勒得慌,这样就挺好。

  然而,方安收起手套时看到俩孩子羡慕的眼神,又转头看向了陈燕芳。

  “大嫂,那两张皮子都做了?”

  “没都做,这一张一只,还剩不少,缝完还能做副小的。”

  “那我再去套两个。”

  方安说着就要去下屋做套子。

  俩孩子一听,刚想起身跟方安出去玩儿。

  但方德明两口子见状,却连忙把人拦了下来。

  “哎呀套啥套?都这前儿了,早点回屋歇着!”

  陈燕芳拉着方安埋怨着。

  “下个套子没几分钟,套完给孩子做两个。”

  “做啥做?他俩那不有带的?忙一天了赶紧回去歇着,明个还得捞鱼呢!”

  陈燕芳说啥没让方安去,催促方安回屋。

  方安回头看了眼窗外。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现在出去大哥大嫂肯定不放心。

  还是等明个卖完鱼没啥事儿了再去多下几个。

  正好后天元旦,抓到兔子还能给孩子改善下伙食。

  但方安下好决定也没回屋。

  跟大嫂保证不去后,拿出账本开始算账。

  方德明两口子和俩孩子自然也凑过来帮忙。

  今个方安捞了三百七十五斤四两。

  到供销社是三百七十二斤二两。

  总共卖了四百四十六块六毛四。

  其中方安捞了一百二十九斤二两。

  严晓慧捞了五十一斤七两,算三十六块一毛九。

  杨萌萌捞了十八斤,算十二块六。

  老张等人捞了七十二斤八两,算三十六块四。

  除此之外。

  方安还收了一百零三斤七两,算五十一块八毛五。

  去掉这些。

  今个净收入三百零九块六毛钱。

  “大嫂——”

  “六十四斤六两。”

  方安数好钱刚给陈燕芳数出十张大团结。

  但陈燕芳早就算好了数,抽出六十四块六塞进口袋,剩下的全都交给了方安。

  方安看得一阵无语,但也不好再劝。

  随后,方安又算了下兜里现有的钱。

  去掉给大嫂的六十多,今个还剩下二百四十五。

  加上之前剩下的一千五百七十四块零六分。

  眼下,方安兜里还剩一千八百一十九块零六分。

  距离方安心心念念的大彩电又近了一步。

  “行了,算完赶紧回去歇着吧。睡晚了明早该睡不醒了。”

  陈燕芳见方安算好钱。

  把炕上的钱收起来塞进方安兜里,看着方安回到小屋关上门,又跑到房门口把房门拉紧了些,这才回屋睡觉。

  方安站在门口尴尬地挠了挠头。

  猜出大嫂是怕他偷摸跑出去套兔子。

  但他本来也没想去,脱下外套躺在被窝里就睡下了。

  次日。

  小雪。

  方安醒来后看了眼外边阴沉的天,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爬起来就去外边抱了点柴火点炉子。

  “小安,起这么早?”

  陈燕芳收拾完从东屋出来。

  看方安已经把炉子架上了,拿过陶瓷锅加水泡药。

  “大嫂,早上那菜不咋足,一会儿把鸡拿屋炖了吧!”

  方安填着炉子扫了眼碗架子。

  昨晚他跟陈燕芳收拾碗筷儿前儿特意扫了眼,那炖四白就剩下半个小铁盆了,压根就不够吃。

  “忙啥的?等捞完鱼回来再炖。”

  “早上不用你去,你搁家熬药吧。有张叔他们帮忙,一会儿就回来了。”

  方安说完点好炉子。

  这会儿陈燕芳也把药泡好了。

  两人出去把木头架子准备好,等晚点药泡好后,拿出来就能直接熬了。

  随后,方安去下屋拿了两只鸡回屋,拿过菜刀就要剁。

  “你别忙活了。这前儿,估摸着也快到六点了,你赶紧去取马车吧,我自搁剁。”

  陈燕芳抢过菜刀催促道。

  今个小雪,天空乌云密布。

  直到现在还在飘着雪花。

  这头顶没有太阳,他们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这个年代时钟算是一种奢侈品,并不是家家都有。

  因此,眼下这种情况只能靠猜。

  方安见状也没多劝。

  套上大棉袄跟陈燕芳打过招呼就去了马棚。

  “小安?今个来这么早?”

  方安刚进马棚。

  就看到杨老五正在暖圈里喂骡子。

  “这不阴天吗?不知道几点,就早来了会儿。”

  “害,我还以为我喂晚了,这刚五点多。”

  杨老五说着指了指他住的小屋。

  那小屋的桌子上摆着个小时钟。

  这时钟是队里出钱给他买的。

  这队里每年播种秋收前儿都比较忙。

  到了点着骡子必须喂完,好早点出去干活。

  到那时,杨老五几点起来几点喂骡子都有固定的点,要是喂晚了容易耽误事儿。

  因此,队里才给他配了个小时钟。

  “那确实来早了。你慢慢喂,不着急。”

  方安说完也没进屋,跟着杨老五在外边聊起了天。

  只是聊天时,方安一直在看着屋里的那个小始终。

  说起来,他去县里这么多趟,都没想过要买个时钟。

  前几天太阳准时准点出点。

  他光靠太阳就知道几点了,压根就没想起来这回事儿。

  正好今个送完鱼去百货大楼买一个。

  免得一到阴天就不知道几点了。

  片刻后。

  杨老五喂完骡子。

  从暖圈里牵出一个就带着方安去套马车。

  方安帮杨老五套到一半,直到骡子冲着他叫了声他才发现,杨老五牵出来的竟然是六十五号。

  “老杨叔,别套了,昨个就带它去的。”

  “哎呀你不说谁知道?”

  “那也不行!”方安连忙把人拦下,“这捞鱼的挺多的,让人看着不好。”

  “他们能看个屁?搁圈里他们能知道哪个是哪个,到外边除了老刘老严还有你大哥咱五个,别人累死他他都特么看不出来,赶紧牵着回去吧!”

  杨老五说完继续往骡子身上套马车。

  方安顿时有些为难。

  其实杨老五说得不假。

  这六十五号和四十七号长得差不多,就是毛的眼色有些细微的差别,还有就是六十五号的耳朵长了几公分,不仔细看压根就看不出来。

  队里这帮人除了老刘、老严和方德明这三经常跟骡子打交道的,其他人压根就看不出来。

  老严是腿脚不好,老刘不让他干重活,大部分时间是帮队里赶马车。

  方德明是因为老刘看他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让他装车卸车前儿顺便赶下马车,这样能多算点工分。

  因此,只有这三人看得出来。

  但方安还是不大放心。

  毕竟凡是怕个万一。

  “老杨叔——”

  “哎呀别墨迹了,这骡子跑得快。明个过节,也算是过年了,送完鱼早点回来!”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71/431892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