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魏帝亲征,汉吴各议
那吴帝和诸位大臣在朝堂上议事,却是没有想到那魏帝会是如此的心急,在朝堂上先是罢免了司马家所有在职官员回家,而后魏帝的情绪似乎还需要发泄,于是就有了如下的动作。
汉建兴三年夏六月,也是魏黄初八年,吴帝黄龙四年。魏帝曹丕和诸位大臣议事,都是忧心那吴汉联盟之事。只见魏帝对着文武百官大怒道:
“这吴国真是课恨,前者若不是朕扶持怎么能够继位为帝,如今和我大魏联合攻汉没想到滞留不前。如今居然直接撕毁盟约,和汉结盟,如此不把我大魏放在眼中,不早破之,迟早被这二狼侵吞了中原。朕欲起兵亲自去征伐,要天下人知道胆敢违背我大魏者唯有死一途。”
“陛下臣有奏,中原之地,土阔民稀,如今刚和汉经过大战,都是兵败,此时正是修养生息之时,不可轻动。今日之计,还需要时日才可,况陛下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还希望陛下以我大魏江山为重,不可行此事啊!”老臣华歆听到魏帝要亲自出兵,赶紧出来跪道,以此来阻止魏帝的轻率。
“陛下请以我大魏国为重,不可轻上战场。想我大魏雄踞中原不缺少良将精兵,陛下只等我大军报喜,怎么能够亲自出兵?”都督曹真亦是赶紧劝阻,如果魏帝出征国家大事可就不好操办,他们这些武将都督都要受到帝命桎梏,到了战场那可就要危险。
“诸卿何故小视于朕?难道不知道昔年我大魏太祖武皇帝时,朕常伴武帝左右,跟随武帝不知打了多少战,如今朕虽然贵为天子,但这天下还是我大魏的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尔等不为大魏着想,不管那吴汉联盟,朕岂能不管不顾,难道等到那吴汉联军杀之洛阳,提了朕的脑袋朕才能有所为?”魏帝曹丕,搬出魏武帝说的就是凡是大战武帝亲至肯定会大获全胜,如今这魏军在汉面前已经是连连失利,在不从其他方面提高战事,只要等到那汉军杀来,魏国上下还有敢和汉军一战的么?曹丕的想法和众人不一样,他不只只是为了魏国的面子出军,而是以天子威严带领魏军来场大胜,不要魏军整体处于低沉状态来。如今那吴汉联盟正是魏帝的一个机会,既然自己想到这个,相信朝中那些大臣也会明白自己的苦心,想想应该拒绝的不会少。哪里会想到刚一出口,就有老顽固上前阻扰,更有一国军马大都督也是出言阻止,这让曹丕觉得选择曹真是不是对的?难道我们君臣之间就没有一点默契可言么?
“臣不敢,只是既然要伐吴,就要过长江,到时候就必须要建造大船才行。只怕时间上来不及,可能要等待明年才可。”曹真看到魏帝是真的懂了御驾亲征的念想,知道不可能阻扰掉,毕竟一国天子动了心思,他们也只能跟随天子哪敢对天子百般阻扰,这可是大魏的开国皇帝,而不是大汉的献帝可以任人欺凌,架空。
“不知大都督准备建造多大的战船?用多久的时间才能建好?”魏帝看似很平常的问话,却是把曹真吓得赶紧跪下,等着魏帝继续发问。
“哼!都是北方的兵,乘不惯船晕船的人那么多,你是准备让朕带着一群软脚虾去和东吴打?还是准备把朕的命丢在船上?难道还想赤壁之战在演一次?”魏帝听到曹真的建议心中更为的恼火,什么玩意想阻止自己亲征也不用这样吧,你造了船有用?我们是在船上和那东吴交战?还大船?还新造?这么多年那些扬州的水师是干什么吃的?这么久了居然都没有大量战船如今大军出征,还需要另造?魏帝的恼火更加的深,这期中不会有内情吧?难道是扬州水师贪墨?这下魏帝似乎又有了清查扬州水师地方的心思。
“陛下息怒,臣有奏。大都督是为陛下考虑才说出要建造大船,如此一来可以体现我大魏的强势,在战术上就给吴一种压力。还有就是那长江天险,陛下是万金之躯,没有大船护身,到时候臣等怎么敢放心陛下亲征。”身为王公大臣的三朝元老华歆继续跪拜道,他这一说是认同了魏帝出征,可是即使认同他们还希望能够把时间往后压一压。
“那寿春水师不是在武帝时候就在新建,如今朝廷每年都有专项,怎么?朕去伐吴,水师居然不堪用还要重建战船?这其中是不是诸卿有事瞒着朕呢?”魏帝玩味似的看向满朝文武,此刻既然保守势力已经同意自己取亲征,你们敢压时间,自己可不怕,看朕略施小计让你们曲阜,伐吴朕势在必行。
魏帝这么一说,满朝文武无不俱惊,各个连忙跪道:不敢。魏帝只是看不说话,良久大都督曹真呢终于无奈出口说道:
“陛下多心了,那扬州水师就在寿春,只要我大军到就可以载着我军通过洪泽湖就可入长江度过长江。不过这些都是士卒冲先的战船,没有陛下龙舟所以臣以为当先命人在洪泽湖建造龙舟,而陛下等过了暑天再去寿春,到时候龙舟成,陛下坐于龙舟之上,臣领军在前定能够得胜,不负陛下所托。”曹真已经开始了真正的妥协,此刻正好是暑天正热,的确是不适合远行,于是魏帝听闻曹真如此说,心里面也是明白,自己终于是可以御驾亲征了。
魏帝没有怪罪文武大臣,只是口上告诫些许,要他们勤勤勉勉不要整日的只知道如何的算计谋划,有时候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帝权势大魏帝的话没有人不敢不听,如今魏帝决定征吴,便是对着文武百官说道:
“如今伐吴之事已经确定,朕就命曹真为前部,张辽、徐晃等为大将先行,领着精兵五万先到寿春,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朕来寿春,至于刘晔、蒋济等参谋官都岁朕而行,就由曹仁为合后,到时候总起大军二十万,兵临建业活捉孙权。”魏帝说完,也不管诸位大臣还有什么要说与不说,就是命令这些人各去准备。
魏帝亲征到时候肯定是太子曹睿监国,此刻更是有一大堆的舍人门客的去给曹睿传递消息。曹睿得知虽然心里面对那个位置期盼已久但是也不会行大逆不道的事来,于是对着这些人呵斥,要他们以后要小心说话,不要再在这种事上弄出不愉快来。
魏帝亲征的消息很快就是传递了出去,不是魏国不保密消息而是那曹真和张辽徐晃领了五万大军先行区了扬州寿春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活动,肯定会被有心人知道,所以很快就是知道了那魏帝准备亲征的事。此事涉及东吴,东吴君臣听闻边报虽然早有有准备却是没有想到那魏帝居然能够亲征,这可就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了。
文武百官聚集,又一次的开始了朝议。有说派人去长安,希望汉帝能够出兵到时候帮扶吴国一把,因为此时吴汉是联盟,吴国受到魏国的攻打作为盟国还是应该帮助出兵的。还有的则是认为,应该造作准备,防止汉国突然发兵攻吴,因为即使自己刚和汉国结盟,毕竟此刻一个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那汉帝如果守不住诱惑来攻击吴,到时候吴国可是要腹背受敌,所以现在早作准备还是很重要的。
更多的则是该如何的防备那魏国大军侵吴,吴国上下都是一心要战,绝不会因为魏国势大就退缩。不是吴国有这个实力而是如今吴国已经跻身为一个国家,不再是以前的诸侯,每个人都已经不再是漂泊的游散人,而是有了个家,有乐观固定的家,谁来侵略谁就是和全国上下的人作对。
吴国是一副同仇敌忾的团结,根本就没有惧怕那魏帝亲征的事情,对于吴国人民来说,你魏帝亲征我们会怕?难道我们就没有我们的吴帝?大不了吴帝也带领我们一起击退你们就是了,不就是来一个皇帝么,你们有我们有。吴国人虽然面对的是魏国皇帝的御驾亲征,可是汉帝却是要面对这个诱惑该如何抉择。
这一日汉帝和百官说起这事,于是所有人都是询问丞相,看看孔明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这魏国和东吴交战的时候,汉帝很希望自己也能参与进去,前面都是被他们两国联合欺负,如今这种机会汉帝看到了心理面都是痒痒的。
孔明只是肯定的说道:如今两虎相争,我大汉只是坐山观虎斗,只有等到必要的时候我们在有所行动。而孔明认为汉军出不出兵效果都是不大,因为那魏军既然敢大军出动肯定会死守关口,即使汉军出兵之事和汉军耗,肯定不会和汉军交兵。如今之计就是等,等一个可以让汉军出兵的消息。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1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