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追随刘备开始 > 第118章公孙渊反,司马懿叛

第118章公孙渊反,司马懿叛


却说那司马家人在魏武卒赶到之时人已经不在,虽然曹真下令搜查严防司马家人混出都城,一连两日都是没有所获,如今全国更是惶恐不安,汉军已经陈兵边境却是不动,似乎在等着什么。

这一日突然有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称辽东公孙渊造反,自号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建宫殿,立官职,兴兵入寇,摇动北方。魏帝听到毋丘俭表奏大惊,即聚文武百官兵马都督大将军曹真等,商议起兵退渊之策。

“陛下此事早就有所风闻,当时只是不太确定,如今那公孙渊反我大魏,先可捉尽都城所有公孙家之人杀之祭军旗,好让我大军不出数日攻克公孙。”身为魏国兵马都督大将军的曹真,先是出了这一条建议,但凡敢反我大魏者杀无赦。

“那就先听大将军一件,命令皇城兵马出动,凡是和公孙家有关联之人一个不留全都活捉,克日大军起时杀之祭我大魏军旗。”魏帝旨意一下自有人去办,接下来便是商量那对敌之策。

“哼!想朕刚才登基继帝位,还没有外患来袭,却先是碰到那司马懿叛逃,今日更是那公孙渊起兵谋反,若不先安定我大魏国境何来一统中原,卿等只要记住身为我大魏臣子,千万别有异心,不然朕绝不轻饶!”曹睿刚是登记却已经表现出了老练狠辣的性格,不知道是魏国之福还是祸。

“陛下,想那公孙渊乃是辽东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建安十二年,武帝领兵追袁尚时,未到辽东,康斩尚首级献给武帝,武帝因为其有功才封那公孙康为襄平侯;后来公孙康死后,有二子:公孙长子公孙晃,次子公孙渊因为二子年幼,所以公孙康之弟公孙恭继职。先帝时封公孙恭为车骑将军、襄平侯。如今,那公孙渊长大,文武兼备,性刚好斗,夺其叔公孙恭之位,自封为燕王,实在是可恨。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天下之人人人可以得而诛之。”那太尉华歆一副忠君义胆的表情,对着魏帝信誓旦旦,却不想自己当年也是汉献帝的臣子,却是行此大逆不道之举,逼迫汉献帝退位,如今说出这别人那不孝不忠不义,自己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太尉所言对极,对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人绝不姑息,杀之才能绝后患。既然是数代都受我大魏之恩,如今叛国,没有后退只有死!”大将军曹真恨恨的说道,曹真说话不是只涉及那反叛的公孙家,还有映射一些其他有心思的人。

“幸亏先帝驾崩之时已经有所预感,征东大将军曹休已经在那幽州,只要有大事发生那曹休可以便宜行事。如今正好被先帝料到,征东大将军不日肯定能传回信息,平叛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成功。”那司空陈群出班奏道。

“对,朕怎么忘记了那征东大将军曹休,如今征东大将军曹休在幽州,肯定会早作准备,卿等还需注意那汉国和魏国,这两国可还虎视眈眈的在我边界窥视。”魏帝说完,心里面却在想:昔年那汉帝驾崩自己这边也是联合五路兵马伐汉,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生到自己身上,但是自己身上怎么会如此吃力,那汉新帝是不是当年也和自己一样也是这样的无力的面对这将要发生的事,难道自己也就只能依附这些外戚才可以保住江山?魏帝的疑问不知道汉帝会不会有,会不会不甘,但是魏帝肯定是不甘的。

那辽东公孙渊此刻自封为燕王,封其兄公孙晃为幽王,改元绍汉元年夺了幽州渔阳为据点,如今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到州郡范阳,正好和赶到幽州的征东将军曹休撞见,曹休整合魏军先是困守范阳,一面命令幽州各地遣兵来援,一面表奏魏帝。公孙渊起兵不足十日就是占据了长城内外广大领土,如今幽州之地只剩下州郡范阳,临近的涿郡,渔阳,右北平,上谷,代郡,渤海,中山国等都已经落入公孙家手,可以说整个幽州除了州郡就剩下靠近冀州的常山外全部归于公孙家。

魏帝得知战况更是大怒,一面命令冀州并州出兵,一面令曹休坚持等待大军至。虽然魏军也是开始整顿全国军马,开始了新军的训练,但是地处河内的冀州几乎都是没有主战兵力。而作为北方边境的幽州,并州可都是和少数名族相连,所以都是有着常年驻扎的军队,如今辽东公孙家造反,整个幽州的军事力量可都是被这公孙家掌握,现在能靠上的其实只有并州兵马,可惜并州新军几乎都要调光到和汉的边境,而守卫大魏边境的守军则是不敢擅动,一个不好使得外族兵来,那可就要乱了中原,魏国也就离亡不远,现在的魏国可真是内忧外患,一个处理不慎那么就是亡国之祸。

刚让魏国担忧的事还在后面,那就是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那司马家赶到了幽州公孙家占据的地方。等到司马懿一到幽州,就是对着天下人发出叛逆告示:

“魏前司马司马懿谨以此布告天下,新帝不仁听信谗言,新继帝位不思励志经国,壮大魏国势力,扫平天下,一统天下,却是要谋害我司马全族。想我司马家历代哪个不是忠君爱国之人,哪个不曾为所效忠的皇朝呕心沥血。如今新帝继位听信谗言,杀我全族,如此灭族大恨我司马岂能白受。如今新帝不仁,燕王公孙渊德行兼备,起大义之军伐无仁之君,诚以此布告示于天下,司马懿奉燕王之命统大军兵到之处,尔等早作准备,切记无道寡助,勿要在我燕王大军下顽抗,否则后果严重命不得保,自取也!”

司马懿叛魏告示一出,天下哗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司马懿居然良禽择木择了那辽东的公孙家,而不是现在已经建国的汉和吴,难道不知道那公孙渊在魏国内起兵,魏国大军杀至那公孙渊肯定必败。这种不和常理的举动那司马懿却是敢为,难道还真以为自己很无敌么?还是太看得起那公孙渊,或者说是另有所谋?

司马懿这边叛魏告示公布,那燕王公孙渊也是发表了一篇檄文:

“无道魏帝,谋害贤臣,听信谗言,此举与那汉恒灵二帝有何区别?如此之国还能久乎?况天下有能者居之,昔年那魏帝曹丕却是敢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受了汉禅?没有威逼那汉献帝会让这大汉江山让于你那魏?如今燕王渊不威逼你魏帝禅位与孤,孤只会起兵伐无仁之君,直到你那魏帝在无颜坐在那个位置,主动让位于孤,这才是以德服人,而非那威逼。孤乃燕王公孙渊,孤之名讳以后要天下尽知,以德得到天下才能长久,魏帝不仁,肆意杀害大臣堪比商纣,国不久矣!凡助纣为虐者皆是孤所伐之人,天下虽大,但孤大军到时尔等聪明自作抉择。”

公孙渊在渔阳接见了司马懿后,便是命人把司马懿家小送往辽西,直接任命司马懿为大军军师,待看破范阳之战,如果功劳志伟当封征魏都督。公孙渊的意思是让司马懿现在辽东军中建立一定的威势,这样也好统兵征魏。而让司马懿家小送往辽西算是一种人质的举动,毕竟以司马懿之才破范阳应该是轻松易举。到时候可就是辽东军的征魏都督,那可是军权大握,没有人质在手,那公孙渊也是不敢放给这个刚刚投奔自己的司马懿。不是不信任司马懿而是司马懿因为何事被魏帝要痛下杀手,公孙渊是明白的,给他兵权也是要有万全准备才敢。

司马懿并不在意那公孙渊让自己家小送到辽西的意思,很是痛快的答应。作为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物想不到这公孙渊的意思,那才是有假。如今公孙渊敢以司马懿家小威胁司马懿,那可就是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只要时机成熟,睚眦必报说的就是这些有智慧的人,他们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中招,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公孙渊和兄长公孙晃见面后,二人很快就是计划好,公孙渊驻守辽东,威震北方。幽王公孙晃领着大将军卑衍,先锋杨祚,军师司马懿加上辽兵十五万,赶到州郡范阳不日就要攻打范阳,拿下整个幽州。

公孙渊起兵反魏,司马懿叛魏这两件大事先后报知汉帝和吴帝处,两国上下都是感觉到一种大战来临的压抑。吴帝因为汉军早就调兵怕是落后,也是命周瑜为伐魏都督,吕蒙辅之,起兵十万攻扬州。虽然汉军和吴兵都是十万人马,可是这两国却是百炼新军,个个骁勇善战都是在战场上经理了许久才成为这两国精锐之师。

如今大战奖金魏国上下肯定是早已经绷住三条线,看着那一条先断,有可能魏面对的就是那破亡结局,有可能是夹在新三国之间成为一个附属等等多种情况,就不一一而论,可等到后事发生。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1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