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场彻头彻尾的错误豪赌
当福士康在印度遭遇的种种闹剧和危机传遍全球后,国际商业舆论场上一片哗然。
财经媒体纷纷以醒目的标题报道着福士康的“印度噩梦”,将郭台铭当初的决策形容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错误豪赌”。
在各种商业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人们对郭台铭的决策进行着无情的剖析和嘲笑。
“看看郭台铭,曾经在制造业叱咤风云,现在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跑去印度自讨苦吃,简直是小丑行径。”一位知名商业评论家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毫不留情地写道。
“放弃了拥有完善产业链、高素质劳动力和庞大市场的大陆,选择了印度这个坑,郭台铭这一步棋走得太愚蠢了,现在落得这般下场,真是自食恶果。”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纷纷留言,表达着对郭台铭决策的不屑.
当福士康在印度的一系列糟糕状况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后,一众网友化身“数据侦探”,对郭台铭此次“印度冒险”的成本进行了细致剖析。
有网友在知名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长帖,以数据和实例为支撑,详细阐述了福士康在印度看似降低人工成本,实则深陷成本泥沼的状况。
“大家都知道,郭台铭跑去印度建厂,打着降低人工成本的算盘。但这账啊,可不能只看表面。”该网友开篇便点明主旨。
他继续分析道:“先说印度工人的工作态度,三哥那边的工人有不少会跟你搞掌心那一套,也就是索要贿赂,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管理成本。”
“而且他们压根没有设备维护的概念,工厂里的机器在他们手里,就像玩具一样被粗暴对待。就拿生产线上的精密组装设备来说,在大陆,工人们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定期进行保养维护,一台设备能用个五六年没问题,折旧率相对较低。”
“可在印度,由于工人的不当操作和缺乏维护意识,设备频繁出故障,使用寿命直接缩短一半,这折旧成本一下子就高得吓人。”
紧接着,网友又提到了电费问题:“印度的电力供应不稳定,而且电费价格可不便宜。”
“为了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福士康不得不配备大量的备用发电机,这又增加了额外的发电成本。相比之下,大陆的电力供应稳定,电费价格合理,在成本控制上优势明显。”
“再看看人工成本,虽然印度的基本工资看似比大陆低很多,可综合算下来呢?因为印度工人的生产效率低,同样的工作量,在大陆可能一个工人一天就能完成,在印度得三四个工人花两天时间。”
“而且印度工人的技能水平有限,次品率高,这又增加了次品返工和废品处理的成本。算下来,福士康在印度的综合成本,至少是在大陆的十倍!郭台铭这如意算盘,可真是打错了。”
这篇帖子一经发出,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转发。
大家纷纷跟帖评论,有人留言道:“郭台铭这是被表面的低工资迷惑了,没有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就盲目建厂,现在尝到苦果了。”
“你们说,郭台铭这次在印度得亏多少?”ID名为“商业洞察者”的网友率先发帖,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开始猜测福士康是否会灰溜溜地回到大陆。
“我觉得福士康大概率会回来。大陆市场这么大,产业链又完善,在印度根本没法比。”“回归派”网友分析道。
“回来又怎样?”“质疑者”提出不同看法,“这几年惠东科技发展得太快了,市场份额都被抢占得差不多了。福士康回来,说不定连汤都喝不上。”
而远在印度的郭台铭,此刻正坐在昏暗的办公室里,看着电脑上网友们的评论,脸色阴沉得可怕。
回想起当初毅然决然地离开大陆,奔赴印度的场景,心中满是懊悔。
现实的残酷,远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峻。
印度政府的政策摇摆不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福士康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在惠东科技,樊东和他的团队正密切关注着福士康的动向。
说实话,樊东是真的笑完了腰。
他也是真的不知道,事情卷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郭邰铭他不是菜不菜的问题,他是真的对印度有着蜜汁自信。
咳嗽了几声,樊东强压着笑容,对着开会的每一个成员开口道:“郭台铭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在大陆发展的决心。”
……
此时此刻的印度,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车辆稀少,福士康位于印度的工厂外,气氛压抑而紧张。
郭台铭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曾经寄予厚望,如今却满是失望的土地,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 。
印度当局的种种刁难和不作为,让他彻底寒了心。
“这生意没法做了!”郭台铭猛地转身,将手中的文件狠狠摔在办公桌上,对着身旁的助手咆哮道,“通知印度这边的所有部门,准备撤资!我们不干了!”
助手被郭台铭的愤怒吓得脸色苍白,嗫嚅着说道:“郭总,撤资可不是小事,这其中的手续和损失……”
“我不管!”郭台铭打断助手的话,双眼通红,“印度当局出尔反尔,说好的政策支持不兑现,工人素质低下还经常闹事,再耗下去,福士康就彻底完了!”
很快,福士康要撤资的消息在印度工厂里传开了。
工人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人心急如焚,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有的人则愤怒不已,认为郭台铭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怎么办?没了工作,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一名年轻的工人满脸焦虑地说道。
“都怪郭台铭,说走就走,把我们扔在这里不管!”另一名工人握紧拳头,恨恨地说。
福士康要撤资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炸得一众印度官员们面色铁青。
主管工业发展的高官阿米特怒目圆睁,双手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震得桌上的文件和茶杯都跟着颤抖。“撤资?你踏马的敢撤资?给你脸了!”
他对着前来汇报的下属咆哮道,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下属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瑟瑟发抖,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阿米特来回踱步,嘴里还在不停地咒骂:“福士康在印度投了这么多钱,说撤就撤,我们的脸面往哪搁?这会让其他想来投资的企业怎么看我们?”
一旁的另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开口:“长官,可福士康那边态度很坚决,郭台铭似乎已经铁了心要走。”
“不行!不准撤资!”
阿米特猛地停下脚步,眼神中透着狠厉,“告诉郭台铭,他不仅不准撤资,还得加大投资力度!要是敢违抗,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他好看!”
与此同时,远在湾湾的福士康工厂办公室的郭台铭,收到印度当局不准撤资且要求加大投资的强硬通知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都泛白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7/431889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