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从追随刘备开始 > 第126章汉吴相争,大魏变小

第126章汉吴相争,大魏变小


就在汉魏两军交锋的时候,吴兵也没有闲着,除了兵发豫州之外扬州之地也是派了人马。吴兵的突然进攻已经接近没有防御的豫州着实让汉军意外,而且其占地的速度更是汉军望尘莫及,短短几日就是下了豫州四分之三的郡县,要不是樊城的陆逊下手快恐怕连豫州的一点汤水都分不下。

有了利益就有了争端,这不本来还是联军的汉吴军队就会因为一些郡县的争夺发生不小的争斗,更有甚者还会发生集团的火拼。好在两方还能有些克制,东吴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不然两家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使得灭魏的大好时机错失掉就大为可惜了。

以前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汉军是得了无尽的好处,得到了整整两个州还有几个郡县,虽然如此作为守信的人,汉军还是割让了两个郡给东吴。如今第二次联合,东吴也就本着大家都有汤喝的想法,还是给你汉军一点利益,本来也没有得到,给你自己这边也损失不是很大,这样落得个大家好都好的局面不是很好么。当然东吴是不会说自己是不守信义,抢先抢占了共同的利益。

先不管东吴率先抢地不顾盟约的事,说说那魏军很窝囊的退出了豫州,就在兖州之地开始了防护。而吴兵是不可能和汉军一起面对魏军的,因为盟约里面自己这方是不管兖州战事的,也就是扬州事没有搞完,兖州青州后面的事自己是不管的。反正地大家都有份,你总不能因为你占得少儿不管导致最后一点都没有吧!

汉军此时面对了魏军近二分之一的对外兵力,因为是两个方向和敌开战,而且两处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比如兖州是曹魏的发家根本而函谷关则是国都洛阳的西大门。这两个地方可都是严重的影响到了曹魏的统治,所以曹魏大军几乎都是布防在了这两个州。至于扬州那就属于边境了,毕竟一直是和东吴拉锯的前沿。而新发生叛乱的公孙渊,因为发生的突然又在自己的大后方,所以军队调动很容易,并且敌势并没有汉吴两国强势,派遣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兵力已经够了。

在汉军第一次北伐之前,堂堂的大魏可是拥有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如今经过汉吴的两次努力还有幽燕的暂时性爆发,整个大魏就剩下兖州,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五个州,其中还有少许郡县被其他两国一王的人占着。想想曾经的大魏是何等的义气风发,该是何种的南下长江准备一统天下的豪迈。可是如今却是落得个内被地方武装势力攻城掠地,外被汉吴两国犯边,真是内忧外患。还在魏国的军臣民们还算一心,还在为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在变小而努力。

那幽州公孙渊虽然占据了整个幽州,可是离冀州青州接壤的地方以前还是良民颇多的,这不靠近这两个州的幽州百姓,每日里都会有所谓的自救军出现,抵抗燕军,毕竟习惯了长期和平稳定的这些人,突然间被一些人以自己的利益为主的思想而发动的战争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平静,这怎么会叫人突然地就能够接受。更何况你们本来就是我大魏的臣民只是一时不臣之心就胆敢犯上作乱,这真是让人不可以容忍。

公孙渊是信了司马懿的到来,司马懿帮助其轻松拿下范阳城让其感觉到了司马懿的忠心,主要是司马懿对曹魏的不满。于是在把司马懿的家人送到辽西之后就是进一步的开始放权,尤其是军权,此刻在攻下范阳之后不久的司马懿同联系攻下几个剩下的郡县,逐渐的拿到了燕王的三分之一的兵马,而且是司马懿自己拉起来的队伍,本来燕军通过司马懿的多次征战已经减员很大。而燕军主要就是通过进攻一地攻下后就地高价征兵的原则,所以老兵死而新兵来,久经沙场两三次不死的就可谓之精锐,精锐汇聚的越多,实力才会变得强大,毕竟这些人也是上过战场的不是那些普通的新兵。司马懿没有固定的驻军之地,作为义军统帅的他必须要领着自己的兵和曹魏派来平叛的曹军战斗,所以他的新兵不可能去训练后再用。而幽王燕王两个手下的兵却是可以从自己的大后方慢慢的训练之后输送给他们,他们的兵是新兵但是比司马懿的新兵要强。这也许是控制司马懿总体实力不强的原因吧,而司马懿的新兵是不咋地可是在通过一场战争之后剩下来的兵可就比幽王燕王手底下的兵要强得多了,因为他们的兵马最多就是会在战场上援助司马懿,司马懿则是成了他们免费的争夺天下的马前卒,他们主要在后收复各郡县而已。

司马懿会不会甘心的一直为这个救了自己全家老小命的救命恩人一直卖命,一直到把自己害成这样的曹魏亡国之后呢?还是会另有想法呢?这个我们后面再说,现在就说这司马懿,此刻的司马懿也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军的任务,虽然自己当年在曹魏的时候也有过,可是也只是时间短暂的几次而已,更多的时候则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不大地方,活在一些人的眼下,这样才会使得某些人安心吧!想到这里司马懿就无限的恨意涌上心头,想想当年自己跟随的武帝陛下,死的时候该死的说了什么狗屁的遗言,害的那无知的文帝陛下一直怀记在心,怎么会想到这家伙死就死了,死了还惦记着自己,差点让自己的儿子搞死自己一家老小,这真是刻骨铭心的恨啊,此仇不报司马懿还是司马懿吗?司马家的人还是司马家吗?

司马懿的举动现在牵扯这很多人的神经,就比如那汉吴两家,虽然汉吴两家还没有正式的和燕王结盟,但是三方已经默契的可以统一战线,都知道其中的利益。而魏国皇帝陛下则是也关注着这个背叛了大魏的人,时时刻刻不在想着怎么抓住他们,心理面扭曲的已经有了几十种死法让这些人选择的快感。这就魏国皇帝,他相信自己国家的实力,相信自己想到的绝对可以办到的实力。

魏国的变小刺激了很多的人,尤其是还在和魏军对阵的张飞马超等人,薛冰赵云二人的率先破关,使得这二人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压力,算起来时间自己这边可是先攻关的,哪知道薛冰和赵云都已经破关了自己这边还是在苦苦的和敌人交锋,这函谷关似乎也太难攻破了。

也许就如张飞想的一般,自己真的事不适合和孔明一起出兵,因为孔明一直追求的是稳,而张飞的急躁怎么会能够一直容忍孔明的不急不紧。而庞统则是自己比较喜欢的,毕竟其与孔明是相反地性格,于是呢自己在汉朝动荡的时候,自己与庞统在冯翊驻守的时候打退了曹军的几次进攻,这么很舒心的合作还真是让自己怀念。此刻的张飞面对着久攻不下的函谷关很是的失望,自从大哥二哥去了以后,曾经的目标还是很难实现,毕竟自己的年纪是越来越大了,怎么的能不叫人忧虑。

张飞有疑虑,马超却是很苦恼,因为自己率领的可都是羌兵,这些羌人如果不是有着自己往日的威望压着,此时虽然只是嘴上的抱怨,可是马超知道,如果这个点达到一个高度自己也很难压制住,因为毕竟羌人不是汉人,还没有被完全教化,所以想的简单,根本不会顾及太多,即使这些羌兵还是被新军训练过的,骨子里的还是不是很简单的通过训练就能够取消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10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