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晋使见帝,言借兵事
魏帝的突然爆发,大臣们是始料不及的,不过好在诸位也是久居高官之人,脸皮什么的早就练就最高峰,所以他们并不会因为魏帝的发火而最后放弃,继续着他们的努力。
终于魏帝还是心软的被拿下,大臣们的意思是尽大量的做到不辱国辱君,其他的事我们可以慢慢商量不是,毕竟如今汉是越来越强,到时候魏被汉和司马懿联合米勒就剩下个吴,到时候可就不好了,做什么事都是祸福相依的,所以不要老想着现在抢别人,别忘了自己还是不行的,现在要做的是分强而不是分弱。
大臣们感觉吴帝对这方面应该是能够明白的,毕竟同一个时代的英雄们已经所剩不多了,你吴帝的睿智应该鞥够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如此,魏帝就是下旨命太傅钟繇为使出访吴国,主要原因就是这老臣提出来的,其他人肯定是不愿意去的,所以就把这好事给他了,希望他不要辜负魏帝,不要辜负魏民。
司马懿使者很快地就是到达长安,但是汉帝听了孔明的意思,就是不接见这晋使,毕竟此时晋只是小地,根本就不用汉这样的打过所在意,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事就好比现在的弱国无外交。不过好在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大汉会如此对待自己的使者,所以早就准备。只见那晋使先是在长安城中闲逛,以此显示自己的无事可做,同时一直在证明着自己是晋使,是仰慕汉而来的。
如此一直标榜仁义的汉民们不觉得感觉到自己似乎开始了率先的失礼,虽然晋使什么事也没做,但是汉国的这些官员们却是经不住了这晋使的意思表达。很快汉帝下诏,接见这晋使。如此晋使才不再外闲逛,才平息了民众的不满言语。怎么地人家是仰慕我大汉的才来的,这么的礼节尽到咱们大汉也不能失了礼不是。
晋使得以所愿的见到了汉帝,递上了所谓的国书。不过因为大殿之中官员众多,所以汉帝特意恩旨让内侍宣读这晋使带来的国书。那晋使听到汉帝的话后,心理面已经是不再是畏惧而是大惊了,你当为何大惊,因为一切都如司马懿派他来之时所说一般无二,如此智算千里的能力如何不让这晋使大惊。如此这晋使该是对司马懿将来该如何的忠心才能平复此时的心情。他的略微情绪变化却是惊动了一人,那就是一直观察这个进来晋使的孔明,孔明看到此人情绪变化已经了然,原来是司马仲达所算,不是这人,看来还是自己一开始高看着人了。
只见那内侍读到:天之昭昭,下臣悔之,下臣自判汉归魏,无不尽心尽力,然魏之对下官无不是苛刻以对,一直到这伪帝即位,下臣更是苦不堪言,最后差点祸及家小。如此下臣才是察觉是下臣侍奉伪帝为主,反汉而所罚也,故下臣反叛之。奈何下臣势单力薄只得托借于人,奈何被这逆贼所勒,身陷贼地无不日夜思起身之机。天之昭昭,下臣有罪,罪臣先脱身于贼,却被伪帝逆贼所逼,不得不假借于王,以此号令群雄对敌之。罪臣有罪,有罪。
今罪臣已有一州之地,此地尽归大汉,此罪臣赎罪矣。罪臣与贼与伪帝相对持,兵微将寡,罪臣愿以幽州之地换取汉之信任,愿得良将一起收天下而归汉,此那是罪臣唯一之所愿也,望陛下允之,罪臣懿乞伏。
此刻已经不能说是司马懿的国书而是表奏,因为司马懿在其内所言,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一句句的下臣一句句的罪臣无不是在和汉帝打着商量,只要汉帝点头,那么在魏国的另一边,将要被司马懿打下的整个幽州及少数冀州的郡县全部都是汉的领土了,当然在汉帝汉臣们眼中这天下本来就是汉的,但是此时能够平白得到一州多的地方,汉帝是有点心动的。就在这个时候,汉帝对着那晋使问道:
“司马懿是真心归顺我大汉否?”
“此草民不知,真心与否还待如后见证,草民只是司马懿派来的一个小民,曾经虽然在伪帝下做臣,但是在陛下面前也只有是草民一个,哪里敢担如此大的保。”那晋使并没有往日那种其他各处派来的使者一般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和司马懿一样的谦卑。
“你倒是会说话,不然朕早就把你赶出我大汉之地。相父你以为此事如何?”汉帝对晋使的表现非常的满意,不过在这种大事面前,还是要咨询一下孔明,毕竟孔明还是大汉的丞相,军国大事他还是管着的。
“既然司马懿愿意归降于汉,那么陛下可以责令其不可逾越封王,如今其在渤海郡,可封其为汉乐陵侯渤海太守,以此来显示我大汉之德。”孔明只是提出收纳司马懿,完全没有提到司马懿兵微将寡的事,这也是孔明有意避开此事,毕竟那么远的,汉之不可鞭及,不好控制,如燕一般养虎为患,岂不是汉之所为要贻笑天下了么。
“相父所言极是,这天下既然为汉,那么太祖所立之规矩不可破,王不可立,就按相父的意思所办,你可有何异议?”汉帝听到孔明赞同心中不免有所高兴,毕竟大汉自其父开始就是已经崩离,在其父之时才是慢慢的变成这拥有天下三分之功。如今又在自己之手,似乎就要实现父皇的宏愿,如此激动的大事有怎么能不叫汉帝高兴,如此好事应该就天天有,天下则可得以,功业之伟也。
“陛下,草民还有一言未说。”那晋使听到汉帝似乎对此事就此作罢,赶紧动嘴说道。毕竟司马懿不仅仅是让自己在这里谦卑的面对汉帝,而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借兵借将。啥?还借将,这司马懿还真是敢想。
“陛下,草民从渤海出发的时候,我军已经是面临反贼公孙渊和魏帝的两面攻击,更加上我军起兵之时,兵微将寡,粮草又是不多。如今我军棉量艰难之时,恐怕保不住汉之疆土,恳请陛下援助些个。”那晋使说完已经是趴在了递上,而不是跪下了,汉帝听到这司马懿居然如此之惨,不过想想也是从人家手下反叛,面对的是燕大军,如今又要面对魏军,真可谓是身在火中,危险重重。不过汉帝还是没有多说,只是看着孔明,意思是这种事孔明你拿主意吧。
“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来的?”孔明瞬间就是明白,并且想好了应对之策。
“草民是乔装打扮,一路小心翼翼的,历经身死才来到大汉,才得以见天颜。”那人还以为孔明这么问是想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可是此人哪里明白孔明真正的意思,于是就是越描越惨的诉说着自己的来路上遇到的事。
“既然你一个人都是九死一生而来,那么不知道我大汉怎么派军到你军?难道也要乔装打扮一番么?”孔明的问话不急不躁,说的平平淡淡,以此更加的证明出此人的一般。
那人似乎也是发现孔明套话的意思,一时间语言顿挫,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只是着急的看着孔明,而孔明则是嘴角挂着笑意,淡淡的看着那人,看其是否还有什么后招,哪知道等了一会,什么也没有等到,那人却是紧张的一头汗水。
“你也知道大军是不可能支援到那么远的,所以不是我大汉不派援兵救你们,而是士载无能为力,如果我们两军之间有一条安全的通道,这些小事又怎么会拒绝呢。”孔明说完看着那人,他既然已经猜到司马懿之智非常之全面,当面对汉帝的时候可以准备,那么在面对失败之后也应该有安排,如今孔明行事之快,这是逼着那人去乱,如此好搞砸司马懿的事,这样就不是汉的问题而是你司马懿的问题,在你司马懿没有拿出绝对的诚意的时候,汉是不会承认你的。
好在那人是司马懿选派之来,应该也是有所用的,在孔明第二次问话之后却是生出急智,赶紧对着汉帝孔明说道:“是草民没有把话说清楚,所谓的援助我军不是让陛下派遣汉军到我军处作战,而是希望陛下在开春后能够继续出兵于魏,如此也就是援助我军了。”那人说完终于是安心了不少,这样的条件汉帝应该会答应吧,毕竟这也是汉军们的进攻计划中。
孔明看着这人,心道还是有点脑子的,不然还真是回去要把司马懿气死了。既然这人能够如此表现,孔明也不再针对此人,他现在是非常的感兴趣的就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的能力已经更加的放大化,如果不在做一些针对司马懿的事,恐怕以后汉之大敌不再是魏,不是吴而是这司马懿。
“这件事朕可以同意,毕竟我大军也是会对魏继续攻击,凡胆敢篡汉者下场都是灭亡。”汉帝说完很有一种对敌不死不休的气势,孔明突然发现汉帝可以如此,心中也是高兴的,毕竟帝明臣亦忠,国才兴。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63/111109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