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手撕人民剧本,投资岳父赵立春 > 第134章 林城后续打算怎么发展

第134章 林城后续打算怎么发展


第134章“我的计划很明确,全力推动林城从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

易学习回答,“我们正稳步推进。林城自然风光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发展旅游业基础不错!”

樊东微微点头。发展旅游城市,这原是李达康的思路,易学习倒是与他殊途同归,主要也是因为林城确实适合转型。

“不过,光靠旅游可能还不够!”易学习继续道,“还是您这边提供了工业支撑,不然我们转型也不会这么从容。”

樊东哈哈一笑:“不急!汉东重工后续会加大在林城的投资,也会和相关企业合作攻关。我相信,这里既能成为旅游胜地,也能发展工业。我信得过您!”

易学习真诚地看着樊东:“樊总,真的万分感谢。您带来的不仅是顶尖技术,还有雄厚资金。我们有信心让林城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樊东摆摆手:“易书记太客气了。对了,给您介绍个人。”

他指了指身边的姜琦,“这位是姜琦,负责我的农业公司。我打算让他在林城投资农业。哦,他也是林城人。”

易学习与姜琦握手。

樊东顺带提了提宁神茶项目。

这茶是系统所出,可以培育。

原著中易学习也搞过茶园,一听便来了兴趣。

“樊总,我觉得宁江县那边条件不错,很适合作为茶叶培育基地。”易学习建议道。

樊东笑道:“好!那我们就去实地考察一下!”

抵达宁江县后,樊东趁天色未明,背着装有息壤的背包,悄然来到选定的地块。

四周寂静,只有风吹草木的沙沙声。

他确认无人,小心取出息壤。

熹微晨光中,息壤泛着微光,仿佛蕴含无尽生机。

这东西放哪都行,既然选了林城,就放这里。

樊东蹲下身,双手捧起源源不断的息壤,缓缓撒向大地。

息壤落处,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原本贫瘠板结的土地,仿佛被注入了磅礴力量。

土壤变得松软,色泽转为深沉肥沃,空气中弥漫开清新浓郁的泥土芬芳。

樊东清晰地感觉到,这片土地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蜕变,向着最适宜宁神茶生长的沃土转变。

撒播完毕,樊东迅速离开,回到林城住所。

紧接着,他便紧锣密鼓地安排投资的农业公司进驻宁江县事宜,交由姜琦全权处理。

息壤的覆盖范围足以笼罩整个宁江县。

接下来,就是种植问题了,交给姜琦即可。

顺道,樊东还斥巨资在此建立了一个实验室。

他手中还有不少系统提供的农业技术,指望姜琦能搞出些名堂。具体事务他就不操心了。

这宁神茶是系统出品,一旦培育成功,在市场上便是独一份,根本不愁销路。

但樊东对沐东农科的期许远不止于此。

随后,姜琦开始行动。

沐东农科迅速运转起来。

姜琦也舍得投入,一批批专业农技人员奔赴宁江县,搭建种植基地、安装灌溉系统、建设茶叶加工厂。

大型农机开进经息壤改良的土地进行深耕细作。

同时,樊东拿出从系统兑换的优质宁神茶种苗,在精心准备的苗床上培育。

临走前,樊东又做了一件事——使用了一张“十倍加速卡”。

茶叶采摘需要漫长等待。

通常茶苗移栽后第二年可少量采摘,但产量低、品质未达最佳。

第三年进入初步丰产期。

要稳定高产优质,往往需五年左右。

樊东可没耐心等那么久。

一张十倍加速卡,一年顶十年,半年即相当于五年。

预计到2001年3月下旬至5月间,茶叶便可大规模采摘了。

有挂不用,那是傻子!

结束林城宁神茶种植的前期筹备,樊东马不停蹄赶往吕州市。

汉芯国际。

此前芯片代工产线已完成测试,如今已进入生产阶段。

“樊东汉芯一号”基本实现量产。

但樊东的目标更高。

他需要更先进的芯片制程。

樊东与梁孟松在一间安静的会议室碰面,寒暄几句后便切入主题。

樊东拿出一份文件,目光灼灼:“梁工,这次来是想谈谈芯片制程的研发方向。国内形势紧迫,我们得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的步伐。”

梁孟松翻开文件,略显惊讶:“直接冲击130纳米制程?”

樊东点头:“我认为我们有这个实力。目前的浸没式光刻技术够用。以我们现有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更进一步。”

梁孟松微微颔首,一边翻阅文件,一边示意樊东继续。

对于这样的技术大牛,樊东极为尊重,并不在意他的态度。

此刻梁孟松的心思全在技术上。

除了高薪,樊东还给了他汉芯国际20℅的股份和绝对话语权。

樊东接着道:“团队在芯片技术上已有不少积累。现在,我们可以应用低介电质绝缘技术。”

梁孟松仔细看着文件:“这项技术对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至关重要。”

“没错,”樊东肯定道,“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可以跳过150纳米制程的研发,直接向130纳米制程发起挑战。”

梁孟松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赞许,认真回应:“樊总,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极具可行性。150纳米制程在当前市场虽仍有应用,但长远看潜力有限。而130纳米代表着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一旦突破,将极大提升我们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

樊东朗声笑道:“好!接下来我会留在吕州,我们一起攻克这130纳米制程!”

梁孟松立刻应道:“没问题!”

此前樊东已在吕州进行技术布局,并使用了“十倍加速卡”。

从攻克技术难点、组建团队,到资金投入与设备采购,框架已基本明确,可直接进入研发状态。

梁孟松凭借其深厚经验,对樊东提出的技术思路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

经过数小时深入探讨,两人最终达成共识。

全力投入130纳米制程技术的研发。

樊东心知肚明,历史上,正是梁孟松为台积电攻克130纳米制程。

特别是“铜工艺”,助其击败IBM,一举奠定全球代工龙头地位。

如今,这份领先世界的荣光,将属于他樊东!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7/431890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