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手撕人民剧本,投资岳父赵立春 > 第112章 新厂选址

第112章 新厂选址


樊东嘴上说着没要求,但怎么可能真没要求?

刘长安心里其实也明白个大概。

无非是要位置好、交通便利,最好靠近港口或者铁路枢纽,方便原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

还有,当地工人要多,素质还不能差,这样才能支撑大规模生产。

当然,政策环境也得考虑,最好选那些扶持制造业的地方。

刘长安心里飞快地过了一遍,随即干脆利落地回应:“樊总,我懂了。我马上组建团队,对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进行摸底评估,尽快拿出几个最优选址方案给您定夺。”

樊东满意地点点头,再次强调:“长安,这事火烧眉毛。福士康在大陆盘踞多年,抢占了大量份额,挤压了咱们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建好新厂,扩大产能,把他们彻底挤出大陆市场!”

刘长安顿感一股豪气涌上心头:“樊总,您放心!我绝不辜负您的信任!我这就去办,争取早日敲定新厂地址——就是要让福士康在大陆没立足之地!”

与此同时,媒体圈里还在为樊东和福士康的争端吵得不可开交。

多数记者认定樊东无法按时交货,都等着看他出洋相。

然而,一则爆炸性新闻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媒体圈炸开了锅。

一位负责跟进此事的年轻记者,接到线报后迅速核实,确认无误后,几乎是踉跄着冲进主编办公室。

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主编!特大新闻!樊东提前交完了那280万台电脑订单!连三个月都没用上!”

主编原本正低头看稿,听到这话,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猛地抬头,满脸震惊与难以置信:“什么?!不可能吧?!消息可靠吗?”

年轻记者用力点头,递上资料:“主编,我反复核对过了!轻语集团的产品已经交给教育部了,教育部官网都发了感谢声明!”

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镜山湖畔,鼎东科创研发中心。

简洁大气的会客厅里,闪光灯此起彼伏。

各大媒体的记者将樊东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抛出问题。

一位表情严肃的眼镜记者率先发问:“樊总,当初您宣布拒绝福士康合作、要独自完成订单时,外界普遍不看好,认为您无法按时完成。您对此有何回应?”

樊东微微一笑,眼神自信从容:“拜托,在那之前,我们轻语就已经从福士康手里抢走过十亿美金的订单。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和竞争力吗?既然我们有能力接下这么大的单子,各位凭什么觉得我们生产不出来呢?”

记者们一时语塞。

樊东不疾不徐地继续道:“事实胜于雄辩。这次提前交付教育部280万台电脑,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时,一位年轻女记者接过话头:“樊总,既然您实力足够,当初为何还要寻求与福士康合作呢?”

樊东轻轻挑眉,语气平和:“很简单。我们大陆向来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给台资企业提供机会和支持。福士康在代工领域有一定规模和经验,我本意是支持台胞企业,互利共赢。”

记者们有些意外,樊东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可惜的是,福士康非但不珍惜这个机会,反而坐地起价,想趁火打劫。既然他们不需要我的支持,我自然也没必要跟他们合作了。”

记者们纷纷点头,笔下不停。

紧接着,另一位记者起身问道:“樊总,现在订单顺利交付,轻语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您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樊东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目标很明确。第一,继续深耕计算机产品,不断提升质量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的选择和服务。第二,我们新建成的惠东电子厂第四、五期工程可容纳十万工人,未来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创造更多就业,回馈社会。”

他略作停顿,神情转为严肃认真,直言不讳:“还有一点,我之前就说过,要让福士康退出大陆市场。”

记者们心中一惊:好家伙,这梁子是真结下了!

樊东气定神闲地补充道:“福士康在此次合作中的表现,已视我们为敌。既然如此,我就做他们最称职的对手。”

有记者追问:“您的意思是?”

樊东耸耸肩,语气淡然:“既然我能抢走他们的订单一次,就能持续不断地抢下去。惠东科技会不断发展壮大,用实力和行动告诉福士康:在大陆市场,像他们这样不诚信、不尊重合作伙伴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

会客厅里闪光灯再次连成一片。

记者们被樊东这番掷地有声的宣言震撼,对这个年轻企业家的魄力有了新的认识。

这家伙,看样子是真敢说也真敢干啊!

……

湾湾,福士康总部,奢华办公室。

郭邰铭脸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起,手里一支钢笔被捏得变了形:“这个樊东!简直欺人太甚!”他咬牙切齿,咆哮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几个下属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郭邰铭将变形的钢笔狠狠摔在桌上,怒视众人:“你们说说!他樊东到底怎么做到的?!之前我们都断定他完不成!结果呢?他不仅提前交货,还敢大放厥词要赶我们走?!”

负责市场分析的下属陈佑安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郭总,我们反复研究过轻语。按之前掌握的信息,他们的产能和技术,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280万台。除非……他们找到了别的代工厂?可我们在业内耳目众多,没听说有大规模代工参与啊。”

林彦廷皱着眉接话:“郭总,确实蹊跷。就算技术有突破,大规模生产的组织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我们福士康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岂是那么容易超越的?而且,也没听说他们有什么重大技术革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7/431890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