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促进消费
每个人的贡献都实实在在地摆在那儿。
樊东推动成立工人管理委员会,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这个。
确保功劳不被上级抢占,让真正付出汗水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
同时,这也蕴含着一层自下而上监督的意味。
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也在持续优化和完善。
樊东既不会死死攥着权力不放,但也绝不会轻易让人把自己架空。
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利益,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企业规模越大,管理的复杂度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内部的腐败问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工人管理协会委员会的成员,也需要定期轮换。
对于技术工人群体而言,他们目前是满意的。
在惠东科技的生产车间,“全体工人额外发放三个月工资”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每个角落,瞬间点燃了工人们的热情。
欢呼声、笑声此起彼伏,整个车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工人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互相交换着惊喜的眼神,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真是没想到!樊总又给咱发大红包了!”
一个中年工人难掩激动,“这么爽快的老板,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工人高声附和,“上次多发一年工资,高兴劲儿还没过呢,这又来三个月!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他兴奋地搓着手。
一个年轻小伙子使劲点头:“是啊,咱干的虽然是体力活,可樊总从没看低过咱们,处处替咱着想。就冲这份情义,往后干活儿,咱得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
三个月工资,折算下来差不多三千块。
多吗?
绝对值不算巨款!
但对平均月薪只有一千块的工人们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意义非凡。
在另一个车间区域,几位女工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热烈地讨论着这笔“意外之财”。
“三个月工资呢,能给家里添不少东西了。”
“是啊,上次发的那笔,我咬牙买了台大彩电。这回我打算给孩子置办几身新衣裳,再给老人换个舒服点的床垫。”
一位女工眼睛亮亮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我想法不一样,”另一位女工接话道,“我准备存一部分起来,以防万一。樊总对咱这么好,这份心意咱得牢牢记着。”
她脸上泛着幸福的红晕。
对于这些日复一日从事重复体力劳动的工人来说,每一分钱都凝结着汗水,格外珍贵。
樊东的慷慨,不仅实实在在地充盈了他们的钱包,更深切地温暖了他们的心。
之前多发的一年工资,已经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如今再添三个月,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樊东也明白,指望工人因此对他感恩戴德是不现实的。
人赚到了钱,往往更倾向于归功于自身的能力,而非平台给予的机会。
所以,即便是发钱,他也会点明,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价值就在这个区间,可替代性很强。
整个惠东科技的厂区,此刻都弥漫着轻松欢快的气氛,人们三三两两讨论着如何支配这笔钱,手头的活儿似乎也轻快了不少。
在工厂休息区,几位三四十岁的工人趁着午休围坐闲聊。
敦实的赵大哥满面红光,率先开了腔:“咱樊总真是难得的大好人!上次多发那笔钱,我把老家的房子翻新了。这次又来三个月,手头一下子宽裕好多,心里头别提多感激了!”
他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想想以前在工地打零工,一个月才挣五百块,如今一年下来能挣两三万,简直像做梦一样。
旁边留着寸头、充满活力的小李笑着打趣:“赵哥,你这感激的话都快成咱厂的流行语了!”
“那可不!”赵大哥乐呵呵地应道,“咱公司好事不断啊!就上个月,隔壁老张发现生产线上一个隐患,给公司避免了大损失,当场就领了一万块奖金!可把大伙儿眼馋坏了。”
小李点头:“公司规定,发现设备潜在风险就有奖,这制度真没得说!不过话说回来,咱干的活儿虽然重要,是公司运转的基础环节,但跟技术工比,差距还是不小。”
赵大哥闻言沉默了一下,随即坦率地说:“这倒也是实话。人家有技术,是公司的宝贝疙瘩。平时项目有奖,年底分红更丰厚,几万几十万的都有,咱确实比不了。”他眼里闪过一丝羡慕,“唉,就怪我当年书读得少,不然也能去学技术了!”
一直默默听着的孙师傅抬起头,神色认真:“咱们这把年纪,再学那些高精尖技术是难了。但孩子们不一样,得让他们多学知识、掌握技术。这样以后才有好出路,不能像咱一样,一辈子靠卖力气吃饭。”
小李深有感触:“孙哥说得太对了!我前两天刚给儿子报了个补习班,就盼着他能考上大学,好好学点技术。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有技术傍身将来肯定吃香。说不定以后也能像公司里那些技术骨干一样,给公司创造大价值,拿高薪。”
赵大哥也跟着拍板:“对对对!回头我也跟孩他妈商量商量,给儿子找个好点儿的培训班,学门硬技术。咱们这代人赶上的机会少,可不能让孩子再输在起跑线上!”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7/431890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